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8章 “座駕”的演變

  • 鄉愁,香稠
  • 震話不黃
  • 947字
  • 2024-02-13 11:41:34

218

“座駕”的演變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品質的提升,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免不了水漲船高。對時下通行的“有房有車”而言,住房有了著落,又得考慮真正意義上的為“我”所用的出行“座駕”了。

早幾十年,差不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出行代步自然是自行車唱主角,也是大多數農家的標配交通工具。不過,一般一家也就一輛。

進入九十年代,以“木蘭”牌、“建設”牌燃油助動車為代表的輕便摩托車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我雖住縣城,卻幾乎每周要去趟新場老家、大團岳父母家。騎自行車,前面有個小“向導”,后座還有位大“護衛”呢,實在累得夠嗆。咬咬牙,狠狠心,打腫臉充胖子,也買了輛“小木蘭”。

——“木蘭”發音“冒萊”。

九十年代中葉,廣大鄉鎮企業主、老板的出行座駕逐漸被私家車取代。公家單位?以大眾桑塔納轎車為主流的公務車也有了,不過一個單位屈指可數,也就主要領導有資格乘坐。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單位,車子檔次提升到大眾帕薩特之類了。非主要領導的領導們呢,只能屈尊擠在一輛充當班車的金杯、依維柯之類的公務車里上下班。上班之際確有公務,也可“享用”,不過要單位辦公室統一調度安排哦。沒辦法,獨此一輛,只能拼車、搭車了。

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私家車逐漸在普通家庭登堂入室。經歷幾輪公車改革,號稱“公家人”的在職人員也沒有公車可開、可坐了,人手一車成了大勢所趨、司空見慣。

又過了幾年,更是不得了,一個小家庭就有幾輛了。你隨意往周邊看看吧,今天的各家各戶,哪家沒有兩三輛小轎車進進出出的?

轎車的品牌呢,也是五花八門、各放異彩。開國產車是低調,開進口車是不差錢,開新能源車只是為了趕時髦、省掉拍大牌照的煩惱。環顧前后左右,絕少有重樣的呢。

時間向前推它個二十年、三十年,絕沒有人能想象得到,買輛兩輪助動車甚至自行車都費勁的你我,今天能開上小轎車、越野車、商務車、敞篷車了。小小的三口之家,沒有三輛也有兩輛。更讓自己難以想象的是,曾經如此一貧如洗的“本幫”家族,擁有的汽車竟然可以輕輕松松地組建一支兩位數的車隊,一長溜呢。身邊的“別人家”?也差不多哦。

怪不得,再寬敞的道路,再拓寬的節奏,時時處處仍會“輪”履蹣跚、“堵”不勝“堵”了。開著再能“跑”的車,也只好光打響“雷”、冒白“霧”,也只能乖乖“加”一步、“剎”一步的當只跟“屁”蟲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商洛市| 来凤县| 江川县| 瑞安市| 新绛县| 岗巴县| 邵武市| 齐河县| 灵石县| 沾化县| 东莞市| 正定县| 肥城市| 儋州市| 津南区| 济宁市| 渝北区| 青龙| 光泽县| 桐城市| 辰溪县| 晋宁县| 景洪市| 广平县| 冀州市| 东源县| 广宗县| 乌鲁木齐市| 台湾省| 梓潼县| 桐梓县| 疏勒县| 紫金县| 新河县| 曲松县| 广水市| 宽城| 衡阳县| 普兰店市|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