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吃飯不要銅鈿
- 鄉愁,香稠
- 震話不黃
- 1077字
- 2024-02-11 12:13:31
201
吃飯不要銅鈿
當時的師范生不論是大學的還是中專的,至少享受著兩項不同于其他類大學生中專生的優惠政策,那就是免學費和送吃飯。一句話,除了身上的內外“包裝”和到校、回家的車費自己負擔外,其他啥都不用掏。這不真是吾輩、吾額父輩祖輩所期盼的嘛。
——“車費”發音“搓費”,叫“車馬費”發音“搓魔費”。
看來呀,讀個師范,將來當個衣食無憂的老師,也是挺實惠、不錯的呢。那就這樣了。窮人家出生的孩子,還能想些啥呢?
就拿最重要的吃飯來說,只要在校,一日三餐學校都會免費提供伙食補貼,就連裝菜盛湯的搪瓷大碗也是人手一個免費發放的。
這免費的飯菜,主要指食堂每天供應的熱飯熱菜熱湯。我就在那個時候迷戀上了學校食堂大師傅精心“泡制”的“爛糊面”的,味美,量足,入口爽滑,裹腹迅速。最給力的是,菜票要得少,嘻嘻。
就餐時,你只需拿學校每月免費定量發放的飯菜票去窗口排隊“親點”換取即可,吃多吃少自己定。
唯有大米和放米粒的那個“嵌名鑿字”的飯盒需要自己準備,每天一早還得自己拿著放入大米的飯盒到食堂墻外的水龍頭上去淘洗,再送到食堂里。當然,學校免費提供蒸飯服務哦。
食堂大師傅可用心了,送進來的飯盒都要打開看看,順帶著給個別忘記在自個飯盒里放水的“馬大哈”加水,避免到時只能吃到“爆米花”。
——此處的“爆米花”自然指忘記放水后蒸出來的米粒了,根本沒法下咽的。
飯量不特別大的話,學校免費發放的飯菜票完全夠用,女生的話更是綽綽有余。兩年間,老鄉兼老同學俊軍大哥一直非常照顧我這個小弟,盡管我倆不在一個班級。老哥時常拉我一起搭伙,讓我吃香的喝辣的。有大哥照應的感覺,真好!
個別飯量有點大的男同學到了月底肯定是不夠吃的。也有辦法,要么去食堂自掏腰包買些飯菜票,要么偷偷溜出校園去周浦鎮上堂吃或買點吃的回來。
自然,離開學校食堂自己解決吃飯的話,每月的日常生活開銷就大了。我是沒有膽量更沒有實力去干的,好在每月發到手的飯菜票對省吃儉用的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即便這樣,每個月初的第一個星期六吃晚飯時,爺爺都會塞給我十塊錢,用作這個月的來回乘車和日常零花,“乘完公交車還能留下點,自己買些學習用品和吃的吧。”我好想說,“爺爺啊,一個禮拜呢,哪夠啊!”再看看爺爺黝黑起皺的臉龐、清瘦佝僂的身軀、心滿意足的表情,我又開不出口了,只剩下一個勁的點頭了。
平日里,班級、學校還是會時不時的讓學生自行添置些必須的學習資料、參加些額外的課外活動啥的。這些不在個人“預算”里面產生的費用,就得需要學生自己買單了。
兩手空空的我一邊理直氣壯的向爺爺伸手,一邊私底下向哥哥這位木匠師傅求助、化緣,“兵馬隨時動,糧草先預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