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中國藝術系列(套裝共4冊)
- 伊麗達等編著
- 13字
- 2023-09-26 17:56:36
二、先秦、秦漢時期繪畫藝術
春秋戰國時期的帛畫
春秋戰國時期的繪畫多已不存。從文獻記載中可以了解到當時壁畫的興盛。1942年在湖南長沙東郊子彈庫楚墓發現的一幅用毛筆墨書和彩繪的繒帛作品,無疑成為極其珍貴的文物資料。
楚地出土的文物以漆器為多,漆器上的漆畫內容也多以表達巫靈觀念為主。曾侯乙墓漆畫羽人形象,人面鳥身,頭生雙角,手執雙戈,也是引領墓主靈魂升天的巫師。
《人物龍鳳圖》(戰國,楚墓帛畫),是1949年春發現于長沙陳家大山楚墓的一幅帛畫,是隨墓而葬的銘旌。所繪墓主是一位挽髻貴婦,她側身左向而立,兩手前伸合掌做敬禮狀。貴婦頭后挽髻,細腰寬袖,長裙曳地。在她頭頂左上方,有一只矯健振翅的鳳鳥,雙腳前屈后伸,呈意欲騰空之勢。鳳的前端,有一龍扶搖直上,但在視覺上,遠不如鳳鳥的姿態顯耀。全圖表示著借助龍鳳為死者祈福、使墓主人靈魂升天這一主題。帛畫以墨線勾描,用筆有力,但生澀不暢。在人物的嘴唇、衣袖等處略點朱彩,在鳳鳥、人物衣飾上添加紋飾,都使作品富有濃厚的裝飾味。

《人物龍鳳圖》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一幅帛畫,出土于湖南長沙的楚墓。圖中表達的寓意可能是龍鳳引導墓主升天。
知識鏈接
《人物馭龍圖》(戰國,楚墓帛畫)中,一頎長、蓄須的貴族男子左向而立,頭戴曲形高冠,寬袍飄舉,手執韁繩,駕馭著一條巨龍。龍在他身下,頭部高昂,尾巴翹起,龍身平伏。龍尾上立著一只悠然自得的鷺,圓目長喙,昂首仰天。圖的左下側,有一只游動的魚作為前導。男子頭上還有一頂華蓋,其上飄帶隨風拂動,加之服飾衣袂的飄舉,增強了人物飄逸瀟灑的風度。判斷此人當屬權貴顯赫的士大夫一族。各種物象構成龍鶴呈祥、漁利豐厚的內容,比喻墓主無論在人間,還是升天國,或潛龍宮,皆可享受榮華富貴。
與《人物龍鳳圖》相比,《人物馭龍圖》在技法上顯得更嫻熟,造型更生動,氣氛更加悠游自在,是一件早期傳統帛畫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