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寶鈔濫發
書名: 大明永樂,從教導皇孫開始作者名: 洋芋燉粉條本章字數: 2441字更新時間: 2023-09-14 18:52:12
朱瞻壑見到傅先生如此,已經知道接下來傅先生所說之事極為重要,當即也坐直身體,認真聆聽。
而在隔壁的夏原吉此時聽聞對方這么說,也同樣坐直了身子。
現在他已經收起了輕視的念頭,沒有功名,卻有著如此獨到的見解,這可是稀有人才。
這種人才即使在戶部也不多見。
夏原吉頓時想要將隔壁這人收入戶部。
要知道,如果想要進入戶部,無非就三種形式。
其一便是科舉制,科舉制度自不必多說,能夠考中的,都是大明的佼佼者,即使一開始對于戶部的政務不甚了解,但是也很快能夠掌握。
其二便是歲貢生。即使挑選府,州,縣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進入國子監讀書,完成學業既可進入各部各司熟悉政務與工作流程,如果最終考核通過,則會等待補缺,如果不通過的話,就會重回國子監學習。
不過,重新回爐的那是少之又少,畢竟算得上大明的最高學府,選拔的人同樣乃是大明的佼佼者。
其三便是薦舉制,在當初太祖皇帝停辦十年科舉之時,所實行的便是薦舉制,不過隨著重開科舉,薦舉制的主要地位逐漸被科舉所取代,不過現在依然是一個官員的重要選拔途徑。
雖然隔壁的這個年輕人前面兩條路似乎走不通,但是可以走薦舉這條路。
光是憑借他沒有進入戶部就有此學識,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說不定可以做到戶部侍郎,努努力尚書之位也不是不行。
就在夏原吉打算招攬傅林之際,道衍同樣聽到了傅林的話語,他睜開眼眸,端起桌上的茶水輕啜一口。
他知道重頭戲來了。
“關于大明通行寶鈔的最大缺陷,就是寶鈔濫發。”
道衍聽聞傅林提起寶鈔濫發,不由得向一旁的戶部尚書夏原吉問道。
“夏尚書,目前大明通行寶超發幾何?!?
聽聞道衍大師如此詢問自己,夏原吉也不敢有所隱瞞,畢竟誰都知道道衍后面是大明皇帝朱棣。
“具體數額并不知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遠超大明數年的賦稅?!?
道衍聽完神色一凜,沒想到竟然如此嚴重,這樣看下去肯定不能重啟大明通行寶鈔。不然大明危矣。
就在道衍思考之際,隔壁傅林的聲音還在一刻不停地透過墻壁傳到他耳中。
“從北宋的交子到金,元的交鈔再到現在的大明通行寶鈔,都沒有在發行數量上嚴加控制,致使紙鈔最終泛濫成災。”
“其實,在北宋初期,規定了一系列的法規和政策來限制發行數量,每界發行一百二十六萬貫,與之相匹配的準備金占到發行量的三成,這個倒是正常現象?!?
“但是像所有法令后期都會失效一般,宋仁宗年間,益州交子務在山西發行六十萬貫交子,開始沒有準備金。
《宋史·食貨志》載,宋哲宗紹圣年間“界率贈造,以給陜西沿邊糴買及募兵之用,少者數十萬貫,多者或至數百萬貫,而成都乏用,用請印造,故每歲書放亦無定數。”
“從那時開始,宋朝就開始了無限量的印刷,而一旦脫離了準備金,那么交子最終的命運也會與大明通行寶鈔一般,變相從百姓手中斂財,使得紙鈔徹底喪失信用,百姓們都不愿使用。
“如果是小朱你,見交子不被百姓認可,又會如何。”
“先生,既然交子不被認可,就像大明一般唄,用銅錢,銀子多省事?!?
聽聞朱瞻壑的話語,夏原吉深表贊同,他之前雖然考慮過一系列方案,倒是都被他否決了。
那些方案要么會影響大明的根基,要么因為國庫空虛而無法實施,就這么維持原樣其實還不錯。
“小朱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隔壁的道衍聽聞傅林這話頓時眼前一亮,雖然隔壁的這位傅先生說的這句話看上去樸實無華,但是仔細深讀,卻是有大智慧在其中。
“要知道,宋朝自推出交子之后,朝廷的購買能力直接翻了3倍,這是什么概念,如果說國庫中今年有二千萬貫,那完全可以當成八千萬貫使用,那豈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你現在又要讓他們回到以前的那種苦巴巴的日子中,換成你你愿意啊?!?
朱瞻壑神情一滯,自己肯定不愿意。
“那先生,當初宋朝又是如何處理百姓不信任交子之事呢?!?
“他們將交子換了個名字,改為‘錢引’,不過這是換湯不換藥,一旦嘗到了不用準備金的好吹,那他們可不會管下層百姓的死活,只會變本加厲。
宋徽宗元年,將交子務改成錢引務,較宋仁宗時期一界的發行量超過二十倍,當初一界發行一百二十萬貫,宋徽宗時期直接二千萬貫。沒有準備金,使得錢引的價格一損再損。
“《宋史》中記載‘不蓄本錢而增造無藝,至引一緡當錢十數’,說的就是那時候一貫錢引就值幾十文錢,是不是和現在的大明如出一轍。”
朱瞻壑頓時呆呆的矗立在原地,說不出話。
沒想到宋朝經歷的事情大明又經歷了一遍,而且看起來似乎比宋朝更加不堪。
人家好歹堅持了百年,紙鈔才近乎瓦解,大明現在可是三十年還沒到,就已經走完了宋朝百年的路途。
朱瞻壑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神色。
“不要以為宋朝如此下場只是一個個例,當初與宋朝對峙的金朝,同樣因為寶鈔濫發而深受其害?!?
對于金朝,朱瞻壑了解頗多,畢竟作為漢王朱高煦的世子,從小接觸行軍打仗,他當然知道,北方的游牧名族一直是中原的心頭大患。
從漢代的匈奴到唐代的突厥,再到宋代的金,元的知識,他都有所涉及。
“當時的金朝,見宋朝的交子有著如此的神效,緊跟著發行了自己的紙鈔,交鈔。
和北宋有著成熟的經濟制度不同,金朝的經濟制度那是一團糟,前期有著宋遼兩國的資產,倒也能揮霍,到了第四位皇帝完顏亮時,金朝陷入了錢荒,朝廷手里沒錢。
這完顏亮就推出貞元交鈔,后來便是一發不可收拾。從完顏亮至金末金哀宗,不到八十年的時間里,金王朝一口氣發行了七種紙鈔。而且只發行不回收,每一種紙幣都是無限期流通,等于是一茬茬從民間“割錢”,割韭菜都沒有這么快?!?
“小朱,你知道一張大餅在金朝末年價值幾何?幾萬貫紙鈔!。”
朱瞻壑臉上露出了驚疑不定的神情,他想到了現在的大明通行寶鈔,雖然價格與發行之初相差甚遠,但是一貫大明通行寶鈔還是能買幾張大餅的。
不過如此下去,豈不是也要像金朝那般。
“作為后來者的元朝,吸取了宋金的教訓,前期確實小心翼翼,使得紙鈔價格穩定,但是他們的統治者對于經濟一竅不通,加之中后期財政混亂,動不動就印錢,最終元末糧價是元初的千倍以上。
朱瞻壑聽著傅林所說的關于前朝的各種密幸,嘖嘖稱奇,但是想到大明似乎就要步上他們的后塵,頓時他的臉上就充滿憂愁之色。
“從以上這些朝代的經歷可以看出,寶鈔濫發只會帶來一個結果,那就是通貨膨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