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黃浦江擺渡·隧道里“點”燈
- 鄉愁,香稠
- 震話不黃
- 976字
- 2024-02-03 15:19:17
143
黃浦江擺渡·隧道里“點”燈
當時的滬南公路,途徑新場鎮只有滬南線一條公交線路。
滬南線的起點是黃浦江東岸的東昌路車站,終點在南匯縣城惠南鎮的東門車站。
出了東昌路車站繼續向前,便是黃浦江畔的東昌路碼頭,對岸是滬上有名的十六鋪碼頭。這兩個碼頭之間,有輪船擺渡的過江專線。
那時,人們從浦東到浦西、浦西到浦東的上班、過往,基本就靠黃浦江上的擺渡船來回擺渡成行。大型的機械擺渡船在黃浦江上來回穿梭,不停歇地運送著兩岸往來的人流。不少市民還推著自行車上船,為的是自己出家門、上岸后能更便捷、快速的到達目的地,當然票價也要加倍的哦。
那會兒的黃浦江上下,哪有跨江大橋、越江隧道,還如此之多?當時唯一的一條,也是中國第一條水底通道,“打浦路隧道”,早于1971年6月建成通了車。這條用今天的眼光看沒啥稀奇、不足掛齒的地下道路,對于我這個遠在天邊的鄉下小子來說,簡直是無比神秘、遙不可及,連想都不敢去想,更別說進去了。
不過,有些驚喜就會在你不經意間來臨的,如果過隧道也算驚喜的話。
兩個月后的明媚春光里,已在楊輝中學讀初一的我和全班同學一起,由班主任金正英老師帶隊去上海動物園春游。學校包下的兩大節車廂相連通的公共汽車,走的就是這條獨一無二的隧道。
——在當時,“上海動物園”我們都叫它“西郊公園”發音“西郊公悅”,包括老師、身邊的大人。或許那時就叫“西郊公園”,后來才改為“上海動物園”的。又或許一直叫“上海動物園”,只是因為地處SH市區的西郊,去過和沒去過的老百姓習慣性的稱之為“西郊公園”了。無所謂了,有這么個地方就行了,嘻嘻。
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也都沒出過遠門,新鮮啊!整車同學不分男女,一進隧道就開始齊聲數起長長的、亮亮的日光燈管來。“一根,二根,三根……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零三……”聲音特別響亮、齊整,個個興奮得像過年一樣。到最后,有沒有堅持到底,最終數出了多少根,已毫無印象了。
如今的黃浦江,空中、水上、地下的通道早已縱橫密布,借助水面擺渡船過江出行早不再是首選。倒是黃浦江上的游輪觀光夜游,吸引了眾多市民、八方游客時不時去休閑、放松、浪漫一把。不過,船票有點小貴哦。好在船上有自助餐免費供您享用,雖然屬于“蜻蜓銜尾巴,自吃自”,天上哪能無緣無故掉免費的餡餅不是。
——“船票”發音“腮票”。
——“蜻蜓銜尾巴,自吃自”發音“蜻蜓嗨泥撥,私丘私”:自己吃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