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穴位與疾病的對應方法

穴位與疾病有“上下對應、左右對應、交叉對應、前后對應”的四大對應關系

《靈樞·官針》說:“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薄端貑枴た姶陶摗氛f:“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p>

換句話講,巨刺法、繆刺法均出自《黃帝內經》,為古代針刺療法的專有名詞,是指在身體一側有病時針刺對側穴位的一種方法。

兩者的區別在于:巨刺法用于“邪客于經”的病痛,繆刺法用于“邪中于絡”的病痛。而徒手健康法的對應原則正是對巨刺法和繆刺法的延伸,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其實,對應點是有規律的。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我通過臨床經驗總結,將人體穴位與疾病的對應關系歸納為四大對應原則,即上下對應、左右對應、交叉對應、前后對應??傊\用穴位與疾病四大對應原則,那么一個疾病部位就能夠定位四個反應點,逐一排除,最后再運用手法進行有效調治。

上下對應、左右對應、交叉對應

比如,在四肢上某一部位發生病變,或某一穴位發生異常,在其對應的部位或穴位就會表現出來,這時候同時治療本部位或穴位及相對應的部位或穴位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穴位與疾病的上下對應

(1)上肢與下肢同位對應

手與足對應,肩與胯對應,肘與膝對應,這是上下同側的對應原則。

比如,在治療肩關節問題時,要在胯部找痛點。因為我們的大腿大轉子旁邊是盆骨,與肩胛是相對應的。

還有一種情況,有一位患肩周炎的老先生,手舉不起來,找我來治,當時我沒有在他的胯關節找痛點,而是在他的小腿外側進行探查。

實際上,老先生的手舉不起來并不是肩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于肘關節。當診斷明確了,再施以手法,他的手馬上就抬起來了。手到病自除,就這么簡單。

上肢與下肢同位對應

(2)頭和生殖部位對應

比如有的人脫肛,還有的女性因為產后氣虛導致子宮脫垂。怎么治呢?人的會陰部和生殖部與頭頂是相對應的,所以治療脫垂、生殖器官疾病,可以在百會穴進行手法診治。像這種情況,按揉百會穴一定會有壓痛感。這是規律。

當年我跟隨八卦掌第四代傳人解佩啟先生學習八卦指針療法的時候,老先生治療過一個脫肛的小孩,其癥狀就是大便之后肛門收不回來,在中醫來講這是氣虛所致。怎么治呢?把小孩的百會穴處的頭發剃掉一片,然后找來一塊磁鐵壓在百會穴正中,拿一個繃帶綁上。一段時間以后,脫肛的癥狀就緩解了。

什么原理呢?因為百會部位是人身上的制高點,道家修煉中叫天門。天門要常開,才可以接收天地精華;會陰區域(肛門和陰部)要常閉,否則精氣泄漏。而在頭頂施治,就是依據的“上下對應”原則。

再比如痔瘡,跟哪兒有關系呢?跟口腔有關系。把上嘴唇掀起來,在人中位置對應的牙齦上,大部分患痔瘡的人有小米粒大小的結節,把結節用消過毒的針挑破,治療痔瘡效果非常好。同時,還能治療因為腸胃疾病引起的長期腰痛。

另外,痔瘡不光可以在這個穴位上治,在后背上還有幾個反應點,調治效果也非常好。

穴位與疾病的左右對應

比如,胃經上的足三里穴附近酸痛,可在對側大腸經的手三里穴附近尋找對應點治療;外踝前下方丘墟穴處扭傷,酸、痛、腫、脹,可在對側丘墟穴處或腕部陽池穴對應點按揉,常獲立竿見影之效。

穴位與疾病的交叉對應

在四肢部位找點,規律是以臍部為軸心,上下、左右、交叉對稱,即右上肢對左下肢,右下肢對左上肢。

足三里穴酸痛,可按壓對側手三里穴治療

丘墟穴處扭傷,可在對側腕部陽池穴對應點按揉

手陽明大腸經跟足陽明胃經都是陽明經,這個叫同經,比如手三里跟足三里,它叫同經相應。它既能夠同側的同經相應,還能夠對側交叉相應,比如左手的手三里跟右腳的足三里,這個叫左右的交叉對應。

比如腳伸直了,那么大腳趾就相當于手指大拇指,小手指就相當于同側的小腳趾。手腕跟腳踝是對應的,肘關節跟膝關節是對應的。

腰痛及胃脘痛是前后相對應。肚臍眼正中對應的是第四腰椎,肚臍眼上下是對應的是第三腰椎跟第五腰椎。腰骶部對應的是后項部,后項部對應恥骨上緣。肩胛骨對應的是人的胯骨。

肩跟胯是對應的,肘跟膝是對應的,左肩跟右側的臀部對應,左肩跟左臀也是上下對應,后肩跟前胸對應。

還有,左手與右足對應,左肩與右胯對應,左肘與右膝對應。

宮廷御醫夏錫五的關門弟子解佩啟先生得到了宮廷正骨的一些真傳,這位老師提出來一個觀點叫以指代針,就是說你的手指頭相當于一根針,而且這根針隨身攜帶,不用消毒,安全無副作用。

后來解老先生寫了一本書,叫《周易八卦指針療法》,講到了把針刺的方法都直接劃歸到手法,通過手法的刺激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臨床效果非常好。

穴位與疾病的前后對應

所謂前面,是指人體的胸腹部,后面是指腰背部。

前后對應,是指胸腹腔內的臟器與背部俞穴之間的特殊對應關系。

事實上,五臟六腑在人體背部皆有俞穴與其對應,當內臟器官發生病變時,其對應的背俞穴處都會出現病理反應。

比如患有心臟病,會在心俞穴及至陽穴部位出現反應,針刺或按摩此部位可以緩解心臟不適。另外在臨床中,腰痛治腹、腹痛治腰、咽炎治風府等都是依據的“前后對應”原則。

心臟病發作時,按摩心俞穴及至陽穴可以緩解

乳腺增生,就在乳房對應的背后肩胛骨進行探查

簡單地說,前后對應就是身體前面哪兒有問題,就在身體后面找痛點;身體后面哪兒有問題,就在身體前面找痛點。比如乳腺增生,就在乳房對應的背后肩胛骨進行探查,一般都會有痛點。

有一位患者每次腰疼,揉一揉就舒服,但每隔兩三天就會復發。后來幫她按揉腹部,發現肚臍兩邊天樞穴的位置很僵緊,按照前后對應的原則按揉不到二十分鐘,腰疼就緩解了。

其實腰疼的誘因有很多種,比如腹肌痙攣、腸道炎癥、腎臟疾病等。所以當腰疼時,如果長期在后面治療沒有效果,不妨在前面治一治,有時會收到奇效。

按揉天樞穴,緩解腰疼

有一位朋友患有咽炎,一吸氣喉嚨就發癢、咳嗽,我就在他的第四、五頸椎上找相對應的點,找到一個小的結節,按下去有些疼,然后用手蘸點水,用兩個手指在痛點上進行揪痧,不到兩分鐘痧皰就出來了,紫黑紫黑的,揪完了以后癥狀緩解了很多。

有咽炎,在第四、五頸椎上揪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米泉市| 北海市| 长垣县| 华亭县| 磴口县| 南昌市| 濉溪县| 光泽县| 台州市| 利津县| 曲松县| 潞城市| 祁门县| 金溪县| 佛冈县| 子洲县| 龙胜| 嵊泗县| 定陶县| 临泉县| 清河县| 镇原县| 门头沟区| 清河县| 和硕县| 门头沟区| 民勤县| 普宁市| 兴文县| 成武县| 乌海市| 革吉县| 营山县| 辽宁省| 满洲里市| 嘉峪关市| 鄱阳县| 余庆县| 甘肃省|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