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 箱子里的宋人
- 逐余年
- 2070字
- 2023-10-14 16:43:09
金·中都。
“會之,兀術回來了,軍中只有達懶。”
以秦檜的城府都愣了愣,“你什么意思?”
“完顏宗輔·訛里朵、完顏宗雋·訛魯觀……戰死。”
“你是在說什么?”
一向臨兵斗者都不變色的秦檜一抖手,高品質的茶盞傾倒,茶水流了一桌子,濃郁的茶香瞬間布滿大廳。
這么說吧,南宋開國皇帝完顏構有四帥,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萬歲山這一戰,相當死了倆……擱誰也不信吶!
但是……秦檜不愧是秦檜!
黯然失色、驚慌失措、悚然之后忽然大喜過望。
為什么?
只見秦檜一拍桌子立即起身,也不理會來人愕然模樣,匆匆起身往大門外跑去,期間差點被門檻絆倒。
……
中都皇宮。
完顏晟·吳乞買正在嚴厲訓斥完顏宗弼·兀術,已經罵了一個半時辰了,完顏宗雋·訛魯觀是六太子,這不是關鍵,雖然是前皇后嫡子,也僅此而已,只要完顏晟·吳乞買感覺自己對得起完顏旻·阿骨打,那么這事兒不是大事兒。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完顏宗輔·訛里朵會死。
完顏宗輔·訛里朵完顏部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五子,金朝宗室、將領大帥。
其人性寬恕好施惠,尚誠實,魁偉尊嚴,人望而畏之。從父四出征戰,侍從左右,參與帷幄。天輔六年,與烏克乃討平新降民安福哥在黃龍府的叛亂。天會二年,為左副元帥。取保川城,降熙州,招撫鞏、洮、樂、西寧、蘭、魔、積石等州和定遠、和政、甘峪、寧洮、安隴等城寨及鎮堡幕漢營部四十余,平定陜西五路,派兵駐防要沖,班師。
天會五年,任右副元帥,駐兵燕京。十一月,自河間攻宋淄、青州。翌年,破宋將馬擴兵二十萬于樂安,繼降滑州,取開德、大名,平定河北……
戰功赫赫!
怎么對大金百萬大軍交代?
這樣的大帥這樣的戰功帶著十萬軍……死于萬歲山一萬多雜牌宋軍手里?
擱你你信嗎?
完顏晟·吳乞買表示,擱我我也不信。
莫不是你完顏晟·吳乞買忌諱阿骨打一脈,從中做了手腳,然后一下死了倆?
完顏晟·吳乞買表示,擱我我心里也埋著這樣的想法。
“即刻下旨,完顏宗輔·吳乞買追封潞王,謚襄穆,不,進冀國王,追贈太師。完顏宗雋·訛魯觀追封尚書左丞相、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兼侍中,追封為陳王,拜為太保,趙串珠陪葬。”
盞茶時間,完顏晟·吳乞買已經冷靜下來,對左右吩咐。
完顏昌·達懶立刻站了出來,“皇帝,萬萬不可,如此凌辱大宋,恐成哀兵,日后再戰可能事倍功半。”
完顏晟·吳乞買哼了一聲,他可不是親宋的完顏旻·阿骨打,“你來說,如何解我心中之恨?”
完顏昌·達懶低頭。
“兀術,你去把那兩個拉到街上去,鞭三十,然后策馬游街。”
二圣!
所謂策馬游街,即捆住雙手,戴上腳鐐,馬兒慢慢跑。
曾經貴為天下之主,甚至共主,如今要將其策馬游街……可見完顏晟·吳乞買心中之恨。
大金國關外兩萬里草場,擁有長白山大小興安嶺,關內一半中原一半九邊,山河湖海不缺,精兵強將更多,不差死的那哥倆。
但是……影響甚巨!
完顏晟·吳乞買惡心的想吐血呀。
這時殿外有人來報,“皇帝,秦檜拜見。”
遼國漢化兩百年,官制與漢人無異,金國則剛剛開始漢化,剛剛牧馬回來的殿侍進來拱拱手,直接喊皇帝說秦檜來了。
在金國秦檜可以直接拜見皇帝嗎?
想都不用想。
可是達懶非常器重秦檜,愿意給他很多機會,讓大金國更快的漢化,成為禮儀之邦,則帝國威嚴日盛,而不是牧民見到部落首領的樣子。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漢人下死力氣。
東華門唱名的宰相秦檜就是最好的人選,而且,此人明顯貪生怕死,被俘虜讓他去跳水,這貨多數會說水太涼。
放不下曾經已抓在手里的權力。
一人之下!
秦檜第一反應也是去拜見完顏昌·達懶,不想被告知在皇宮。
一狠心,秦檜直接來見完顏晟·吳乞買,反正最后還是要他拍板。
聽到秦檜來見,完顏晟·達懶笑了,笑得和顏悅色,“讓他進來。”
秦檜第二次走進遼國故宮。
完顏晟·吳乞買高高在上,秦檜鞠躬行禮,“外臣秦檜拜見金國皇帝陛下。”
完顏晟·吳乞滿面笑意,“會之,你可知我剛剛下令,要將那倆策馬游街。”
秦檜連忙跪倒在地,“陛下,萬萬不可,金宋兩國已成兄弟之盟,如何能將大宋皇帝之父兄野馬游街,實在是有辱陛下面皮。”
金宋確實聯盟攻遼,奈何童貫讓金國見識到了什么叫我大宋。
秦檜的意思是,你跟完顏構是哥倆,你應該喊趙佶為叔父,喊趙桓為兄長,而不是把他倆野馬游街。
完顏晟·吳乞買也不生氣,結盟這是實話,咱草原漢子承認,但是,只是承認曾經結盟罷了。
想要真正成為兄弟,咱再打過,打贏了是叔侄,打平了是兄弟,打不過就不打了。
他簡單直接的問,“你來我這做什么?”
靖康被俘虜的人員當中,只有秦檜獲得極大自由度,其他人都被軟禁。
“陛下,我聽聞此次南征并不順利,外臣有一計……”
還沒說完呢就被完顏晟·吳乞買打斷,“拉倒吧,三路大軍只有一路并不順利,這叫此次南征不順利?”
秦檜無言以對。
是呀,大金樹大根深,死個把將帥不算什么。
相比完顏晟·吳乞買,完顏昌·達懶眼界更遠,雖然比不了完顏宗弼·兀術的戰場能力,不過三人當中他的格局最是廣闊深遠。
遼國最終漢化徹底,才能坐穩江山二百年,大金國也一樣,想要漢化,制度體系只是生搬硬套是不行的,單純找幾個讀書人也不行,需要大量的體制內高層人才。
所以他出面給秦檜解圍,“皇帝,你且聽聽他怎么說,有道理就聽兩句,沒道理是胡說八道,我趕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