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陜西行(5)
- 朕就是中興之主
- 搬磚呢別鬧
- 2094字
- 2023-09-14 00:19:15
“他娘的,你這做的太不地道了!”
“難怪要字‘求我’,早就料到這一天了是吧!”
朱童蒙頓時站起,開始走位,有意避讓。
“躲什么躲,老子又不吃人!”
楊肇基虎目一瞪。
朱童蒙訕笑道,“吃了我還算好,就怕你找我要軍餉呢!”
楊肇基大馬金刀的坐下,理直氣壯道,“都給榆林鎮把銀子補發了,怎么就不能騰點給其他地方?”
“你不知道這消息一出來,老子差點被其他兩邊的人磨死!”
以前大家都窮,一起忍饑挨餓,
那什么問題都沒有,
現在榆林鎮突然就發工資了,其他人只能眼巴巴瞅著,怎么可能淡定下去?
原本那心中的羨慕嫉妒還不是太大,畢竟聽說這次發餉的人中,有好些個太監,指不定貪了多少,到時候那糧餉發了跟沒發一樣,他們自然沒必要去鬧騰,不然還會引起那些太監的注意,轉過手找自己要錢。
結果呢?
這次那些發餉太監跟被人換了魂魄似的,全都轉了性子,幾乎把銀子實打實的給發到了人手里,搞得其他軍鎮的人淡定不能。
楊肇基起先在朱童蒙升入中央后,還兼職巡撫延綏,至今半年不到,卻也清楚榆林鎮之困境。
九邊之中,唯榆林武力最盛、軍餉最乏,頂著最大的壓力,創下最大的功勞。
別的軍鎮面對蒙古襲擾,大多自守,進行防御反擊,可榆林這邊還能主動出擊,反手搶一波蒙古人。
有這樣的兵,他楊肇基要有了錢,也得先給榆林發餉!
“這錢是陛下內帑所支出的,豈能由我這個做臣子的安排?”
朱童蒙說道,“況且老將軍總督陜西三邊,應該也知曉三鎮的區別。”
“按功發餉,本是應當的。”
他湊到楊肇基附近,又偷偷跟他講道,“我觀天子是個明白人,胸中有股豪邁之氣,登基后便親領勇士營事務,日日操練……我私下猜測,一旦訓練有成,陛下是會派人去遼東平叛的。”
而榆林鎮能得此殊榮,也與如今鎮守遼東的多位勇將,為榆林衛出身有關,甚至遼東敢戰之兵,也多為榆林抽調過去的精銳。
不管是出于公心,還是為日后遼東戰事做鋪墊,榆林鎮必然要得些好處才行!
“真的,你不騙我?”楊肇基濃白眉毛皺起。
朱童蒙幾乎要與他拍胸脯了,“你我相識多年,何需欺之!”
這話倒是沒說錯。
朱童蒙能在陜西這邊將餓肚子的兵丁安撫住,離不開楊肇基的幫扶。
而楊肇基看著粗糙,可作為當世名將,深知大明官場的潛規則——
沒有文官幫忙說話,武將是直不起腰桿子,連開口資格都沒有的。
而朱童蒙這個底線比較靈活,也不太在乎名聲的文官,便跟楊肇基一拍即合,在陜西友好合作了幾年。
“天子有心,以后要有錢,必然會再撥一些過來,不至于像神廟那樣……”
“你那里要是掙不脫面子,那就自己湊點發下去,反正我的確是沒錢了!”
“這筆款子還有內官盯著……說來也是稀奇,這宦官的性子真是夠極端,要錢就處處克扣,不要錢就處處把手,不然我還能想辦法勻一點給另外兩邊。”
楊肇基又是一瞪眼,想說憑什么就要自己掏錢。
朱童蒙直接打斷他道,“新帝登基,又是那般性子,想來會嘉獎過去有功之臣。”
“待明日,我就給你上一道奏疏,將你這些年來的功勞一一呈上,到時候再得天子賞識!”
楊肇基這才咧嘴笑道,“這還差不多。”
“不過我能給的錢也不多,三邊將士那么多,哪里是我能喂飽的?”
“你再給個主意,起碼能讓另外兩邊的將士安分下去,不然這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下場,你這當大官的肯定知道!”
朱童蒙聽了,自然也愁。
即便他剛剛說了,榆林鎮得今日之糧餉恩遇,主要依靠了此鎮過去累積之功勞,以及榆林衛出身的勇將們。
其余二鎮比不上榆林,甚至還相差甚遠,沒能得天子青眼,又能如何?
只是道理歸道理,
若世間人人講道理,大明朝也不會走到今日這步田地了。
其他軍鎮的人只會看到自家沒發糧餉,隔壁榆林卻富得流油!
“我去請田公公過來,他是陛下派來管錢的,看他有什么主意。”
自己想不通,也不愿承擔二鎮索餉可能引發的暴動,朱童蒙干脆找來田德,要他這個天子代表出主意。
田德不明其中深淺,只聽到若是不給其他二鎮發下足夠的錢,只怕要生出禍亂,給皇爺添麻煩。
楊肇基也在旁附和,說自己愿意出筆錢,也愿意用自己多年積累的名望去安撫將士躁動的心,但能將人安撫下去的前提,是下發的糧餉得“還成”。
如榆林鎮那般一口氣發二十多萬兩,自然是癡人說夢。
但大家湊湊,咬牙發個兩三萬,再讓楊肇基和朱童蒙去做思想工作,也就穩了。
到時候上報天子,不僅無過,還會有功。
結果田德當即生出怒火,警惕的看著楊肇基,“當兵的要給皇爺賣命打仗,所以皇爺給他們發餉。”
“你自己掏錢給軍隊發餉,難道是要當兵的替你賣命嗎!”
楊肇基瞠目結舌,老臉上直冒冷汗,心想自己只顧著替將士要錢了,還真沒想到這一點。難怪這公公年紀輕輕,卻得天子重用,感情已經忠心若此了!
朱童蒙出來打圓場,“可若軍中嘩變,到底是讓陛下惱怒的。”
田德這才勉強揭過楊肇基的冒犯,只等回京面圣后再打他的小報告,眼下先想錢的事。
他皺眉沉思,最后想到方正化來信中提到的,“秦地藩王樹大根深,富饒至極”之事。
而且來陜西之前,田德也受過皇爺召見,由皇爺親自提點了一番秦地境況。
皇爺說過,如果藩王阻撓他們做事,那就直接處置了;而他們若行事不順,所備物資不足,也可以找藩王資助一二。
……
田德心里碰碰直跳,有了想法。
只是他到底膽子不大,不敢自己直接去做,還是寫信給了方正化,詢問他的看法。
若此事可行,
那只要能替皇爺解憂,他田德也不怕得罪宗親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