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5章 紅燒的“肉”

134

紅燒的“肉”

“紅燒”的“肉”?不是叫“紅燒肉”嗎?

唉,你想多了,那時候,“紅燒肉”哪這么容易吃到啊!對我家而言,除非過年或家里來了重要親戚,才有可能吃到。

倒是我爺爺時常會從鎮上的菜場里買些鮮肉皮、頸項肉、“冠油”之類不上臺面的“肉”帶回家,燒給全家人吃。

——“頸項肉”叫“糟頭肉”發音“梢豆裊”。

鮮肉皮帶著一層厚厚的肥膘,多數情況下也要經過主人的煎炸取油,才舍得切成塊燒煮,頸項肉也是如此。燒煮主要按“紅燒肉”的燒法,“出白水”,放老姜、黃酒,加少許清水,燒熟、燒透。再倒入零拷的醬油,蓋上蓋子繼續燒煮。等到可以起鍋了,用調羹舀入一點點白糖入鍋,不停翻炒予以稠一稠。

——“切成塊”叫“落塊頭”發音“牢塊豆”。

——“出白水”發音“策拔思”,還可以叫“出好白水”發音“策好拔思”:為給食材去腥而通過浸泡在水里加以燒煮后予以過濾的全過程。

——“零拷”:灌裝。那時大多數農家吃的醬油,都是拿著空瓶子到小賣部或下伸店,買存放在大陶瓷醬缸里散裝的醬油的,營業員用銅吊加漏斗給你現灌。瓶裝的醬油根本吃不起,也從來不買。這個買賣散裝醬油的過程就叫“拷醬油”。如果看官也“拷”過醬油,那年齡也不小嘍。

——“稠一稠”叫“收一收”發音“奢一奢”:為了增加入味的口感,用醬油、白糖、芡料等把已經燒熟的食材在出鍋前進行最后的翻炒、攪拌、勾芡的全過程。

伴隨著出鍋、進碗、上桌,剎那間,鮮肉特有的香氣蔓延到房屋的每個角落,也直往你的鼻子里鉆。這樣紅燒的“肉”,除了油膩點,和“紅燒肉”沒啥區別。我們正缺油水呢,五六塊下肚,小眼睛還忍不住地朝碗里瞄著。

我至今不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這“冠油”是哪個部位上的。切成段,洗凈,入鍋,放入一大把同樣切成段的帶葉子的咸菜。再舀入幾大勺清水,不放醬油哦,引火,燒煮。很快,一大鍋“冠油”咸菜湯新鮮出籠了,也是滿屋的肉香哦。

我們三兄弟一陣狼吞虎咽,這東東好吃不說,還管飽啊。管你來自何方,“英雄”不問出處,是“肉”、好吃就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鸡东县| 桦川县| 沙洋县| 玉环县| 西吉县| 阳东县| 车险| 益阳市| 富蕴县| 新巴尔虎左旗| 仲巴县| 梁山县| 周至县| 民勤县| 舒城县| 武汉市| 天水市| 长乐市| 红原县| 涞水县| 东至县| 浏阳市| 安龙县| 南木林县| 彭水| 郎溪县| 宁国市| 大余县| 乐平市| 罗平县| 平塘县| 黄石市| 龙游县| 娄烦县| 洛南县| 商洛市| 弋阳县| 碌曲县| 台前县|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