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 (墨)堂·米格爾·路易茲等
- 1286字
- 2023-09-13 15:01:29

引言
迷霧之鏡
三千年前,有一個人住在群山環繞的小城里。他努力學習祖傳的知識,致力于成為一位醫師,不過他并不完全認同所學的知識。他發自內心地認為,一定還有更多深奧的知識在等待著他。
一天,他在山洞中睡覺,夢見了自己靈魂出竅。他走出山洞,外面是一鉤彎月。天朗氣清,不計其數的群星清晰可見。接著他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由內而外的變化,從此他的一生徹底改變了。他觀察著自己的雙手,感受著自己的軀體,聽到自己的聲音在說:“我就是光,我就是群星?!?/p>
他再次望著群星,突然意識到光不是由群星散發出來的,而是有了光,群星才能被看見?!叭f事萬物都始于光,”他自言自語道,“宇宙的間隙也并非一片空洞。”他認為世間萬物組成了一個生命整體,而光就是生命的使者,它孕育生機,包羅萬有。
接著他感悟到,自己雖與群星系出同源,但他已經不再是群星。“我身處群星之間。”他心想。于是他將群星稱為“托納(tonal)”,而穿梭于群星之間的光則是“納古爾”。他知道,兩者之間之所以能構成空間與和諧的關系,原因在于生命或意識。沒有生命,托納和納古爾也就不復存在。生命至高無上,是一切事物的造物主。
他還發現:世間萬物都是造物主的化身。因此他得出結論,人類的感受不過源于光對光的相互感知,而物質不過是一面鏡子——萬事萬物都是鏡子,它們反射光,并生成這道光的圖像。但幻想之界,也就是夢境,則像一片掩人耳目的迷霧,讓我們無法看清自己。“真實的我們是純粹的愛、純粹的光。”他喃喃自語。
這一發現讓他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認清了自我后,他開始觀察自然和身邊的人,所看到的一切讓他無比驚奇。世間萬物仿佛都是他自己的倒影——每個人、每只動物、每棵樹,還有江河、大雨、密云、大地……他看到,托納和納古爾在生命的調和下,產生了億萬生命的化身。
短短幾瞬,他就參透了一切。他興奮得無以復加,但內心又平靜如水。他等不及想要把自己的發現分享出去,卻又無法用語言說得明白。他嘗試向他人解釋,但旁人難以理解。不過人們看得出他的變化,他的眼神和聲音中都散發著魅力。人們注意到,他對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再持有偏見,他已經變得與眾不同了。
他能夠看透眾生,但人們無法理解他。人們認為他就是造物主的化身。聽見此語,他笑著答道:“的確如此。我就是造物主,但你們同樣是造物主。我們并無二致。我們都是光的倒影,我們都是造物主?!钡藗內耘f無法理解他。
他認為自己就是人類的一面鏡子,鏡子中是蕓蕓眾生,也是他自己。“人人都是鏡子。”他說道。他從人們身上看得到自己的倒影,但人們無法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倒影。他意識到,所有人都在夢境之中,可人們從未意識到這一點,也從未看清自我的本質。他們認不清自己,是因為雙眼為迷霧所蒙蔽。而建起這迷霧之墻的,就是光之影像的具體體現——人們的夢境。
他知道,自己很快就會忘記這些感悟。他想要將這些體會銘記于心,于是決定用“迷霧之鏡”來稱呼自己,從而提醒自己物質是一面鏡子,而迷霧則會蒙蔽雙眼,讓我們無法認清自我。他說:“我是迷霧之鏡,在你們身上我能看到自己的倒影,而你們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我們之間有著重重迷霧。這迷霧就是夢境,而這面鏡子就是你,夢中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