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書名: 四合院:咱傻柱可從不搞事情作者名: 雙面頭層本章字數: 2237字更新時間: 2024-03-12 01:58:14
“沒治了!
沒治了……”
劉主任閉著眼睛哼哼唧唧,搖晃著大腦袋。
十寸的白瓷盤中盛放著幾塊蘿卜,看起來幾近透明。
蘿卜的質感是紅瑪瑙般溫潤細膩,上面澆著少許膠質湯汁,范出瓷釉一樣的光澤。
任誰看上去,這哪里是蘿卜,分明就是塊珍貴的南紅凍料。
用小勺輕一碰觸,蘿卜塊會像果凍似的搖晃。放進嘴里入口即化,隨即一股醇厚濃郁的葷香直沖喉嚨。
品嘗起來如此有滿足感的菜式,是幾位廠領導完全沒有意料到的。
平時不在意吃喝的聶主任吃了一塊蘿卜,滿臉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他又用小勺舀了點盤子里紅琥珀色的湯汁,閉上眼睛細品了品。
聶主任用手一指傻柱,贊揚道:
“哪怕你就會這一個菜,我也得把你炊事員的等級提上來。單就燒蘿卜而言,我見過的最高級別的炊事員,也趕不上你!”
廠工會主席感覺這口葷香像陳年老酒一樣,從喉嚨一線延伸到胃里,頓然令他周身都舒服極了。
由于早年間身體上的虧空,臨近退休的工會主席不僅牙口不好,腸胃也很是虛弱。這樣口感的菜式,對他實在是太友好了,要是以后每天都能來上半碗……
廠工會主席平日里老成持重,此時卻沒能壓著情緒,急切地向傻柱問道:
“這菜餐標高么?”
傻柱看了一眼李懷德,猶豫地回復道:
“高不高,看從哪頭算了。按出菜來說,上的只是蘿卜,即便在肉湯里燒過,它還是蘿卜。咱接待上素菜的餐標,1毛2分就是頂,高不出這個。”
“那實際呢?”廠工會主席聽出傻柱話外之音。雖說食堂的具體工作他無權插手,可為了自個身體著想,一時也顧不得了。
“實際呀…”傻柱看李懷德沒有明確阻攔的意思,但他畢竟也不清楚具體采購價格,就詳細介紹了一下工序。
先是用母雞、老鴨、肘子、扇子骨燉一夜高湯,撈出料后再加火腿、花膠、瑤柱、雞腳桿吊第二遍。
蘿卜得選粗壯的象牙白取芯,加冰糖殺味,再上糖色,放湯里加甲魚裙邊,文火慢偎兩個鐘頭。
聽到一盤燒蘿卜就得費這么多的原料,下這么大的工夫,廠工會主席覺得自己后脖梗都有些發麻,像是要中風的前兆。他立馬闔上雙眼,安靜地閉目養神。
看見廠工會主席這樣的反應,傻柱怕自己做的有些不穩妥,向廠領導們繼續解釋道:
“要是來的客人是像您幾位這樣懂行的,我是絕對不會選做這道菜的。但畢竟是個吃慣食堂的女同志,見識上應該很有限,猜不到這菜的真實成本的。”
“這菜成本實際也不高!”李懷德替傻柱圓著場子說道:
“這高湯也不是燒個蘿卜就沒了,可以當福利分給病患職工嗎。做這盤蘿卜,能用多少?不能按全部的材料核算的。”
“蘿卜就是蘿卜,咱們也沒吃著肉不是?”聶主任一句話就給這菜定了性質。
“對,對。”廠工會主席聽到聶主任這么說,覺得自己又好些了,忙睜開眼睛大點其頭。
楊廠長品嘗過后,卻是一言不發,用手輕輕敲著餐桌,大腦里高速運轉著。
能把菜做到這個水平的炊事員,其價值遠不止在廠里搞接待那么簡單。這就是一把能打開所有上級家門的金鑰匙。
即便人傻點,那最差也是箱可以反復送出的珍貴禮品,只要稍加點撥,就可以變成一座可以和上級溝通的橋梁。
廠里還有這樣的寶貝,以前怎么沒意識到?平白扔給李懷德實在失策,他必須要牢牢抓在手里。
就在席上旁人還在為燒蘿卜定成本的時候,楊廠長果斷地發話了:
“傻柱,明天一早,我就通知人事和勞資上落實你的以工帶干,老聶抽空進行一下組織談話。”
楊廠長環顧席上的眾人,笑著說道:
“他這樣的手藝,應該沒人有意見吧。”
傻柱連干部都算不上,其他幾位廠領導哪里會下什么絆子,更不可能為了傻柱去和楊廠長起什么爭執。
于是幾人紛紛笑著點頭,表示一致通過。
楊廠長對廠工會主席說道:
“他工資上調整的令,我來解決,職稱上由廠工會出面寫個說明報告。年后抓緊機會,他能過幾級就送他考幾級。”
楊廠長站了起來,拍了拍傻柱的肩膀說道:
“機關食堂再設一個主任。不是副的,和你們王主任一樣,都是股級部門。食堂里別的工作一概不涉及,專門負責接待工作。獨立出來一套班子,要精兵強將。你呀,將會為咱們廠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李懷德和聶主任瞬間就明白了楊廠長的意圖,兩人的視線一觸即分,沒有再發表什么意見。
…………
高炊事員的家里人見他突然暈倒,連忙又是掐人中,又是板腳心,他這才慢慢蘇醒過來。
老伴和大閨女見他雖說有了意識,但還是四肢癱軟無力,坐都坐不住,慌亂地又將他扶到床上。
高炊事員連話都說不出了,只是用手指了指桌上的香腸,就完全沒了精神,平躺在床上一聲聲地喘氣。
人成了這樣,老伴喊著倆兒子出門借輛板車,把高炊事員往第六醫院送。
大閨女卻是看到老高剛才比劃那一下,琢磨出不對勁來,兩步出了屋門,找旁人問問情況。
高炊事員的一名同事就在院里住,聽老高的大閨女說了這事,緊忙跑來看望。
就在老高屋里,那名同事把單位里知道的那點事情,捶胸頓足地講述了一遍,走前還答應幫著高炊事員請上幾天病假。
高炊事員家里并不富裕,全家就他一個人有公職在身。兩個兒子學習均不好,都是剛剛初中畢業,還沒安排下工作。
大閨女本來已經嫁人,結果離家還沒一年,男人就出了意外亡故,除了挨過婆家一個巴掌,什么也沒落著,只得回娘家過活。
老伴在街道小廠,干一個月就10元左右救濟性質的工錢,還時常要加班。
高炊事員這么一倒,老伴跟天塌了似得,坐在床邊止不住地流眼淚。
老高的大閨女是個能拿事的人。她在腦子里把父親同事說的話細細篩了一遍,對母親說:
“爸這病沒那么嚴重,我出門找找人去,保不齊就給他治了。”
當媽的對閨女的秉性當然清楚,立刻拉著大閨女的袖子說道:
“你可千萬別胡來啊,沒聽你爸單位的人說嗎,傻柱那人可渾!”
“他要是不渾我還不找他呢!”大閨女掙脫開母親的手,走到桌前拿上那兩斤香腸,頭也沒回的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