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廟說盡天下事,京師唱罷亡國歌(上)
- 明末重生:大明皇帝天團(tuán)
- 擺爛小書童
- 2198字
- 2023-09-12 12:36:36
朱棣這一聲怒吼,確實中氣十足,在這小小的太廟之中,震的朱由檢一家不知所措,只顧拜伏于地,惶惶不知該如何作答。
就連那些守在太廟之外的親軍,也是顫顫巍巍,心中暗暗想道:“難道陛下又要大開殺戒了嗎?”
朱由檢卻與別人不同,對于自己的性命,朱由檢從來看得很開,之所以恐懼朱棣,不過是因為自己沒有守住祖宗江山而已。
朱由檢在這般情景之下,只好略略整理思緒,而后拜伏于地,輕聲答道:“啟稟成祖皇帝陛下,不肖子孫由檢丟了祖宗江山,無論如何作答,皆難改大錯,懇請老祖宗責(zé)罰,但唯有一求,千錯萬錯,皆是由檢之錯,皇后素來節(jié)儉、太子不過二八年華,懇請老祖宗饒恕。”
朱棣看到拜伏于地的這個后世子孫,如今一臉求死模樣,卻是忽地哈哈大笑起來。
朱由檢卻是面色不改,只顧磕頭罷了。
朱棣冷笑一聲,看到拜伏于地的朱由檢,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又再度問道:“答非所問!朕是問你,是如何丟了江山!”
朱由檢見推脫不過,心中也是暗暗將自己執(zhí)政這十七年總結(jié)起來,隨即便說道:“啟稟老祖宗,不肖子孫是乃先天啟皇帝胞弟。”
朱由檢剛剛說到此處,朱棣卻是以為是這朱由檢奪了前代君主皇位,還以為又是一個篡位之輩,于是問道:“你是如何奪了兄長皇位?”
朱由檢聽得此言,自是一愣,心中暗暗想道:老祖宗是篡位奪權(quán),對這種事情實在太過敏感。
朱由檢想到此處,隨即便說道:“啟稟老祖宗,因兄無子嗣,故承大統(tǒng)。”
朱棣聽得此言,這才放下心來,自從自己靖難以后,最怕聽到的便是這些謀朝篡位之事。
朱由檢這才接續(xù)說道:“由檢自繼位之初,北方胡人猖獗,流寇造反,建州本來是本朝附屬蠻夷,但后來起兵作亂,常年亂我邊疆,朝廷早在數(shù)代之前(萬歷年間),曾意圖收復(fù)失地,但接連大敗之下(薩爾許之戰(zhàn)),精銳盡失,待到如今,便只能守土而已。”
朱棣也是聰慧皇帝,聽到北方建州之事,也是稍稍沉思片刻,于是才問道:“可是女真族人?”
朱由檢趕緊答道:“正是。”
朱棣聽到朱由檢承認(rèn),也是摸了摸下巴,喃喃說道:“倒是應(yīng)了南宋之事。”
朱由檢又說道:“后來建奴三次闖入,又值北方連年天災(zāi),流寇造亂北方,鬧了十年有余,京師白白暴露在外,黎民百姓顛沛流離,國庫錢財缺乏,軍餉難以供應(yīng),民間凋敝不堪,賑濟(jì)派遣難以到達(dá)。不肖子孫在位十七年,夙夜難眠,但終究無力回天。”
朱棣聽到崇禎言語,也是連連搖頭,說道:“將士無糧餉,便無戰(zhàn)力,這是自古以來兵家皆知的道理,你為何不知?”
朱由檢聽到朱棣責(zé)備,心中的苦楚仿佛一瞬間倒了出來,當(dāng)即拜伏于地,高聲哭訴,道:“老祖宗,不肖子孫怎能不知這個道理,但官僚橫行鄉(xiāng)野、豪強(qiáng)并立世間,賦稅若是收得高了,那便又激起民變,賦稅若是收得不高,朝廷便沒了收入,邊軍又會激起兵變,由檢實在無可奈何啊。”
朱由檢說到傷心之處,又想起這十七年來的所有心酸委屈,他又何嘗不想中興大明?但無論他怎么做,怎么節(jié)儉、怎么勤奮,最后換來的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壞消息。
朱由檢想到此處,當(dāng)即便嚎啕大哭,哭聲自是凄慘無比。
而周皇后等人看到朱由檢這般模樣,也是心中動容,紛紛抱頭痛哭,這一家老小看到朱棣,就像孩子找了家長一般,竟是當(dāng)著朱棣的面嚎啕大哭起來。
朱棣看著跪在大殿之中的這一家老小,也是頭疼無比,當(dāng)即怒罵道:“朝廷富有四海、土地平闊,即使北方天災(zāi),也還有南方可用,怎會沒有錢糧?”
崇禎聽到這般言語,心中更是悲苦得厲害,當(dāng)即高聲呼道:“由檢是想征收南方錢糧,但南方世家林立、各地王爺劃土為用,在國家危難之際,竟無一人愿出資幫扶朝廷,老祖宗,難道由檢還能同室操戈不成?”
朱棣本來還只是心中煩悶,但忽地聽到朱由檢提起“同室操戈”四個字,當(dāng)即便勃然大怒,又拔刀而出,高聲呵道:“朕還不信了!前日朕看出城迎賊人入城的文武百官,足有千余,難道還不能供應(yīng)糧餉不成?即使國庫沒有錢糧,那你內(nèi)帑也沒有不成?”
崇禎聽到朱棣提起那些文臣、武勛和自己的內(nèi)努,心中更是悲痛了,又哭訴道:“老祖宗,由檢自然知曉此事,然由檢繼位以來,朝中黨派林立,文武紛爭不斷,即使由檢有中和之心,但卻拿這些文武毫無辦法。”
朱由檢說道此處,又悻悻說道:“至于內(nèi)帑,由檢在即位之初,便避居在武英殿,減免膳食,撤消奏樂。除卻典禮之外,皆著青衣。”
朱棣聽到自己后世子孫還能被一幫文官給欺負(fù)了,心中更是大怒,又罵道:“那為何不殺?”
朱由檢終于調(diào)整好了心情,于是懷著哭腔,輕聲答道:“殺之不盡、屠之不絕,這些文臣,皆是以‘東林’書院為黨,真是前赴后繼!今日殺了,明日又來,由檢又怎能將這一干文武,全都?xì)€干凈?那朝中豈不無人可用?”
朱棣卻是像看一個智障一般看著朱由檢,輕聲問道:“為何不能殺個干凈?這世上還能沒了官不成?”
朱由檢聽得朱棣詢問,這才記起來這位老祖宗可真是殺人不眨眼的主,于是悻悻說道:“手中沒有利器,又查不到那些文臣的罪狀,若是濫殺,豈不激起天下大變?”
朱棣看到朱由檢一臉無可救藥的樣子,也是氣得渾身發(fā)抖,當(dāng)即又罵道:“糊涂啊!糊涂!無有罪狀,那便無有罪狀!朕創(chuàng)立錦衣衛(wèi)、東廠,難道還不夠你用嗎?”
朱由檢聽到朱棣提起這兩個組織,也是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頭,輕聲說道:“錦衣衛(wèi)與東廠,早在由檢繼位之初,便在朝中文武建議之下,裁撤了。”
朱棣聽得此言,早已瞪大了雙眼,這東廠和錦衣衛(wèi)這么好用,只要有這些人在一天,便不愁沒有錢用,那些文武百官,能有幾個人是干凈的?只要用心一查,抄個幾個文武大臣,自然就有源源不斷的財源了。不知這后世子孫到底是如何想的,竟會主動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