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我約束的人,才是最自由的人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注釋:

①約:有兩種解釋,一說法為約束,謹慎;另一說法為節儉、節約。

②鮮:讀xiǎn,意為很少。

此處理解為一個人過分地約束自己,或者過分節儉而導致自己犯錯,這樣的情況很少見。

要想理解“以約失之”,不妨延伸一下,除了“以約失之”外,還存在很多“以……失之”。如“以奢失之”是因為過度奢侈而犯錯,“以蕩失之”是過度放縱而犯錯。凡事都講究適度原則,不論你過度做什么,幾乎都容易出現問題,唯獨自我約束過度,會少很多問題。

孔子的這句話并不代表“約”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孔子自己就不喜歡太過拘謹,他喜歡自然、舒服、愜意,喜歡合乎中道。他的觀點是:因為自我約束而犯錯的人,犯錯的可能性要比奢侈的人、放蕩的人、縱容自己的人小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約”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孔子一直以來所提倡的最終目標是進入舒服、合適的狀態,不放縱自己,也不需要過分地約束自己,將“約”養成習慣,變成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所以,這句話描述的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境界,而是認為與那些對自己要求不嚴的人相比,懂得自我約束的人要更好。

我認為自我約束包括心智與實踐兩個維度,在心智上做到自我約束,不會想著去做一些放縱的事情,可以堅定自己的志向;在實踐中做到自我約束,不做奢侈無益的事情,能防止浪費時間,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自我約束是一種需要花費時間磨煉的品質,在這里,孔子只是提倡人應該對自己有一些約束。你可能還達不到中庸之道,還無法找到最舒服、最合適的狀態,但在這之前,你可以先嘗試著對自己有一些約束,慢慢培養這樣的品質,至少比放縱自己要好。“以約失之者”畢竟是少數,給自己定一些規矩,不會有什么錯。

本節打卡小知識

許衡是元朝末年的一名思想家,有次和朋友們趕路時發現一棵梨樹,朋友們紛紛上前摘梨子吃,許衡卻靜坐在樹下不為所動。

朋友問他怎么回事,他說:“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亂摘?”

朋友笑他:“亂世之中,這梨樹哪來的主人?”

許衡反駁:“梨樹無主,難道我們的心也無主嗎?”

自我約束其實就是許衡說的“心有主”,心中有原則和底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二手房| 华安县| 安丘市| 开阳县| 榆林市| 屏东市| 灵丘县| 河曲县| 七台河市| 道真| 灯塔市| 安乡县| 东安县| 周口市| 庆云县| 台州市| 延津县| 罗山县| 广平县| 西乡县| 商城县| 军事| 独山县| 博兴县| 高台县| 天长市| 平凉市| 松江区| 吉林市| 新宾| 团风县| 阿瓦提县| 临安市| 永昌县| 抚远县| 荔波县| 浮山县| 巨野县| 汉寿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