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世的“資本論”(譯文坐標)
- (日)齋藤幸平
- 510字
- 2023-09-19 11:40:04
否認加害者意識與拖延的報應
通過我們的日常生活,這種帝國式生活方式不斷得到再生產。另一方面,因其暴力性發生在遙遠的地方,對我們來說它又是持續隱形的。
在知曉環境危機這個詞后,我們開始“購買”環保袋,就像給自己買個免罪符似的。于是連環保袋都開始不斷上新款。被廣告一刺激,買了又買。免罪符帶來了自我滿足,漸漸不去關心那些在遠處制造環保袋的人與自然所承受的暴力。就這樣,我們一步步走入了資本的“洗綠”陷阱之中。
發達國家的人們可不單單是被迫對“轉嫁”“無知”。他們事實上是認可這種讓自身生活富裕的帝國式生活方式,視之為理想的結果,并積極地將這一邏輯內化的。從“不知道”到“不想知道”,人們渴望無知,拒絕正視真相。
然而,我們在心底某處仍然意識到了我們的一切美好是拜別人的不幸所賜。
正如當代德國的代表性哲學家馬庫斯·加布里埃爾(Markus Gabriel)(13)所論述的那般,只要不公平“與自己無關,(中略)便視若無睹”。因為無法面對,所以“明知道我們自己就是引起那些不公平的原因所在,卻暗地里希望現有秩序可以維持下去”。(14)
于是帝國式生活方式更加固若金湯,對危機的應對被拖延給了未來。我們每個人都給這一不公平出了份力。而報應最終化作氣候危機,悄然向中心地區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