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5章 一人兩“姓”

214

一人兩“姓”

“姓”之名,無疑已成為華夏文化中的一個既抽象又具體的特殊表現物,說它是生命延續的象征、文化傳承的符號也不為過。由它承載下的種種,自然不可能只是一個個一覽無余、直白簡單的字眼了。這么看來,蕓蕓眾生為此糾結、琢磨、博弈一番,情有可原,無可厚非。

當今世界已紛繁、多元到讓你我稍不留神就會看不清、瞧不懂、想不通了,時不時更會懵大圈、陷大坑,呈現在你面前的幾乎永遠是“不一樣的煙火”。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也是如此,浸潤在文化長河里的“姓”,同樣經歷著不一樣的洗禮。

君可見,周邊的不少家庭,雙方長輩睜一眼閉一眼,雙方父母“難得糊涂”,小兩口你情我愿、情投意合,那就妥了,管你是男娶女嫁還是女留男出,姓爸的“姓”、姓媽的“姓”就不是個事了。這個世界上又不缺你這個“姓”,爭來奪去,都是自己的寶貝、自己的血脈、自己家族的延續,何苦“已是同藤瓜,分啥誰更甜”呢?敞亮!

——“難得糊涂”叫“隨涂涂”、“依附賽附”等。

由此,我浮想聯翩。一個人可以擁有兩個“姓名”,是能同時印在身份證上的哦,父姓的一個,母姓的一個。父母同“姓”的就別湊這個熱鬧了,浪費資源不是。后面的名呢,可同可不同。兩個“姓名”可同時出現,也可單獨呈現。

既然可以同時出現,那誰先誰后?本著“排名不分先后”之通行規則,擁有者自定。這樣也定不了?辦法有的是,可筆畫多寡,可拼音先后。還不行?就“劃拳”、“比武”呀,嘻嘻。怕重名?重名還少嗎?!

——此處的“劃拳”發音“發拳”,專指通過“剪刀石頭布”分勝負。

——此處的“武”,“內容”就多了,可“拳腳摟抱棍棒劍”,也可“琴棋書畫詩酒花”哦,能“開心”、“擺平”就好。

長此以往,各自父母的“姓”不都有兩個了么,怎么搞?簡單,在為下一代起“姓”時允許自行選擇但只用一個,以此類推。

這樣的話,想要找個人喝個茶、吃個飯,對號入座,一查一個準,不帶重樣的,多好。倘若擁有兩個“姓名”的一個人還能遇上重名的,那得要燒多少“高香”啊!

說了這么多,最最緊要的是,同一個人的兩個“姓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想想好像就是這個理。憑啥出嫁女子要棄祖,為嘛女婿上門不留族?不分男女,不管嫁娶,都可以寫入各自氏族的家譜里,只要你足夠“挺拔”、足夠“露臉”,只要你的份量夠“沉”、壓得住“陣”,那就是相應族系里光宗耀祖的存在!

此法可好?可否試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辉县市| 兴隆县| 新昌县| 顺昌县| 潞西市| 壶关县| 兴国县| 托克托县| 临武县| 鄂尔多斯市| 乌什县| 沂源县| 南宁市| 东光县| 延边| 昔阳县| 宜春市| 和硕县| 徐汇区| 固镇县| 盱眙县| 沙雅县| 渝中区| 招远市| 旌德县| 石泉县| 蒙自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五华县| 平罗县| 肇源县| 德庆县| 安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綦江县| 水城县| 名山县| 象州县| 三河市|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