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出生后,母親請了一個算命先生,掐指撲卦,說妹妹犯了水心,遇水會有不測,需要認一位官娘來化解這一厄運,母親深信不疑,對算命先生的囑辭,唯命是從。
母親把妹妹認官娘的事列為諸事中的重中之重,是她身上頭等大事。對于官娘的人選,母親心中有譜,其它人是不知道的,遴選誰,母親在仔細觀察。
大沖村的汪醫生進入了母親的視線。
汪醫生實際上是生產大隊的接產士,我們那稱她接生婆。她有小學文化,算是村里的知識份子了,那時候文盲多,多數人不識字,能讀上小學畢業,就算叮噹噹了,汪醫生小學畢業,被鎮衛生院選中培訓為鄉村接生員。汪醫生經過培訓,很勝任這份職業。
汪醫生中等身材,皮膚白嫩,圓臉唇薄,大眼柳葉眉,生得漂亮,常常面帶微笑。
汪醫生作事認真細致,毫不馬虎,生產大隊里的產婦生子都會去請汪醫生接生。凡經汪醫生接生的產婦基本上是安全的。
不過有一次汪醫生在我們村為一位產婦接生還是嚇得魂不附體,黑汗長流。那位產婦從深夜臨產,到第二天早上都沒見嬰兒出盆,難產了。產婦已經精疲力盡,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頭發都是濕漉漉的。再也沒力氣產子了,急得汪醫生不知所措。
村里有仙娘婆,說產婦有產后鬼附體,產子有危險。于是提來一面大銅鑼,在產房里用木錘猛敲,銅鑼聲發憒震耳,沒多時,小孩竟然出來了,發出了來到人間第一哭。村里有些不信鬼的人,給了這一現象賦予了合情合理的解釋,那就是鑼一響,產婦即興奮緊張,神經肌肉即興奮收縮,宮縮有力,小孩自然而出。
汪醫生對這一說法也予以了肯定。
汪醫生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生沒有生育子女,很想找一位小孩作為自己的官兒或官女,這一信息被母親捕捉到了,母親找到了汪醫生,說要把妹妹認她作官娘。倆人一聊,完全合拍,從此妹妹就是汪醫生的官女了,汪醫生就是妹妹的官娘了。
汪醫生對妹妹可好了,視為掌上明珠,逢年過節,汪醫生都會買些新衣服給妹妹穿,每次在外面接生收到的紅蛋米粑都會送給妹妹吃。
汪醫生與我大娘住在一個村莊,每年春節,我們去大娘家拜年,汪醫生都會把妹妹接到她家,拿些餅干糖粒子葵瓜子豆油餅往妹妹口袋里塞,塞得滿滿的。還會作一歺豐盛的飯菜招待我們。那時候我最愛吃汪醫生家的淹菜蒸扣肉和香菜麻辣豆腐。汪醫生熱情好客的舉止令我敬佩不已。
盡管汪醫生非常疼愛妹妹,可妹妹的態度卻截然相反,對汪醫生不親昵,對汪醫生冷冰冰的,甚至有些反感,從沒去叫汪醫生一聲官娘,可汪醫生一點也沒有去計較,始終把妹妹視為己出,當作親生閨女。有時,我看到妹妹對汪醫生的那冰冷的表情又看看汪醫生熱情和善良,心里都過意不去,有些難受。
妹妹的官娘,汪醫生,我給她的評價是:高風亮節。有詩可云:破土凌云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后來妹妹對汪醫生的態度改變了,在汪醫生高壽仙逝時,妹妹在她的靈堂,失聲痛哭,喊出了一聲從來沒有喊過的官娘。這一聲,盡管來得遲了點,但是那種對汪醫生尊敬的親切之情一點也沒有遜色,可以說是她對她的官娘汪醫生英靈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