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徐降,月亮在天邊升起,朗朗清輝,灑上大地,眼前仍然明亮如晝。
大人小孩已經(jīng)排排坐在村前坪中,通往村里的石塊路上,借月光銀輝,鄰村的鄉(xiāng)親,正往村里大坪快步趕來。
一場皮影戲就要在村里開場了。
皮影戲是一種民間藝術,用獸皮或紙板做成人物或動物剪影,用以表演故事,表演戲劇。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縱影人,用流行的曲調(diào)演唱,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皮影戲流行范圍極為廣泛,形式多種多樣。皮影戲具有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tǒng)特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來村里演唱皮影戲是外公和他的團隊。
皮影戲臺由兩個拌稻谷的戽桶拼成,戽桶上由數(shù)根定型木條架成小屋,四周用布圍著,頂上罩著一個曬作物的大藍盆。演唱皮影戲的藝人們在小屋里發(fā)揮各自的技藝。
觀看皮影戲的人們在坪中擠得滿滿的。一陣鑼鼓鎖吶器樂聲,掀開皮影戲的序幕。鞭炮聲合著器樂聲,響徹山村的夜空,宰時,整個村莊熱鬧非凡。
族長趁著開場鑼鼓暫停之際,宣讀封山公約。主題是禁止所有人進山亂砍亂伐,保護草木森林,禁止所有人進山亂捕亂捉,保護野生動物。
一個村莊居住的就是一個家族,家族有一座祖山,里面葬有許多祖墳,需要樹蔭護著,各位祖仙才能靜逸安祥。祖山長十里,高十丈,有樟樹松樹桂花樹,還有各種權木花草,有野貍野雞黃鼠狼,還有其他野生動物。
長輩們認為,要構(gòu)成村里人與自然和諧,就必須封山護林,保護野生動物。那時,有些人不守村規(guī)民約,對祖山樹木亂砍亂伐,對祖山野生動物亂捕亂殺。
村里王麻子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六一年五月的一天,王麻子發(fā)現(xiàn)祖山竄來了一頭野生山獐子,他帶上自制的土火銃,裝好土銃藥,塞滿細小鐵蛋子,躲在墈背下,等待野生山獐子出現(xiàn)。野生山獐子原以為人是和諧的,不會傷害自己,也就毫無顧忌地在祖山尋找自己的食物。沒想到,山獐子剛爬上祖山一個小坡,只聽到砰的一聲響,就一命嗚呼了。王麻子對自己的銃法十分滿意,打一個準一個,這不,野生山獐子就被他一銃擊中了,他從墈背爬上山坡,把山獐子背回了家。
野生山獐子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人把王麻子銃擊山獐子報告了公安派出所,王麻子也就進了派出所,在里面蹲了十五天才出來,還罰了款。
在祖山用銃擊殺山獐子已違反了村莊的村規(guī)民約,是要受罰的,處罰方式是出錢請演一場皮影戲,并在戲中認錯以警示他人。
王麻子從派出所出來沒三天,就把外公這幫藝人請來演皮影戲了。皮影戲演唱中途,王麻子哭泣著站在戲臺一角檢討著,自己沒有遵守村規(guī),執(zhí)行民約,在祖山銃擊山獐子,是違法行為,望大家以此為戒。
觀看皮影戲的左鄰右舍,異村它莊的人們都知道了祖山已佈封令,也不敢隨便入山胡作非為。
皮影戲仍在繼續(xù),人們歡聲笑語的浪潮一波接上一波。呈現(xiàn)著“月明星燦長夜輝,皮影娛樂伴戲迷”愉悅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