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動力系統全面測試
- 從工程制圖開始手搓星艦
- 物魅鬼都
- 2164字
- 2023-09-21 18:00:00
幾個人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怎么報答吳梓,畢竟從他的口氣中很明顯可以聽出來,吳梓并不在乎那些所謂的經濟補償。
不過大學生畢竟還是保留著些許的赤子之心,他們幾個要出國的互相討論了下,直接合力把自己剛做好的測試臺搬到了王教授的實驗室里了。
不僅如此,這幫人在回來之后還主動去問別人有沒有需要幫助的,這種積極主動的態度可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
這些人的想法也很簡單,既然吳梓不求回報,那他們就把對方交代的事情做到最好。
從今天起,在這個隊伍里,只要是吳梓安排的,他們就都絕對服從!
在白羽將腿部傳動軸的錐形鎖止帽輕輕卡到活塞桿上,同時釋放了柔性軟體中彈簧的預緊力之后,動力系統測試試驗的四個測試對象便全部完成了。
隊伍里的每一個人都興奮的看著地上擺放的四個盒子,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才不過三四天,他們就已經把如此夢幻的產品從圖紙變成了現實。
“走,搬去實驗室,爭取今天上午把數據全部測好,不耽誤下午制作機器人的軀干部分。”吳梓一聲令下,幾個要參與實驗的人扛起那幾個盒子便朝王教授的實驗室走去。
3D打印機這幾天幾乎是從早開到晚,一刻也沒有停過。
負責3D打印機的劉宇為了提高效率,甚至專門定了數個鬧鐘,凌晨3點多爬起來跑到活動室取出打印機中剛做好的零件,然后制作下一個。
所以目前制作機器人的零件實際上已經齊全了,就以目前隊伍里每個人搶著干活的昂揚氣勢,甚至用不了兩天,他們就能把整個機器人的主體部分全部做出來。
剩下的就是那些外部裝飾件了。
當然,白羽之前已經給吳梓看過她的新設計,
兩根天線被背后的神似天使翅膀一般的八根鏤空裝飾柱所取代,之前吳梓設計的那個頭部也被細化,四根天線讓整個機器人看起來非常的勻稱。
整體的配色也變成了以銀色為主,搭配藍色和紅色的裝飾條讓高達的外形觀感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當然,為了避免外形裝飾件干擾到機器人的正常運行,吳梓對白羽提供的圖紙仔細的修改了一遍,去除了不少花里胡哨的玩意。
畢竟他們做的是要參賽的產品,而不是一個擺件,帥的前提也是能動起來,若是到了賽場上了出了問題,那就成了一個笑話了。
王教授的實驗室內,今天輔助吳梓他們開展測試的還是陸向明博士,他在主控機上操作了兩下,讓六臺二維激光雷達同時對準了安裝在測試臺上的高達手臂。
劃定測試邊界,提高測試頻率,校準坐標零點,開啟動態捕捉……
整個測試系統有條不紊的啟動起來,陸博士在做好最后一步后朝吳梓打了個手勢。
“準備就緒,開始試驗吧。”
肘關節轉動35°,速率設置為0.5rad/s,吳梓按下回車,機器人的主控芯片將數字指令直接發送到伺服電機的編碼器之中。
事實上,吳梓從未來獲取的伺服電機圖紙并不能直接和現代世界里的主控相連,畢竟那其中的程序用的都是源氏集團的私有接口,就連加密方式也是如出一轍。
不過這難不倒吳梓,他在兩者之間又加了轉譯層,通過指令映射的方式實現了無障礙通信。
機械手臂在伺服電機的驅動下快速啟動,在場上幾個人反應過來之前便完成了動作。
‘響應時間0.2ms,帶負載階躍指令上升時間3ms,最大誤差0.03%’
吳梓的監測電腦上給出了伺服電機發回的數據,和吳梓在賽博世界看到的一樣,遠比現實世界的那些產品要強的多。
不過這只是電機自身的數據,由于結構變形和裝配精度的問題,實際的手臂運動參數還需要激光雷達的重建數據給出。
“這截止頻率也太高了吧,響應速度能有這么快嗎?”陸博士吃驚的看著激光雷達測出來的數據。
作為航空學院的學生,他自然也玩過玩航模,對于上面的零件都不陌生。
航模常用的舵機實際上就是伺服電機,但即便是他見過的最厲害的產品,其紙面參數都遠比不過面前這個機械手臂上的那個。
機器人的伺服電機真的有這么厲害?可惜就是太大了,不然要是能裝到航模上,以這種響應速度,控制系統可要好做太多了。
陸博士邊把數據保存,邊心想道,待數據全部記錄完畢之后,他才點開一個文件查看其中的內容。
“實際運動角度33.8°,運動時間1.2s,幾個激光雷達的數據吻合度很高,看樣子定位沒有問題。”
陸博士一挑眉毛,看向吳梓,畢竟這場測試試驗的負責人是他,自己不過是一個打輔助的。
“好的,我這邊也會把數據記錄下來,到時候我們匯總一下就可以了。”
對于一個機械傳動裝置,如果想要在仿真環境中重建其運轉狀態模型,原始的數據很明顯是越多越好。
不過因為慣性的作用,其運動特性不僅與所發出的指令大小有關,和對應的指令速度以及同時運動的零件數量也有很大的關系。
對于這種多輸入模型,假如在確定測量狀態點時沒有針對優化,做到重點數據和一般數據之間的不同采樣密度,就很容易導致‘維度爆炸’現象的產生。
陸向明作為飛行器專業的博士,自然清楚這種復雜模型的仿真特點。
只不過他對于機器人的運動特性幾乎一竅不通,所以也只能只能在測量數據的數量上給吳梓提點意見,其他方面就愛莫能助了。
“一個機械臂只需要64個狀態點,你確定這樣子夠嗎?”陸向明拿來吳梓給的計算表,掃了一眼便心算出需要測量的數據總量。
實在是太少了,一個機械手臂上就有3個伺服電機,假如每個電機的工作速率不同,其對整體系統的影響自然也會產生差異。
“不用擔心機時的問題,這個實驗室就是我們自己的,隨便用。”
“而且我這幾天正好項目上的事情告一段落,時間也很充裕。”
陸向明對于吳梓的這個機器人很感興趣,所以并不希望對方因為這方面的顧慮而讓測量的數據無法覆蓋全部狀態。
要是因此導致最后控制系統的補償出現失真,效果變差的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