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烽火臺,觀音土

民國19年(1930)那年,解旺子十四歲。

解世泰趕著驢車,拉著他的“北山燈影”的招牌和孫子解旺子及裝皮影的紅驢皮箱子,出門了。

“北山燈影”皮影班只有五個人,解世泰在亮子前挑皮影兼演唱,是臺柱子,人稱解班主。其他三人是樂隊成員,他們分別是解小鑼、解板子和李富存。

解小鑼主要干的是敲鼓鼓、帶敲小鑼兼彈弦子;解板子干的則是左手搖“呆呆”、右手摔“結子”,俗稱扎板子的角色,還兼敲大鑼吹大號;而李富存主要是拉板胡帶拍鐃鈸兼吹嗩吶。解旺子呢,是敲大鼓,兼挑影偶帶助唱。

五人成員中,除了主拉板胡的李富存是個外姓,其他三人都姓解。人稱解小鑼,解板子,這種名字都是觀眾給叫出去的。

解世泰出門之前,已經提前和解小鑼和解板子約定好了,到時在什么路口見面。因而還沒大亮,他們已經匯合了。

由于解旺子年輕,他牽毛驢,當起了行走的把式,因為車上拉的東西有點太多,驢受不了,所以車廂里只拉著解世泰,其他人手里不是拿著防身的長刀,就是棍子,解旺子背上挎著彈弓。

他們老小五人,為了抄近路,沒有從慶城、西峰這個路線走,而是從子午嶺沿線南下。由于這里山大溝深,道路彎曲,人煙稀少,沿途比較寂寞。

穿過華池與合水交界的木瓜嶺,進入了位于合水縣境內青龍山。這是子午嶺中段主脈之一,全長大約50公里,東南至合水與寧縣交界的五亭子鎮(zhèn)。

子午嶺由大大小小的山脈組成,包括橫嶺、斜梁、老爺嶺、青龍山、子午嶺等幾大山脈。地跨陜西、甘肅兩省,處于黃土高原的腹地。

由于合水縣五亭子至正寧縣劉家店的山勢呈南北走向。古人稱北為“子”,南為“午”,所以把這段山嶺叫子午嶺。

在子午嶺叢林山道上行走,盡管偶爾也有馬車和行人走過,但是在這個云山霧海,灌木叢生的地方,即使你膽子再大,心里不免有些發(fā)怵。

尤其沒走過子午嶺的解旺子,面對這茫茫林海,兩只大眼睛不時的四處翹望。因為太陽快要落山了,好像夜風來了,不時發(fā)出了嗚嗚的撕扯聲,驚得晚歸的鳥兒,像孩兒哭,又像老人笑,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爺,啥聲音,這么難聽?莫不是啥動物來了?”解旺子問道。

李富存說:“是風吹鳥叫,森林就是這樣,別害怕。”

解世泰說:“就是有啥動物來,咱們幾個男人,都帶了棍子啥的,還怕動物?”

“就是,狼來了,我們打狼。野豬來了,我們打野豬。”解板子說道。

解小鑼朝周圍望了望,但見山林霧氣繚繞,夕陽放射著血紅的光,從樹林里穿插了過來,東南方向的天,像起了一層黑紗般的夜霧,使整個森林顯得陰森了起來。由于要走出子午嶺,還需要一段路程。夜里,必須在山里就寢。為此,他說道:“乘這會還有亮光,咱們找個地方住下來吧?”

李富存說:“再往前走幾里,有個烽火臺,那下面有個爛窯,咱們就在那里歇腳吧。”

李富存算說的,突然眼睛一睜,忙喊了一聲驢,毛驢聽話的立馬停了下來——因為路邊躺著一個衣服襤褸的婆娘,她一只手里還拿著一只棍子,身邊斜躺著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男孩嘴里有草,兩人都死了。

李富存見狀一聲嘆息,語氣有點悲傷地說道:“這母子倆,一看都是餓死的。”

解世泰聲音低沉地說道:“女人家,咋走這條路呢?不死才怪。”

途中遇到死人,要么不理,要么就地掩埋。解世泰考慮到死者是個女人,還有男孩,就讓解小鑼和解板子把這母子倆安放到一處。正好驢車上有?頭、鐵鍬、棍棒等防身用具,這兩人就在路邊的草叢里,挖了個坑,簡單埋了。

在抬死人時,解旺子要幫忙,被爺爺推在了身后。

埋了母女兩人,夜色越來越濃了,夜風更邪乎了,不停的吹著難聽百調的哨子,好像在提醒著他們師徒5人,別走了,太危險了。

終于,他們看到了一個立在山頭上的烽火臺。經過歲月的洗禮,那個烽火臺看上滄桑,孤寂,有點面目全非。只有那千年的輪廓,展示在起伏綿延的大山中,有種不屈的味道。

烽火臺西側,確實有個無門無窗的窯洞,里面有干草,還有柴火燃燒過的痕跡,好像是個過路的驛站。

解世泰他們打算在這里過個夜。于是就取下了燒火做飯用的鍋灶和給驢帶的草料,包括驅趕動物的?頭等東西。因為子午嶺野獸比較多,經常有襲擊人的事情發(fā)生,尤其是晚上,睡覺的睡覺,看護的看護。為了保險,他們通常在窯洞前架了干柴,以火來防備動物的襲擊。

夜里,解旺子睡在爺爺和李富存的中間,似睡非睡地聞著煙熏的味道。

在這里將就了一夜,天麻亮,他們就起來烤火吃早餐,然后繼續(xù)趕路。漸漸的,躲在山坳里的太陽越升越高了,將熾熱的光芒照射到了綿延的大山和無邊的叢林中。暑氣當空,蟬聲浩蕩。在合水固城附近的川道里一條河像飄帶似的朝溝壑深處伸去,在烈日的照射下,河水混沌得像發(fā)黃的面糊糊。

河邊的道上,解旺子依舊牽著驢,咯吱咯吱地往前走著。此時,人困驢乏,驢車上只有輜重,沒坐人。解世泰也是靠拄著棍子前行。

驢車剛越過一條溝口,聽到有人喊,解旺子朝西面看去——一個老頭一手拄著拐棍,一手提一只筐,沖他們喊叫,意思要坐車。見這幾個人在猶豫,就一個勁兒地說道:“求你們,把我拉一截子吧,我家在前溝,不遠,可我困得實在走不動了。”

解旺子見他筐里提著土,有點納悶:“你提土干嘛?”

老人說:“這是觀音土,家里沒啥吃的,我在這個溝里挖了這些土。”

解旺子驚奇:“土能吃?”

老人說:“這個觀音土沒有毒,混點蔬菜,還能頂點飽。就是吃多了,肚子脹。”

解旺子立即對解世泰說道:“爺,把我那點干糧給這個爺爺吃點。”

老頭忙給解旺子鞠躬:“這娃心腸好,這娃是好的……老天保佑這娃……”

解旺子將老人扶上了驢車,將他那個裝土的筐放到了車廂里。說道:“聽我爺爺說,有的樹皮里面的瓤子磨成面粉可以吃,可這個觀音土,咋吃呢?怎么能辨別來是觀音土?”

解世泰插話道:“還用問,觀音土就是山崖角落里慢慢堿出來的那個細面面,比其他土又細又黃,有的上面還有一點發(fā)白的小顆粒,那東西發(fā)咸,觀音土上有那個東西,就是好土……”

老頭:“對呀,證明你也吃過。”

圍繞這個話題,他們邊走邊聊,通過他們的對話,解旺子腦海回放起了那對母子暴尸路邊的情形,心里突然滋生出了一種難言的感覺。這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心里容易發(fā)酸的人。

很快,一條山擋住了去路。驢車只有順著山道盤旋而上,終于看到了一馬平川的平原。這時候,李富存讓解世泰和孫子坐到車里,解世泰讓李富存歇個腳。說你夜里起來幾次,又是生火,又是操心驢,他倒睡了個安穩(wěn)覺,現(xiàn)在不累。在李富存和解小鑼的堅持下,老人上了車,躺下就呼呼大睡了。

到了一馬平川的早勝平原上,解旺子極目遠眺,有些興奮,說南邊和北邊到底不一樣。李富存說:“那還用說。八百里秦川,不如一個董志塬,董志塬上有幾個大塬,早勝塬其中一個塬。”

由早勝塬,李富存說起了將要去演出的主人家,以及那個叫郭輝的團長。從爺爺口里,他知道郭輝上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個軍官。想起自己要去見這個人,心里不禁有點興奮,問郭團長家到的了沒?李富存說:“快的了。你看,到了早勝塬,路上的車馬都多了起來。”

在驢車上睡覺的解世泰聽到孫子他們的對話,坐了起來,發(fā)現(xiàn)路上人來車往,絡繹不絕,再朝前面望了望,說道:“到的了,再有兩鍋煙的功夫,就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太仓市| 汝州市| 广水市| 常德市| 阿拉善右旗| 九台市| 永济市| 思南县| 班戈县| 手机| 十堰市| 西充县| 旅游| 罗源县| 柘荣县| 盐城市| 平遥县| 玉树县| 曲沃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兖州市| 泗洪县| 哈尔滨市| 勃利县| 中宁县| 东至县| 潜江市| 平罗县| 大庆市| 舟山市| 太保市| 通山县| 罗甸县| 如皋市| 南宁市| 高平市| 海晏县| 中卫市| 邛崃市|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