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已經修煉多年,他修煉的功法火石決簡單粗暴,就是內煉一口火源氣,不斷以天地元氣喂養。
使火源氣不斷變強,既淬煉自己的身體,又給自己的攻擊增加火元素的力量。
而他的火,就算高他境界的人,他也能夠傷到,沒想到竟然傷不到這個瓦剌騎兵。
石亨心里一驚,不過他也是迅速反應過來,眼神里戰意更加強烈,手上大刀燃起火焰就向著達裕斬去。
達裕拿起他的赤血叉,在身前一橫,就擋下了石亨的這一擊,二者武器相撞,“嘭”的一聲金石交加的聲音如此清脆。
不過達裕不敢在這里和石亨大戰,這里離大同城太近了,他們既然已經殺不了朱祁鈺了,那就不如離開。
其實朱景泰有句話還沒有說出來,那就是“你們出現的那一刻,就注定,大明和草原一定會有一戰。”
不管朱祁鈺死不死,這一戰都是無法避免的,他死了,一定是草原人干的,朝廷會以此為由,出兵攻打草原諸部。
如果他沒有死,那朝廷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現在權力結構還不明朗的瓦剌,順便把兀良哈和脫脫不花一起收拾了。
反正這場仗是不可避免的,本來在這條故事線上,朱祁鈺死了,故事就完結了,不過現實肯定不會是這樣的,劇情完結的地方。
現實肯定會加以補齊,不過打仗這種事情,他朱祁鎮說的還不算,張太皇太后還活著,這位老人家,是不會和草原開戰的。
這位歷經四朝的老人家比誰都討厭戰爭,畢竟這位老人家的丈夫,洪熙皇帝,只當了幾個月的皇帝,給永樂大帝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
繼位幾個月就離世了,留她一人在人世,他比誰都知道,洪熙皇帝是被累死的。
永樂大帝喜歡遠征,留太子監國,而太子身體自小就體弱多病,所以在多年理政過程中,他的身體也就油盡燈枯了。
(不都說朱高熾是永樂年間的常務副皇帝,朱棣是他的征北大將軍嗎,哈哈。)
而張太皇太后的兒子,明宣宗宣德皇帝,也是年紀輕輕就早逝了,在《神武大明》中,寫明,宣德皇帝大破草原諸部,給大明打下二十四年太平時光。
不過因為大戰導致的舊疾,他只當朝十年,雖然留下了仁宣之治,也留下了他的母親在這里。
送走自己丈夫和兒子的張太皇太后,無比討厭戰爭,所以她是不可能支持朱祁鎮開戰的。
現在的朱祁鎮還沒有能力,對著張太皇太后說不,所以他一直忍到十三年后。
等到十三年后,他會一戰葬送大明永樂以來培養的所有精銳,然后拉著大明差點萬劫不復。
就在朱景泰瞎想的時候,達裕和石亨已經快要分出勝負了,一個是戰意爆棚,而另一個則是無心戀戰。
不過二人依舊斗的讓人眼花繚亂,石亨的一把大刀舞的虎虎生風,而達裕的叉法也絲毫不弱,二人也算是棋逢對手。
不過達裕無心在這里和石亨繼續打,但是他手下的士兵也被石亨的士兵纏住了,他們只有四個人,雖然都是驍勇善戰的勇士。
不過也架不住石亨的幾十號騎兵啊。騎兵以一當十差不多都可以當將軍了,所以古代百人斬的含金量這么高。
如果不趕緊跑。
他們很快就會被耗死的。
沒想到。
就在這個時候,異變突生。
一個滿身黑氣的身影破空而來,他的速度就像鬼魅一般,以達裕根本就反應不過來的速度,伸出干枯纖細如鬼爪一樣的手指。
猛的拍在達裕的頭頂。
啪嗒一聲。
所有在場的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包括達裕他本人。
而達裕的神經還在下意識反應著,那道身影已經出現在他的面前,隨手就彈開他的攻擊,輕輕的將手放在他的胸前。
隨后就是一陣黑氣蒸騰,那個身影全身的黑氣都聚集在他的手上,也讓這個神秘人露出了真容,一身血紅太監服飾,臉色蒼白。
可謂邪氣異常。
這個人自然就是兩天前就離開京城,奉朱祁鎮之命,接郕王回京的王振,不過他來到這里之后,第一個看到的不是本次任務的目標朱祁鎮,反而是達裕。
他能感覺到,這個人的天賦極高,那種渾厚的血氣,正好可以當自己心鬼的人選。
血氣足,自己的心鬼就越強大。
所以他就出手了。
雖然看上去像偷襲,不過他又不在乎,有便宜不占,那是傻子,他王振就喜歡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情。。
而達裕確實是天賦極高的煉體士,不過這位未來的陽和口戰神,恐怕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死在這個地方。
而達裕那些手下,看到達裕被王振所制,一個個都紅了眼,向著王振沖殺而來。
達裕是他們的阿主,而且平時對他們很好,現在死在這個紅衣妖人身上,他們草原都是熱血漢子,自然要為達裕報仇。
不過他們不知道他們面對的是大宗師,一個三品大宗師,就算只剩一只手,那也不是他們幾個七品可以對付的。
七品煉神和三品大宗師的差距,可謂天差地別,王振眼皮一挑,根本沒有把這幾個家伙放在眼里,空著的左手隨手一揮,黑色鬼氣一閃而過。
無聲之間,那三個沖過來的瓦剌騎兵,就像是被什么東西切開一樣,首級和馬頭被風一吹,全都齊齊的掉了下去。
而王振對此只是不屑的看了一眼,繼續右手上的動作,他要把這個異族人練成自己的心鬼。
……
于此同時,大同城內,武清伯朱冕突然感覺,自己心里互有一些輕松之感。
這種感覺,很奇怪,但是很踏實。
搞的他莫名其妙。
而石亨被人打斷了戰斗,自是一臉不爽,不過他感受著來人那三品大宗師的修為,也不敢說什么。
還有對方那一身紅衣太監的裝束,已經蒼白的臉,石亨就知道,這個高手是宮里的。
于是他上前,十分恭敬的對著王振問道:“在下大同關校尉石亨,不知道公公是?”
一聲“公公”,直接讓王振內心惱怒,他冷冰冰的看了石亨一眼,卻是一言不發。
在《神武大明》中的王振,有一個不成文的逆鱗,那就是不希望別人叫他公公,只要有人叫,那就一定暴怒。
不過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這是策劃的惡趣味,如果你選擇江湖主角,會有一場和王振的對決,不過在對決之前有兩個對話。
一個是“請先生賜教。”這句話說完之后,你們切磋完,王振會告訴你你的不足之處。
而另一個就是“請公公賜教。”這句話說完之后,王振的攻擊力會提高十四點,也就是你死。
14,你死。
哈哈。
然后打完之后,王振理都不會理你,直接離開。
所以可見,王振是有多討厭別人叫他公公,而石亨這個倒霉催的,剛才就叫了王振最不想聽到的話。
如果不是為了保證自己謙遜的人設,王振剛才就一掌打死石亨了,不過他不能這么做,石亨雖然只是一個戍邊的校尉,不過也會讓自己在別人面前留下口實。
自己不能干這樣的蠢事,但是還是很生氣。
一個小小的六品校尉竟然叫自己公公,自己雖然是個閹人,但是那是被逼無奈。
而且,就連當今圣上也是叫自己先生,你一個小小的六品校尉,開口就是公公,你也配。
有句話叫越想越氣,而且王振對于武勛的印象一直不好,就比如說其中的張輔,在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張輔一直就傲的沒邊。
怎么說呢?那基本就是無視。
而且當時張輔心氣還在,對于他們這些閹人,基本上從來不給好臉。
這讓王振深深的記恨上了張輔。
不過他根本就不是對手。
張輔也是四朝老臣,公認的武勛第一人,哪里是他一個小小宦官能夠抗衡的。
不過自皇上登基之后,張輔就謙虛了不少,也可能是張太皇太后的教導。
反正沒有以前那么傲了。
就在二人相互生氣的時候,他們沒有看到,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朱景泰身邊,隨后又悄無聲息的把他帶走了。
然而,朱景泰是能感受到周圍發生了什么的,他能感覺到,自己被人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