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貨幣與經濟的關系

一、貨幣收支循環

在當今經濟社會中,貨幣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個人、家庭還是企業,每個經濟主體都不可避免地要和貨幣打交道。家庭和個人的收入,以貨幣的形式取得。而當他們需要商品和服務時,又必須用貨幣去購買。企業的生產流通過程更是伴隨著貨幣的收收支支。甚至政府部門的存在也不能脫離貨幣:財政的收入和支出無不依賴貨幣。

如果把國民經濟劃分為企業部門、居民部門、政府部門、銀行部門和國外部門,我們會發現貨幣收支把國民經濟中的每個部門都聯系在一起,而且這五個部門之間的貨幣收支包括了整個國民經濟中一切現實的貨幣收支。

1.以公司、企業等經營性單位為中心的貨幣收支,即企業部門的貨幣收支

企業的籌建首先就需要一定的貨幣資本金投入,開始生產之后又需要用貨幣來購買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資。等到產品生產出來,為了銷售產品依然需要用貨幣來進行廣告宣傳、包裝、運輸。伴隨著產品的銷售,資金逐漸回籠,企業獲得貨幣收入,而這些貨幣收入將被用于繼續購進原材料、支付工資、提取折舊等,從而保證企業能夠持續運轉下去。企業生產的全過程時時刻刻都伴隨著貨幣的收支借貸。

2.以家庭、個人為中心的貨幣收支,即居民部門的貨幣收支

每個家庭、個人的生存都需要消耗商品、享受服務,而他們必須用貨幣來換取這些衣、食、住、行所需的商品和服務。于是,家庭、個人依靠提供生產要素的方式,以工資、獎金、利息、利潤等形式獲取維持生活、改善生活所必需的貨幣收入。

3.以財政及政府機構為中心的貨幣收支,即政府部門的貨幣收支

財政的活動保證著國家職能的發揮和社會的公共需求。雖然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以糧食作為財政收支載體的情況,但是現代經濟生活中的財政收支已完全采用貨幣。貨幣性的稅、費構成財政收入,貨幣性的購買支出、轉移支付等構成財政支出。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轉同樣離不開貨幣收支。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需要貨幣支出,國家撥付的費用又形成政府機構的貨幣收入。

4.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心的貨幣收支,即銀行部門的貨幣收支

銀行等金融機構雖然也是企業,但在貨幣收支中卻居于特殊的地位,其特殊之處在于銀行部門收支的貨幣絕大部分都不是自有資金,因此必須單獨列為一個部門。

銀行部門由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以及其他一些經營性金融機構組成。和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就是商業銀行和其他一些經營性金融機構了。無論是企業還是家庭、個人,都會因為對存款、貸款、轉賬結算等銀行業務的需要而和銀行發生貨幣收支往來。中央銀行則作為貨幣管理機構和政府、商業銀行以及其他一些經營性金融機構發生貨幣收支往來。

5.對外的貨幣收支,即國外部門的貨幣收支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國的各經濟主體在與國外部門交往時,必然伴隨著貨幣的收支往來。商品的進口出口,服務的索取提供,人員的往來交流,無一不形成國外部門的貨幣收支。當然,由于使用貨幣的不同,國外部門的貨幣收支與國內的貨幣收支有著很大區別。

這五大部門之間的貨幣往來形成了一個貨幣收支循環網絡,一個部門的收入就是另一個部門的支出,一個部門的支出同樣也就是另一個部門的收入。你收我支,你支我收,連綿不斷,貨幣收支不斷循環,這一過程就被稱為貨幣流通,也就是經濟生活中現實運動著的貨幣的集合、總和。

二、貨幣的職能

研究貨幣的職能,是理解貨幣現象和貨幣相關問題的入手點。不同學派的經濟學家在對貨幣功能的認識上分歧不大。馬克思把貨幣的職能概括為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價值貯藏、世界貨幣。

1.價值尺度

商店里的每件商品都擁有自己的價格:一盒牛奶5元,一件衣服300元,一臺彩電2000元……此外,提供的服務、證券市場上交易的股票債券等也有價格。在現代生活中,交易的對象都有價格,此時,貨幣充當了一種尺度,一種單位。我們用貨幣來衡量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這樣在交易的時候就可以方便地比較各種商品。馬克思把貨幣賦予交易對象以價格形態的職能定名為價值尺度。

原始社會中,人們直接用自己多余的物品去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這種物品和物品之間直接的交換,我們稱為物物交換。在物物交易制下,商品的交換需要無數比率,如1把斧子=10斤大米,1只羊=5尺布。如果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增加,那么商品之間的交換率也隨時增加。我們可以用數學的方法計算一下,看看如果存在n種商品需要交換,需要多少交換率。計算的結果非常驚人,交換率的數目達到n(n-1)/2。當n的數目一定大時,經濟生活中存在的交換率將是天文數字,人們在交換時必須使用數量極大的交換率,這嚴重妨礙了交易的進行。而如果存在發揮價值尺度職能的貨幣,我們將只需要n-1種交換率,交換的過程變得輕松簡單,人們不再需要耗時費力地去計算交換率了。

貨幣之所以能夠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馬克思是這樣解釋的:根據勞動價值論,每一件商品都是勞動產品,其價值是凝結在其中的人類無差異勞動。商品價值的大小是由生產商品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來決定的,只要比較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能比較出商品的價值,而貨幣本身也有價值,所以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這樣,商品價值的內在尺度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外在尺度就是貨幣了。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這一職能。要理解這一職能,就必須先研究貨幣的起源。

在原始時代,人類和自然做著艱苦的斗爭,為了維持生存而苦苦掙扎。那時,人類連解決自己的溫飽都成問題,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多余的產品和其他人進行交換。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發現單獨的個體很難和大自然對抗,于是他們逐漸組成了一個一個的部落,分工合作制也隨之興起。在分工制下,擅長狩獵的部落專司狩獵,擅長耕作的部落專司耕作,然后每個部落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與他人交換,交易方式呈現為物物交換制。

和原始孤立狀態相比較,物物交換制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然而,物物交換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甲部落發現自己的食鹽已經用完了,而大米還有剩余,于是它來到市場,想用自己多余的大米去換取自己需要的食鹽。同時,市場上的乙部落雖然很需要大米,可是它多余的是豬肉而不是食鹽,這樣甲部落和乙部落之間就沒有辦法進行交易,它們必須繼續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對象。很明顯,在物物交易過程中,每個參與交易的個體必須要找到和自己的需求在時間、空間上完全吻合的交易對象,才能達成交易。因此,要想完成交易,必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交易的效率低而成本高。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人類需要交易的物品也越來越多,有一些在交易時得到人們普遍接受的特殊物品逐漸成為交易的媒介。人們在進行交易時,首先把自己多余的物品交換成媒介品,然后用媒介品換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物物交換制中困擾交易雙方的需求必須在時間和空間上完全吻合的問題就由媒介品解決了:無論交易雙方需要的物品是什么,在交易時他們都愿意接受同一種物品——媒介品。這些成為交易媒介的特殊物品就是貨幣。

貨幣的出現使得交易由直接變為間接:交易者不再拿著自己的商品去尋找持有自己所需商品的交易對象,而是先賣出自己的商品,即用自己的商品換回貨幣,再用換回的貨幣去購買所需的商品。由此,商品的交易被分解成了賣和買兩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貨幣發揮著交易媒介的作用,我們就把貨幣的這一職能叫作流通手段。

3.支付手段

在經濟生活中,除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種交易形式之外,還存在大量的賒銷現象:買賣雙方在交易時約定,買方可以先獲得商品,到雙方約定時間再向賣方支付貨款。這樣,當買方付款時,貨幣就不是在充當交易媒介,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支付手段存在。此時,賣方之所以會同意買方延遲付款,有時是因為賣方急于出售貨物,有時是因為買方雖然在購買時缺少貨幣,但將來會有貨幣收入。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不僅僅體現在商品的賒銷之中。當資金盈余者把貨幣借給資金赤字者時,當工廠主向工人支付工資時,當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賦時,貨幣都是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價值,發揮著支付手段的職能。只要在貨幣流動的同時不存在商品的相向運動,貨幣就是在發揮支付手段的職能。

4.價值貯藏

既然貨幣既能夠衡量商品的價值,又可以充當交易的媒介,那么貨幣自然會被人們作為財富儲存起來。當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處于靜止狀態時,貨幣就發揮著價值貯藏的職能。

在商品的流通過程中,人們必須首先把自己的商品銷售出去,換取貨幣,然后才能用貨幣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完整的商品流通被分解為賣和買兩種行為。有時候,賣和買緊密相連,但在更多的時候,賣和買在時空上是彼此分離的。如居民在獲得工資收入之后,不會全部消費,總要保留一部分,留待以后使用。此時,貨幣就被作為價值而貯藏起來了。

人們貯藏貨幣的原因多種多樣。人們的每次貨幣收入之間往往會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于是,人們會選擇貯藏一部分貨幣,從而可以在兩次貨幣收入的間隔期中使用這些貨幣來購買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此外,在現代商品生產條件下,很多經濟行為都必須在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價值之后才能實施。比如企業家必須積累一定數量的資金才能擴大生產規模,房子、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購買更是需要居民長達數年的積累。因此,人們會有意識地貯藏貨幣,為將來的消費和投資做準備。

在金屬貨幣時代,貨幣貯藏發揮著蓄水池的作用,能夠調節流通中的貨幣數量:當流通中貨幣數量過多時,過多的貨幣被人們貯藏起來;當流通中貨幣數量不足時,被貯藏的貨幣又會重新進入流通。當然,只有在被貯藏貨幣的數量足夠大時,金屬貨幣的這樣一個自我調節機制才能發揮作用。如果被貯藏貨幣的數量不夠大,對經濟生活的影響有限,也就不能自我調節了。比如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錢荒”的現象。

在現代的信用貨幣時代,貨幣本身已經不具有價值了,人們也很少再用貯藏紙幣的方式來貯藏財富、積累價值,取而代之的方式是銀行存款。此時,從單個個體的角度來看,有一部分紙幣沒有被使用,退出了流通領域。但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則并不意味著有對應數量的真實價值退出流通領域。人們選擇持有紙幣或是存入銀行,表示持有者推遲了自己從社會中取得相應數量的商品和服務的權利。但這部分商品和服務并沒有退出經濟生活,而是通過種種方式已經被經濟社會使用了。因此,和金屬貨幣時代相比,信用貨幣時代的貨幣貯藏職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5.世界貨幣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貨幣開始走出國門,在世界市場上發揮著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價值貯藏等職能。

在金屬貨幣時代,黃金等貴金屬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輸出入,這樣,各國貨幣的比價就能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上。馬克思認為,此時貨幣作為世界貨幣,必然是脫去了“本國的制服”,而以貴金屬本身的價值發揮作用。通俗地說,貨幣實際是依靠貴金屬——如黃金、白銀——本身的成色和重量來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

隨著金屬貨幣時代的結束,以及此后的黃金在世界范圍內的非貨幣化,貨幣不再以貴金屬作為載體。貨幣要想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發揮自身職能,就不但不能夠脫去“本國的制服”,反而要以身著“國別的制服”為必要條件。比如,在國際貿易中得到普遍接受、用于計價和支付的貨幣是美國的美元、歐盟的歐元、英國的英鎊等貨幣,每種貨幣都必須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所屬的國家或地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剑川县| 黄冈市| 新宾| 调兵山市| 黔江区| 铁岭县| 珠海市| 石门县| 浪卡子县| 太原市| 南皮县| 巴里| 沙田区| 永平县| 五莲县| 扎赉特旗| 蒙自县| 安溪县| 天柱县| 东明县| 专栏| 桑植县| 永宁县| 长兴县| 蒲江县| 金坛市| 祁阳县| 包头市| 南岸区| 娄烦县| 舟山市| 仁布县| 灵宝市| 静宁县| 务川| 突泉县| 密云县| 石家庄市| 西丰县|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