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陜西行(4)
- 朕就是中興之主
- 搬磚呢別鬧
- 2152字
- 2023-09-13 13:06:52
朱童蒙讓他去田間多看多思,可孫傳庭心中對閹黨并無好感,故而話雖聽了,卻沒有去做的動力。
然而武之望為關中鴻儒,西北名醫,他講的道理,孫傳庭不可能不聽從。
可這番道理,怎么能和閹黨一樣呢?
難不成閹黨之中,也有明事理、能辦事的人嗎?
雖沒有加入東林黨,
可作為生于嘉靖朝之后的文人士大夫,腦子里難免被打上“黨爭”的思想鋼印。
凡非我黨者,皆是國賊!
孫傳庭一聽到閹黨、閹人,也是難免厭惡的。
武之望看他一臉不敢置信,只是和藹笑道,“老夫在西安,不止收到了陛下的旨意,也收到了陛下的親筆書信。”
“信中陛下提到過,朝中情況復雜,但為天子,凡事要就事論事而行,不然因黨處置,難免失于公理,也不利于朝局?!?
“老夫覺得甚是有道理?!?
“這就事論事,便如同行醫用藥,是要對癥而下的。開方治病,只要對了癥,那即便是毒如附子砒霜,也能為救人性命之良藥?!?
“若是藥不對癥,那即便是人參靈芝,也能要了患者性命!”
“我輩醫人醫國,總不能因為看不慣某人某癥某藥,就將其拒之門外,不行診治吧?”
武之望說完,看著孫傳庭露出沉思之色,只是起身輕回,找到方正化和韓一良他們說道,“天使來陜西,是為了救這秦地百姓,他人口舌,不必計較。”
“老夫雖然年邁,卻也有報國之心,若秦地事物不成,境況生變,老夫即便自刎,也絕不負朝廷!”
“還請二位但以公心行公事,好生把這甘薯種下去!”
韓一良連連應道,“下官也是陜西人,若能為家鄉謀福,又何惜此身?”
方正化則是挺胸抬頭,“老巡撫不必多慮,某只是肉身挨了一刀,而不是良心挨了一刀。”
“哪怕不為百姓,為了皇爺,某也會盡心盡力!”
……
于是,
在武之望的調和下,負責甘薯種植,并傳達天子愛民之心的三方人馬,勉強達成了合作。
其中孫傳庭在切實下鄉,看見那些面黃肌瘦的百姓時,心中頗有感悟,私底下甚至一度后悔,自己閑住在家時,為何不多出門看看。
孫傳庭一直自詡關心國事,朝廷邸報不來,他還要著人去打聽,結果秦晉之地境況類似,他卻是少有了解過。
他家中的那些名貴花草,價值不知多少銀子,卻填不飽一個饑民的肚子。
有了這樣的想法后,
孫傳庭請老巡撫武之望為中介,邀來方正化,向其賠罪。
推廣甘薯這段時間以來,若沒有方正化帶著人踏踏實實傳達了天子免稅的政令,卻靠著內官身份,斥退多不少打著朝廷旗號,胡亂收稅加征的昏庸官吏,孫傳庭和韓一良落實工作,還要艱難些許。
而為開墾農田而爭奪水源時,也是方正化去了王府之中,半強迫著讓當地的藩王宗親,不高不興的來了莊園,放了水渠,將私占的水源分享給外頭的賤民。
只是這樣一來,
方正化這個宦官的名聲便不行了。
對藩王官吏來說,方正化如此行事,不還是“仗勢欺人”嗎?
跟以前那些太監,差不到哪兒去!
只是如此“橫行霸道”,本就是天子內官的特權,讓正常官員來做,要顧忌著名聲風評,對方的官員也有對抗的底氣——
都是士林中人,
你要對我太過分,以后還想在圈子里混嗎?
“像我這樣的刑余之人,名聲本來就不好,如今為皇爺做事,再招人罵兩句,也是值得的?!?
方正化笑笑。
本還算年輕的面貌,被這陜西風霜吹了段日子,莫名滄桑了許多。
孫傳庭亦然。
只有韓一良未有太大變化,
畢竟他已經很滄桑了,沒辦法再丑下去。
……
而在另一處,
朱童蒙的發餉隊伍,也是順順利利的進行。
誰讓發錢這事,自古以來都是受人歡迎的呢?
朱童蒙一到,便收到了整個榆林鎮的熱切歡迎。
而榆林鎮作為天下重鎮,頂著如山的壓力,還能主動出擊,攻打進犯的蒙古部落,這與上下人的齊心樸實,離不開關系。
即便發餉之時,要按照天子要求,走一些外人看來無所謂的流程,大家也都是極為配合。
此次發餉勞軍,
內帑撥銀二十二萬,其中路途消耗折損,共三千,故而實際下達的錢數,當有二十一萬七千兩。
榆林守將得知這次朝廷竟然如此大方,而且餉銀基本上沒有被克扣時,甚為震驚。
朱童蒙道,“這次能如此,上依陛下洪恩,特發內帑之銀以勞軍;下賴有能人輔之,時時警惕,這才免去了多余損耗?!?
田德還在講,“其實還能再省省,路上用不著花三千……”
他將在路上的種種支出都做賬記下,覺得還能繼續省。
朱童蒙苦笑不已,“再省下去,朝廷的臉面都沒了!”
“何況帶著這么多銀子上路,隨行護衛者必然是多多益善,省了那犒勞護衛護送的錢,誰還來賣力氣?”
即便那些護衛,是從天子親軍中選拔,可也不代表能免費使喚。
“再者路上有往來者,總不能統統拒之門外!”
田德聽了,只能嘟囔著這送錢路上還要花錢,實在令人遺憾。
若是他家里有三千兩,跑遍整個大明都花不完這么多錢。
“可以了可以了!”
“只要能發餉就好!”
榆林守將笑的見牙不見眼,瞅著田德一個宦官,也覺得此人面目可愛,比榆林里精心養著的母豬還要有財氣!
之后,
當著榆林眾將士的面,
田德拿出圣旨大聲誦讀,告知他們這個好消息。
又連同朱童蒙、守將王業,在那發餉責任書上寫上姓名,證明此次發餉者,主持者為朱童蒙,副主持者天使田德,王業為受餉者,實領了這筆款子。
最后,又花了老長時間,才把銀子發到每個將士手里。
人人都在笑。
田德每發一個,還要對那人道,“這是皇爺自己掏錢發的軍餉,你們要念著皇爺的恩惠!”
對方也樂呵的點頭。
既然這新皇帝愿意給他們掏錢用,那肯定是個好皇帝,他們夸兩句又何妨?
只是這般融洽并未持續太久,第二天,欽差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兼管糧餉的楊肇基直接找上門。
須發皆白的老將軍精神振奮,推門直接喊道,“媽了個巴子,發餉不叫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