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4章 手寫變鉛印

203

手寫變鉛印

入學后沒幾天,1983年9月23日的黃昏,我就讀的南匯教師進修學校分部的大門口內側南面墻壁上的宣傳欄里,貼出了一張還散發著油墨清香的報紙,“《解放日報》市郊版”。整版的“中學生讀寫”專欄的中間,我創作的散文《生命之火,燃燒吧》在上面刊登發表了。

——“專欄”發音“醉欄”,樂此不疲、連續不斷的干同一件事,不是沉“醉”其中了還能是什么?

這是我在開學前閑來無事、有感而發寫下的。這幾天正值即將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運動會的前奏,“‘振興中華’火炬接力”從BJ一路南下到了上海,熊熊燃燒的火炬隨即在各區縣傳遞,也途徑了我的家鄉,“南匯新場”。

雖然我是沒機會也沒資格參與圣火傳遞,但現場的熱烈氣氛讓我久久不能平靜。趁著事件新鮮、心情舒暢,心血來潮的我貌似滿懷激情,埋頭寫下了一段怎么看怎么稚嫩、有點無病呻吟的文字來。

——事件、物品、崗位、榮譽等的“新鮮”就可以叫“熱滋熱燙”發音“捏滋捏燙”。

不知是哪根神經替我作了主,署名時,我毫不遲疑、極其驕傲地寫上了“南匯師范學校”六個大字。要知道,那會兒我還沒到學校報到哩,未來的學校是個啥模樣,一點也沒數。事后才知道,自家學校的名字被我整錯了呀。當時的南匯哪有“師范學校”啊,有的只是“教師進修學校”,還是個“分部”、“班”。就是以后,也依然沒有。如今呢,連“南匯”也沒了呢。唉,無知者無畏啊。

我一手握著鋼筆一手捧著稿紙,從頭到尾煞有其事地誦讀了一遍,自認已拼了命了。取出格子式的作文紙謄寫端正,裝入信封。趁著到鎮上采購住校日用品逛大街的工夫,找到了一個挺立在馬路邊沿、由水泥澆鑄、滿身綠油油的郵筒,干凈利落地把信封塞了進去。

幸福來得好快啊,短文很快被刊登了出來。它可是我人生第一篇手寫的作文變成了公開發表的鉛印文章哦。這段說不上多少精彩的經歷,恰恰是二十五年后我能成為“2008北京奧運”上海地區火炬手的最大倚仗哩。

——“鉛印”發音“凱印”,指文章已通過印刷公開發表在了報刊上。

刊登著文章的報紙第一時間被學校領導張貼在了宣傳欄里。這塊“豆腐干”的四周,還被治學嚴謹、為人處事特別認真負責的教導主任陳錦初先生用紅色的水筆深深地框了出來,顯得那么的醒目、抓眼。

——此處的“豆腐干”專指發表在報刊上的非常短小的文章。這樣的小尺寸文章,因占用的篇幅也就如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腐干一般大小,故而得名。

——“認真負責”叫“板板扎扎”發音“掰掰匝匝”等。

這張有我“大名”的報紙,在學校的玻璃櫥窗里“存活”了好長一段時間,讓剛進中專校門的我著實風光了一把,嘻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花莲市| 民权县| 通州市| 宁城县| 天等县| 巴楚县| 浮山县| 铜川市| 华安县| 宜宾市| 西和县| 榆社县| 古田县| 永宁县| 井冈山市| 墨江| 平阳县| 苗栗市| 汽车| 奎屯市| 大田县| 舟山市| 宁夏| 安图县| 临猗县| 大新县| 象山县| 和田县| 黄冈市| 北安市| 比如县| 济宁市| 阳朔县| 武乡县| 巫溪县| 呼伦贝尔市| 昌江| 姚安县| 佳木斯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