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雋·訛魯觀,阿骨打六子,驍勇善戰是阿骨打家的基因,這點就不提了,讓宋人難以釋懷的是,靖康之難后,完顏晟將趙串珠分配給了完顏宗雋·訛魯觀,佚名串珠夫人。
當時趙串珠年僅十四歲……
宋代宗室北宋皇女,寧福帝姬趙串珠……
此舉是完顏晟刻意所為,帶有極強烈的政治意義,阿骨打親宋,完顏晟上臺,推翻之前的政治影響力和慣性,這招就足夠了。
同時也帶有炫耀軍功的意味,將北宋皇室公主作為一種獲勝者的榮耀獎勵,跟打雞血一個道理。
……
接到帥令,完顏宗雋·訛魯觀立即點齊本部五千人馬,人配雙馬即刻起營。
身在野外就不需要舊遼軍隨行了,一來兵貴神速,二來舊遼軍騎兵甚少……用騎兵去填陷馬坑這種事哪怕是金軍也干不出來。
完顏宗雋·訛魯觀就是這么驕傲。
本部五千軍士當中百人敵就有好幾個……
真正的百人敵,單槍匹馬敢闖百人陣,重點是還能活著回來,謂百人敵也。
五千金軍一萬匹馬,真正的萬馬奔騰,不惜馬力,僅用半日時間前哨已經接近東京五十里。
金軍大軍前行,探馬成扇形分布,最遠達百里,皆是一隊一隊呼嘯來回,相互之間有骨嘯聯系接應,遇到千八百宋軍也不懼,甚至敢聯合起來反攻,至不濟也不會直接撤退,而是游斗。
敵擊則遠飚,敵聚則觀望,敵行則利箭,讓人新生厭惡。
探馬也就是前哨或者偵查,都是軍伍中拔尖的人物。
就是這樣一隊金軍,在接近東京城方向時遇到一隊人馬,為首者居然全身披掛,馬都有半甲。
還是女將。
探馬首領當即就臉紅了……
就像完顏宗雋·訛魯觀得了趙串珠。
征服感爆棚!
當時這隊探馬就準備銜尾直追——百人之下野戰中,宋人遇到金軍還沒有敢迎面而上的。
可惜這個探馬首領算錯了,來人正是梁氏,帶著離子隊趕往萬歲山,因為她不知道紅刀已經被宗澤扣押了,美其名曰抗金守東京。
離子隊擅長步戰三才陣,馬戰打金軍那是笑話。
技擊能力在騎兵野戰中并不占優勢,馬術和射術才是。
可那又怎樣?
她們的馬是南方馬,對方的馬是草原馬,就算對方手里沒有弓箭你也玩不過對方。
韓世忠繳獲的蒙古馬拿出來一些賣到客軍,每一匹都是天價,軍資和補恤都有了。沒錯,此時的韓家軍還沒有成型,但是補恤卻已經在韓世忠考慮范圍之內了。
而且了,金軍手里能沒有弓箭?
人手一張好不啦。
草原上牛筋都那去了?
可惜,兩隊相遇時,見對方女將迎面沖來,探馬首領下了一個命令,不許射死女將。
“嘭!嘭!嘭!”
那就是其他人可以射死咯。
僅一輪騎射,離子隊永遠的失去了近十號隊員。
梁氏的心里在滴血,可是只能緊咬牙關硬沖。
因為這里面存在一個慣性,金軍大勝在握的時候,不喜歡硬碰。
如果勢均力敵,金軍血勇方起,也許還有可能沖一下,而不是游戰射箭。
賭的就是對方想大獲全勝,一個不想死。
梁氏賭對了。
雙方正要沖撞在一起時,金軍忽然略偏馬頭絲滑轉向。
金軍從北往南來,右轉向東京城。
梁氏當機立斷,也是一個絲滑右轉向,箭頭卻指向萬歲山。
金軍探馬想要大獲全勝,梁氏則不想再死人了。
于是雙方擦肩而過,近距離照面,有的金軍臉上的米渣都能看到。
兩隊錯過之后,金軍再想調轉方向就需要一個時間了,。
等他們調整好方向,梁氏已經到了一里地開外。
“追!”
探馬首領被耍,一時間大怒。
可惜,他第二次下令,不許射箭。
上次是不許射女將,這次是不許射箭。
于是兩隊人馬逐漸靠近萬歲山,梁氏離子隊居然再也沒死人。
“展旗?!?
策馬狂奔的梁氏忽然下令。
哪里是展旗,是求救呢。
已經可以看到連綿不絕的大營了,雖然不知是何人大營,但肯定是宋人。
兩萬人的大營,連綿三五里實屬正常。
可惜,王善有令,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準出柵欄。
是的,就是王善建立那一套,在野外防備騎兵的物什。
同樣,柵欄防金軍長驅直入王善中軍營,當然也防梁氏。
梁氏久經戰陣,一看營前這鳥樣就知道不能沖,立即拐馬往萬歲山上跑。
正常來講,這是找死,差不多何處青山不埋骨的意思。
可是現在萬歲山上有人不是,紅刀宣姨都在,說不得就被救了呢。
……
“大將,下令炮兵準備吧?!?
戰場瞬息萬變,謝芳演也顧不得地位規矩禮儀了,山坳是高處,今天又是晴天,下面的情形看的一清二楚,一追一逃,追的是金軍無疑,逃的是宋人。
李大正猶豫了,他可沒有謝芳演臨機應變的本事。
“就這點人馬值得我們開炮嗎?一開炮豈不是暴露我們的火炮?”
他還想著給金軍來一下狠的,最好完顏宗弼·兀術親自到陣前,然后被火炮一下炸死。
謝芳演猜到他的心思,頓時又好氣又好笑,完顏宗弼·兀術那么大一個帥,帶領數萬大軍,他會親自到陣前?
于是哄他一哄,“大將,王善會派兵攔截的,保準一個都跑不了。”
正奇相合!
兩軍對壘,絕不能投機取巧,那么問題來了,火炮兵和長矛兵,到底哪個是正哪個是奇?
謝芳演堅決的認為是長矛兵。
目前來講確實是,除非他們把炮安在船上,可以獨立一部。
可是謝芳演的認知存在信息差,即陳謙的供給火炮速度,和陳謙牌火炮發射速度及射程。
一千步左右對金軍來說那還叫事兒?
正經是趕緊速射,射完了二踢腳立即歸陣迎接金軍。
如果萬歲山火炮射程能達到十里,那就另說了,可惜陳謙表示臣妾做不到也,弄出在沙盤里能打十里的二踢腳應該會犯法吧?
陳謙對這些沒興趣,因為他也存在信息差,根本不知道沙盤里宋人對陣金軍的具體情況,只能任由李大正和五校在戰陣中慢慢摸索。
反正他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李大正猶豫數息,最終還是選擇聽謝芳演的,再猶豫,金軍就到眼前了,還打個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