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在唯美主義者斯蒂芬看來,自我總是處于與社會的不斷的沖突中,這便形成了藝術與人生的對立,藝術與宗教的對立。藝術和嚴峻的天主教是格格不入的,于是,藝術家從他開始懂事起就與天主教傳統處于對立之中。他父親和耶穌的關系給少年的斯蒂芬以莫大的啟示。德達羅斯先生對“把上帝的神殿當作投票站”作了抨擊。在虔誠的丹特看來,德達羅斯先生的家對教會大祭司毫無敬意。“德達羅斯先生往餐盤上‘叭’的一聲摔下他手中的刀叉。他說:‘敬意!愛爾蘭沒有上帝!在愛爾蘭,我們受夠了上帝的罪。打倒上帝!”于是,在斯蒂芬的心目中,宗教與肉欲的沖突,宗教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沖突構成了他青春成長期心靈沖突的主要內容。

作為唯美主義者,他總感到自己會墮落。雖然他還沒有墮落,但他會默默地剎那間墮落的。要不墮落太困難了。他感受到他的靈魂正默默地往下滑去,掉墜下去,墮落下去,雖然還沒有掉入泥坑,還沒有完全墮落,但總要墮落的。野性在斯蒂芬的心靈中召喚著他。

在身體的覺醒中,斯蒂芬不再去謹慎斟酌他是否會侵犯天主教的戒律、犯重大的罪愆。他心中充滿了野性的欲望,而這種欲望在愛爾蘭天主教的環境中已壓抑了許久了。

他終于明白他自己的目標是多么的愚不可及。他想筑起一堵秩序與典雅的防波堤以阻擋他外部生活的污穢的潮流,并用端行準則來阻遏內心強大潮流的沖擊。這一切全屬徒然。無論是從外部還是從內部,水已經漫溢過了他的堤壩:潮水再一次洶涌澎湃地拍擊業已傾頹的防波堤。

他熱切地順應心中強烈的欲望,在這種欲望面前,其他的一切都顯得無關緊要而格格不入。他并不在乎他是否犯了不可饒恕的彌天大罪,他也不在乎他的人生成為一連串的欺騙與虛偽。除了他心中孕育的去犯滔天罪孽的粗野的欲念之外,沒有任何東西是神圣的。

在16歲的一天,他終于來到了都柏林的紅燈區。“他的熱血沸騰起來。他在那幽暗的、泥濘的街上孑然獨行,窺視著陰郁的小巷和門廊,熱切地聆聽一切聲響。他像一只迷失的四處徘徊的野獸獨自呻吟起來。”

他感到有一個黑魆魆的精靈從黑暗中不可抗拒地爬上了他的身子。那路濟弗爾般的精靈難以捉摸,發出簌簌瑟瑟的聲響,猶如一股春潮,充溢了他整個的身子?!八诤韲甸g哽了如此長時間的吶喊終于從他的嘴里噴吐而出。他的吶喊猶如煉獄受苦的人們發出的絕望的呻吟,吶喊在一陣強烈的懇求聲中漸漸銷聲匿跡,這是要求邪惡的不顧一切的縱情的吶喊,這吶喊僅僅是他在小便池濕淋淋的墻上讀到的淫褻的涂鴉的回聲而已。”

斯蒂芬閑逛走進了狹窄而骯臟的小街。從那散發惡臭的小巷里,他聽見了一陣陣嘶啞的騷動和吵鬧聲,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們甕聲甕氣地唱著小調兒。娘兒們和小妞兒們身穿色彩鮮艷的長袍,從一間屋子走到另一間屋子。她們的神態閑逸,散發出陣陣香水的味兒。一陣顫抖攫住了他,他的視線變得朦朧而模糊了。那橘黃色的煤氣燈火光在他刺痛的眼睛看來似乎往彌漫著霧靄的天空冉冉升起,猶如在神龕前燃燒一樣。在門前和點著燈火的廳堂里一群群人兒聚集在那里,排列有序,似乎在進行什么儀式似的。他走進了另一個世界:他從數百年的沉睡中蘇醒過來了,從中世紀式的禁欲中解脫出來了。

一個身穿粉紅長袍的年紀輕輕的女人將手搭放在他的手臂上一把拉住他,雙眼直視他的臉龐。她快快活活地說:“晚安,親愛的!”他便進了她的房間。他閉上了雙眼,將自己的肉體和靈魂全部付與了她。在這世界上,除了她那微啟的嘴唇的輕壓以外,他什么也感覺不到了。她的嘴唇壓在他的腦海上,就像它們壓在他的嘴唇上一樣,仿佛它們是一種模糊的語言工具似的。

斯蒂芬的罪愆是宗教所不能容許的。在充滿宗教氣氛的公學中,他的精神處于極端的痛苦與惶恐之中??謶郑╢ear)左右了他的生活??謶稚踔潦谷诉M入一種“舔舔嘴唇上油漬”的野獸狀態。阿納爾神父在課堂上宣講地獄的苦難,讓斯蒂芬不寒而栗。上帝創造了地獄之火來折磨、懲罰不知改悔的罪人。無止境地永恒地燃燒的火的煎熬是讓遭天譴的人蒙受的最痛苦的磨難。他在是否去教堂懺悔的問題上極端矛盾。他開始自責。宗教的力量戰勝了他靈魂中野性的欲念。他感到一種恐懼,這種對死后命運的恐懼左右了他的靈魂。他的靈魂這時浸透了宗教的思想?!八瞧谌账伎忌袷ト灰惑w的奧理,星期一思忖圣靈,星期二考慮守護神,星期三思索圣約瑟,星期四沉思享受上帝至高祝福的祭臺圣餐禮,星期五深思受苦受難的耶穌,星期六冥想為主所寵愛的圣潔的圣母馬利亞?!边@表明了斯蒂芬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的皈依。他在創造世間萬物和人的上帝面前感到敬畏,感到自卑。“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靈魂通過自己的肉體無論在思想上,在言語上還是在行動上都肆意犯罪了。懺悔!他不得不坦白每一個罪孽?!?/p>

雖然斯蒂芬因懼怕地獄而去一座偏僻的小教堂懺悔,但宗教仍然不可能羈絆住他。在斯蒂芬心靈歷程的演變中,即使當他全身心醉心于宗教時,在圣餐禮上,他被《雅歌》中的形象所召喚,關注的是inter ubera mea commorabitur(讓他在我的兩乳間安臥)、“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來,與我同去?!保ā杜f約·雅歌》2∶13)斯蒂芬懇請靈魂起來,就像去赴結婚典禮一樣,并遠走高飛,懇請她往下觀望,一個從亞瑪拿山巔、從豹子山崗來的佳偶正在那里。他的唯美的靈魂重又充斥了揮之不去的人性的肉欲的聲音,肉欲的呼聲在他祈禱和默想時又在他耳邊絮聒不止了。天主教在與世俗的享樂的抗爭之中在斯蒂芬的靈魂里終于失敗。甚至在懺悔與祈禱之中,在罪愆與懺悔的交替之中,肉欲仍然一直在誘惑他年輕的心。這種誘惑是如此強烈,使他決意背棄自己做過的懺悔。他知道世界上充滿了罪愆的陷阱,他甘愿讓靈魂像伊卡洛斯一樣靜靜地沉淪下去。這樣他可以在心靈的自由與力量之中驕傲地創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美麗的、永遠不會滅亡的東西來。他的墮落的罪孽成為發現自我和人生的重要的一部分。

在第三章,喬伊斯讓阿納爾神父長篇累牘地演講天主的恩澤、耶穌的慈愛與地獄的可怖,其重要的用意就是要反襯出宗教的虛偽。一切恐怖與恫嚇的詞都用絕了,詞也就不成其詞,也就更暴露出其空洞無物,其虛妄和偽善。

耐人尋味的是,喬伊斯在第五章開頭用“淡茶”、“炸面包皮”暗喻了斯蒂芬在心靈中經歷了圣化彌撒的一幕,斯蒂芬作為藝術宗師親吻代表耶穌的圣壇。喬伊斯使斯蒂芬變成了耶穌,這就意味著斯蒂芬親吻自己。瘋嬤嬤的呼喊“耶穌,??!耶穌,耶穌!”暗喻在感恩彌撒上,斯蒂芬被命名為耶穌。喬伊斯在斯蒂芬抵達國家圖書館時,又暗喻斯蒂芬被象征性地釘上了十字架。斯蒂芬在國家圖書館的臺階上面對?,敗ツ格R利亞的肉身化,于是在雨中圣性的肉身化和斯蒂芬被釘上十字架的象征便結合在一起了。斯蒂芬英雄實質上是一個受難的“耶穌”,一個反叛天主教的“耶穌”。

同樣耐人尋味的是,斯蒂芬與宗教的斷裂是通過他違背母命來表現的。在他孩提最初的嗅覺中,“他媽散發出一種比他爸好聞得多的味兒”。但他一直與媽媽處于沖突之中。當她希望他在復活節接受圣職時,他與媽媽公開決裂了。

當斯蒂芬獨自行走在基德爾街上時,有人一把死死抓住他的胳膊,那是克蘭利。

斯蒂芬說:“今晚我吵嘴了,很不痛快。”

“跟家里的人?”

“跟我母親。她希望我復活節接受圣職?!?/p>

“你愿意嗎?”

“我不愿意。我不想伺候上帝。”

“你知道嗎,真是奇怪,你的心靈浸透了宗教,而你還說不信教。你在學校里的時候信教嗎?”

“我那時信教?!?/p>

“你那時快樂一些嗎?”

“常??鞓?,又常常不快樂。我那時不是現在的我,不是我必須成為的那種人。我試圖去愛上帝,我失敗了。非常難。”

克蘭利問:“你腦子里想過嗎,耶穌并不是如他裝模作樣做出來的樣子?”

“產生這個疑問的第一個人是耶穌自己?!?/p>

“你也不想成為新教徒?”

“我說過我已喪失了信仰,但我還沒有喪失自尊。放棄了一種合乎邏輯、嚴謹而荒唐的信仰,而去擁抱另一個不合邏輯、雜亂不堪的荒唐的信仰,算什么解放呢?”斯蒂芬接著說,“我可能得遠走高飛了。”

“到哪兒去?”

“到我能去的地方?!?/p>

“我記得你曾說過,去尋覓、發現一種生活方式或藝術方式,你的精神可以在其中毫無阻攔地自由表達?!?/p>

“喂,克蘭利,我不想伺候我不再信仰的東西,不管那稱之為我的家,我的祖國或者我的教會:我將在一種生活或藝術方式中盡量自由自在地、盡量完整地表達我自己,我將使用我允許自己使用的惟一武器來自衛——那就是沉默、流放和狡黠?!?/p>

這一段對話對于理解斯蒂芬思想的脈絡在全書中是至關重要的。它表明:(1)斯蒂芬是在一個具有濃厚的天主教氣氛的都柏林社會與家庭中成長起來的,他的心靈里浸透了宗教;這是斯蒂芬情感悲劇的根源;(2)他曾試圖去愛上帝,但因為肉欲與美學的原因,和路濟弗爾一樣,他不想伺候上帝;(3)他懷疑,要是圣餐禮上的酒變酸而成醋,獻祭的面包發霉變質,那么耶穌基督作為上帝和作為人是否還存在于其中:他失去了對耶穌的信仰,因為耶穌只是一個裝模作樣的形象,連耶穌自己都不相信自己;(4)他認為,一切宗教信仰都有可能使他喪失自我、喪失自尊。他想獲取自我的解放,必須摒棄一切信仰;(5)他的生活的目標就是在一種生活或藝術方式中盡量自由自在地、盡量完整地表達自我。

斯蒂芬——這個“具有永恒想像力的祭司”——是在給同學林奇在運河大橋闡述阿奎那的美學觀(對令人愉悅的東西的穎悟就是美)之后不久,決意作出違抗母命的決定來的。阿奎那的美學觀和“一種恣肆放任的充滿少年美的”偶像破壞的易卜生精神是斯蒂芬決定與宗教決裂的思想基礎;而斯蒂芬的最終的解放仍具體體現在一個新的藝術方式中得到自由表達的權利,是自我流放。這可以說是一個唯美主義者對天主教的宣言。正是斯蒂芬對宗教的反叛,正是他對于拒絕感官快樂的生活的懼怕,使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藝術的道路,走上了探索美的真諦的道路,走進了自我流放的精神家園。

因為這樣,斯蒂芬向世界宣告,他不會為任何他不再皈依的信念去獻身,不管那是他的家、他的祖國或者是他的宗教。他要自由自在地完整地在人生和藝術的方式中去表達自己,而他的武器便是:緘默、流放、狡黠。最終,他將自己從小資產階級家庭、愛爾蘭與天主教中脫離出來,希望靈魂自由自在,想像也自由自在,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樣試圖擺脫民族、語言與宗教的羈絆,他成為一個永恒的孤獨的英雄。

在小說的結尾,喬伊斯將小說的第三人稱戲劇性地改為第一人稱,用日記的形式表現出來。據艾琳·亨迪·蔡斯,這是一種升華,從生物學意義上的升華(童年—成年)到心理的與道德的升華,也即從被動的接受到自我意志。在日記中,行將自我流放的青年藝術家斯蒂芬寫下:離去吧!離去吧!歡迎,哦,生活!我將百萬次地去迎接現實的經驗,在我的靈魂的作坊里去鍛冶我這一類人尚未被創造出來的良知。

在這里,喬伊斯表述了他的美學理論的基礎。他認為自我主義是不可磨滅的,自我主義是“救世主”;藝術家是“一個擁有永恒想像力的教士,一個能將日常的經驗演化成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光輝燦爛的東西的人”。斯蒂芬也跟喬伊斯一樣,只相信“自己的靈魂”,世界上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斯蒂芬終于在與天主教的決裂中找到了自我,“靈魂自由,想像自由馳騁”,他找到了真正的“救世主”——他自己的靈魂,“誕生以體驗”,實踐了喬伊斯的美學理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都兰县| 永平县| 卢龙县| 吉首市| 札达县| 若羌县| 务川| 兰坪| 喜德县| 芒康县| 仁布县| 永德县| 伊金霍洛旗| 嘉善县| 台南市| 普定县| 望城县| 祥云县| 余江县| 吴桥县| 恩平市| 锡林浩特市| 科技| 柯坪县| 横山县| 湛江市| 赤城县| 武城县| 双江| 洛扎县| 新河县| 广南县| 许昌市| 麻栗坡县| 泰顺县| 南宁市| 千阳县| 孟连| 景东|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