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十里洋場
- 包氏父子之我是龔德銘
- 急躁或哈哈
- 2628字
- 2023-09-17 16:54:55
吃完飯,向阿二安排好了往船上裝貨的事宜,打了個黃包車,龔德銘便和龔世宏向法租界駛去。
天廚的辦公室和精制工廠是在法租界內的順昌路,由于順昌路修了一大型的室內菜場,又被大家稱為菜市路。
黃包車在英租界內跑著,這時候的上海已經出現各種汽車了,和影視作品中看見的相差不多。
但車上少有國人,多是穿著西裝、禮服的外國男女。背景卻是在碼頭上賣汗的工人,拉洋包車的師傅以及街道上步履匆匆的國人。車上傳來的談笑聲,嬌羞聲使得這幅十里洋場的畫面更加鮮活了些。
法租界雖毗鄰著英租界,但各路口常有軍警、偵探之類的人員檢查。
“只能送您二位到這了,前面便是菜市路,您二位過了檢查站便到了。”黃包車師傅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為難的道。
龔德銘父子二人也并未為難,爽快下車付錢離去。
檢查站主要檢查行李以及攜帶物品。龔德銘父子二人什么也沒帶。但因為是生面孔,法國警察也是搜了下身才放行。
沿著街道往前走,這條街的繁華程度不輸公共租界,兩邊的民居多是二樓結構,房頂上貼著的還是傳統的青瓦。
低矮民房中不時夾雜著哥特式高樓,小洋房別墅。這些不必看,大多是法國人的產業。
每行至一段距離,房屋與房屋之間就有一個兩米左右的空隙,往里延伸,就是我們所說的弄堂。
由于有一個菜市的緣故,來往的人很多。有穿著樸素旗袍前來買菜的幫傭,有挑著蔬菜喊借過的漢子,還有馬路上喇叭按得震天響的汽車。滿載貨物的卡車,坐著小姐太太的汽車,拉著客人滿弄堂亂鉆的黃包車。
跟這的繁華一比,郭純的氣派都顯得遜色了幾分。
走了沒多久,便到了天廚的辦公樓,這本是三北煙草公司舊址,后被盤下,作為天廚的辦公地點。
大門并沒有關,而是敞開著的,到了前臺,龔德銘首先上前,叫門這種事總不能還讓父親上場。
“你好,我想見一下你們的吳蘊初吳總經理”
“您有預約嗎?”
“沒有”
“那請問您是?”
這可讓龔德銘犯了難,扭頭看向父親。
“蘇州商會副會長龔世宏!”
“好的,我這就給您通報”
拿起電話輕聲說了些什么。然后將二人迎進一間會客室之中。很快便有人送來咖啡、茶水、以及一些點心、果脯。
“您二位稍坐等候,總經理馬上就到”。說完轉身出去并貼心的關上了門。
“行啊,父親。你居然還是商會里的副會長”
“不然你以為我每次帶這么多東西回去是給誰弄的。品種多,數量也不少,自己賣得賣到猴年馬月。
都是商會里的同仁要的,弄回去,分一分就沒了。我有英國人這條線,這也是我能當這個副會長的重要原因”
話還沒說完,就看見龔德銘在房間里來回翻找,看看抽屜里,翻翻電話下,過分的是還趴在沙發底找些什么。
“你干啥呢!德銘”
“沒事,父親,我找找有沒有竊聽器”
“什么竊聽器,起來,像什么樣子”
找尋一番無果的龔德銘又坐回到沙發上。還沒安靜兩秒,又話嘮了起來。
“父親,你們那商會這么厲害?剛剛人一聽你是副會長,直接就帶你進來了”
“你不知道也不怪你。這商會可不是一個擺設,各地區想要注冊公司、開辦工廠都得加入商會,除了外國人控制的地盤。
它們的稅收也是交在我們商會,商會也會向它們提供一些輔助措施,像貸款啊,合作之類的”
“什么,你們還收稅”
“嗯,不然你以為各個大帥為什么老是找我們派響”
這不怪龔德銘不懂,前世的那些所謂商會多是擺設,哪有這種權利。
民國初期各方軍閥混戰,實質性的全國統一都沒完成,各地的軍閥都在各自控制區域收稅,沒有一個統一的稅收制度。加之軍閥下野速度不慢,就連這不統一的稅收制度都穩定不下去。
所以基本上就是各地成立商會,統治者就找商會要錢,至于商會怎么收不管,只要把錢給湊齊就行。一直到國民政府成立,國民政府成立后依然還保留了商會的作用。
商會收稅有種商人自治的味道,但好處也明顯。
商人自己商量著來,不管怎么收,最后都在商人接受范圍內,所以基本上沒聽說有什么商人游行之類的。
商人了解商人,誰家產業多少大家都有數,應該交多少大家也心知肚明。軍閥有時候自己去收都不一定比商會交上來的多。
正說著,吳蘊初進來了。龔氏父子也站起身來迎接。
“龔會長,你好你好!”
“吳經理,久仰久仰!”
雙方入座
“龔會長大老遠從蘇州趕來,幸苦幸苦”
“這倒沒甚事,今日送了一批棉紗給怡和,正好呢,帶犬子來上海逛逛。德銘啊,還不快問好”
龔德銘從沙發上站起,提起茶壺在茶杯中加了七分滿茶水。
“吳叔叔,請喝茶”
“好,好,你坐,你坐,德銘”吳蘊初接過茶,并沒有喝,臉上依舊帶著笑意,手中盤旋著茶杯。
“德銘這小子??!也有一顆實業報國的心,這不,聽說吳老板干得不錯,硬是要來天廚看看,還說什么你是他偶像,我硬是拗不過他”
說著,扭頭看向龔德銘。龔德銘接過話頭。
“是啊,吳叔叔,你開創佛手牌味精,打破日本‘味之素’的傾銷,不光對我,對國人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振奮啊”
“哪里哪里,我也是因緣際會罷了,做了點國人該做的而已”
“要是人人都能做一點自己該做的事,國家也不會現在這樣啰”
接著又是一番吹捧,吳蘊初不問來意,龔世宏也不提話茬,龔德銘更是樂于一旁看戲。反正喝著咖啡聊著天,總比吃著火鍋唱著歌被麻匪劫了好吧。
最后還是吳蘊初堅持不住,畢竟這兩人可以坐一天,他可還有一堆事呢。
“不知二位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龔世宏并未答話,看向龔德銘。龔德銘只好硬著頭皮回道。
“今年學校組織我們外出實踐,在鄉下看見大量的人民欲買味精而不得,貨源奇缺。蘇州緊挨上海都是如此,更別提其他地方了。究其原因,還是產量無法滿足的緣故,所以小侄想在蘇州也開廠生產味精,還需叔父支持?!?
“歐?那不知鄙人能做些什么?”
“叔父只需出技術和品牌,其他我來搞定,叔父占三成干股”
吳蘊初沒有說話,笑而不語。龔德銘知道這條件不夠,話鋒一轉說道:
“我還想和叔父一起開個鹽酸廠”
這句話讓吳蘊初微微動容。此時雖然佛手牌味精打破了日本味之素的傾銷,還未完全走向世界。并且生產味精的原料鹽酸還要從日本進口。
“也給叔父三成干股”
吳蘊初思索片刻,拿起茶一飲而盡,放下茶杯說道:
“成交,但你們的味精只能在長江以北銷售”
“可以”
為什么吳蘊初會選擇合作,難道他自己不能建鹽酸廠嗎?不能自己擴大味精生產嗎?完全可以,但如何不合作,雖然自己申請了專利,但龔德銘完全可以自己研發,如果龔德銘自己搞了起來,那么競爭對他來說是不利的,至于說獨霸市場,他自己的產量都滿足不了怎么獨霸。
龔德銘為什么又要選擇合作呢?他也完全自己可以搞。但他一沒有技術,慢慢研發耗財耗力,研發出來還要和吳蘊初競爭。哪有直接引進開工賺錢來得快。等搞了起來有了初始資金后再想其他。
所以合作對于兩人來說都是百利無一害的,要是對立了,那對兩人來說都是極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