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學學問問:“香港四大才子”之蔡瀾與好友的“神侃”作者名: 蔡瀾本章字數: 702字更新時間: 2023-09-04 18:53:45
糨糊與補衣
小時的校服,洗濯后一定加糨糊,把它漿得像一張紙那樣服服帖帖。有時還添點靛藍,讓變黃的布料,顯得潔白。
穿袖子的時候“啐啐唰唰”地用力把手伸進去,剩余部分仍然是一張硬翼。
經過一天的奔跑喊叫,汗水把糨糊浸濕,發出霉味。
“為什么衣服要下漿呢?”我問。我一直不明白。我討厭那又僵又硬的感覺,但是大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還是漿你的衣服。
“下漿把衣服弄得又挺又直呀!那才好看。每一個小孩的衣服都上漿,為什么你不肯?”大人反問。
“我不要好看,我不要好看,我要舒服。”我不知說了多少遍。
衣服破了,大人細心地補,漿后靛藍更顯眼地東一塊西一塊,讓人感到羞恥。我不要補,我要新衣!這一點,大人明白了,但還是無可奈何地補。我是多后悔當初的無知!
現在,紡織業進步,衣料耐用很多,價錢也便宜,如遇特價更是人人都買得起。重工業不發達的地方全靠紡織女去打天下,以致先進國要以配額來限制入境打工人數。有些人不但只穿新衣,還要糟蹋。我有個親戚是做家庭制衣工業的,召集了許多人力,辛辛苦苦地縫出一打打恤衫。價錢低賤,專門出口到沙特阿拉伯,讓他們即穿即扔,連洗都不洗,真是罪過。
街上再也看不到穿著縫補過的衣服的人。不管多窮,大家都有能力買新衣。縫補的技術,已漸漸地被遺忘。
人類對服裝的流行,幻想力有限,通常幾十年便復古一次。曾受歡迎的絲綢,今天已經無人問津,而是麻質衣料大行其道。在歐洲,幾乎人人都有一件。麻質易皺,而且要下漿才挺,衣服又開始用漿加靛了。
有一天,補過的衣服也一定會變成最時尚的裝束,但是已經很少人會補。在分秒必爭、機器代替人類的社會,手工將是最昂貴的。時裝公司會訓練一批人來補衣,不同的是,已非慈母針線。我又要叫喊,我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