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強化紀律,守護制度威嚴性
- 策略管理:不懂設計,你怎么帶團隊?
- 付志軍
- 1945字
- 2023-09-27 15:48:22
紀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長久存在,其重要的維系力就是執行團隊紀律。毫無疑問,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如何維護制度的權威性是每個領導者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這首先要求我們這些做管理的,首先要帶頭遵守,尊重制度的權威性。其次要讓全體成員明確制度內容,讓他們看到“沒有規矩”的后果,該獎則獎、該罰則罰,以保證政令暢通,落實到位。
也就是說,在管理中,我們不能只求做個老好人,要嚴、嚴厲、“不講情面”,管理團隊就要這樣。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任何團隊要想讓組織高效運行,就應該執行嚴格的管理政策,領導者就要以“鐵手腕”嚴格執行既定的規章制度。
英特爾從創立開始就非常強調“制度”,處處都有清楚的規定,每天早上的上班制度,就是最明顯的例證。在英特爾,每天上班時間從早上8點整開始,8:05分以后才報到的就要簽名在“英雄榜”上,背負遲到的“罪名”,即使你前天晚上加班到半夜,當天上班時間仍是上午8點。這和20世紀70年代嬉皮盛行、個人享樂主義凌駕于一切的美國有些背道而馳,可是卻延續至今,始終如一。
英特爾整個公司的管理制度都很嚴明,從制造、工程到財務,甚至行銷部門,每件事情都有清楚的規范,人人都以這些規范來作為自己工作的準則。許多公司重視人性化管理,以重視員工為口號,只有英特爾強調制度勝于一切。這種注重企業自主管理的經驗和方法,使英特爾的企業文化獨樹一幟。
這就是執行力的作用。只不過時至今日,很多領導者依然認為“制度就是那么一回事,沒有必要去較真”。但事實是:你不較真,他們就不認真!這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動物的一種惰性——他們沒有了威脅,就會散漫起來。基于此,西方管理學家曾提出一個“熱爐法則”,它的實際指導意義在于,當有人在工作中違反了規章制度,就像去碰觸一個燒紅的火爐,一定要讓他受到“燙”的處罰。
這與獎賞之類的正面強化手段相反,屬于反面強化手段,但其目的殊途同歸,都是為了使下屬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對于我們這些領導者而言,參考一下“熱爐法則”有四大懲處原則是很有必要的:
1.預警性原則
熱爐通紅,就擺在那里,只要不是傻子,不用手去摸就知道爐子是熱的,會燙傷人。這通紅的“火爐”就好比紀律法規,是一柄時刻懸在團隊每一名成員心頭上、閃著寒光的“達摩克利斯劍”。縱然是我們這些領導者,雖權力在握,但也不可忘乎所以,必須對法則慎獨慎微,讓下屬看看,讓他們知道你也在時時想想那通紅灼人的“火爐”,這樣從上到下,誰都不敢為所欲為了。
2.必然性原則
當有人觸摸熱爐時,無論是誰、采取什么的方式觸摸,都肯定會被燙傷。換言之,團隊中的任何人,只要觸犯了制度中的明文規定,就一定要受到處罰,這一點我們絕不能手軟。事實上有時候,“樹上有一只鳥被打死,其他九只鳥卻嚇不跑”。這些“菜鳥”就是抱著一種僥幸心理,以為自己摸了“熱爐”,不一定會被灼傷。要抑制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彰顯出制度法規約束力的絕對權威,使那些貪婪之人,掂量掂量炙熱“火爐”的溫度,他們也就不敢伸手了。
3.即刻性原則
當有人碰到熱爐時,立即會被灼傷。在管理中,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后及時進行。“刑罰不時,則民傷;教令不節,則俗弊”。要想鏟除腐敗之癌,“除惡務快”是很重要的一環。
4.公平性原則
“熱爐”沒有任何“彈性”,無論什么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觸摸了“熱爐”,都會被燙傷。“伸手必被捉”。只要做到“不辨親疏,不異貴賤,一致于法”,除惡務盡,有邪念者就不敢再去觸碰“熱爐”了。
“巨壑雖深,獸知所避;烈火雖猛,人無蹈死。”領導者必須充分發揮“熱爐法則”的巨大威力,使“違法亂紀者”真正受到懲處和震懾,這樣教育才有說服力,制度和監督才有約束力。
不過同時我們也要搞清楚,“不手軟”并不等于濫施權力、粗暴蠻橫地對待下屬,一味顯示自己的威信。我們對待下屬,無論怎樣嚴厲,都要講一個公道,在處罰時要有條、有理、有依據,甚至要向他們解釋清楚團隊為何要制定這條規章,為何要采取這樣一個紀律處分,以及我們希望這個處分能夠產生什么樣效果。我們要知道的是,執行任何的規章制度,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良好的秩序,而不是處罰本身。因此,你應該向你的下屬表示你對他的信任和期望。在對違反規定的員工處罰完以后,要肯定他的價值,以向上的激情去鼓勵他,以消除他對處罰的怨恨和郁悶之情。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很多人認為“這些規定誰都知道,沒有必要整天把制度掛在嘴邊”。事實上我們不能這樣想,要知道,那些新來的團隊成員,甚至有時有些老員工,直到自己違反了某項規定,才恍然大悟,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條規定。因此,加大對制度的宣傳、學習,也是十分必要的。
當然了,作為管理人員,我們自己更應該明白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如果你沒有這樣做,那你就是在向其他人表示,制度只不過是一種擺設。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