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按照楊之言的軍令,楊彥新親自率領左右二營向北開拔,目標直指樂會縣城。
考慮到張安對樂會縣城略有了解,便讓張安隨軍同行,不過聽命于他的那些投誠兵丁被留了下來,接受系統整訓。
對城中幾家士紳的家產清點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終于完成,萬林親自向他匯報,城中八家士紳一共清點出了白銀九千四百多兩、糧食八千一百余石,以及名貴字畫、陶瓷玉器等能夠變賣折現的奢侈品。
楊之言對這些查抄出來的家產數額有些不太滿意,八家加起來才這么點,如果不是他清楚手下的士兵不會私藏,肯定會以為里面有人動手腳了。
不過他隨后轉念一想,倒也能解釋得通,這瓊州地處偏遠,萬州更是窮苦之地,這里的士紳相較于百姓或許過得十分滋潤,可要是放到海峽對面的大陸,和大陸的士紳相比,就算是鄉下的鄉紳都可以輕蔑的稱呼他們為土包子了。
根據他身邊的幕僚王鑫所說,在清軍到來之前,他們這幾家士紳的家產要比現在更多,但隨著清軍入主瓊州,以及禁海令的頒布,不僅百姓的日子變得貧苦,他們這些士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就拿前幾年來說吧,前幾年西邊內陸的黎人聚眾鬧事,兵鋒一度打到萬州城外,萬州營奉命平亂,在出兵之前那萬州游擊李友林和上任知縣抓著這個機會瘋狂敲詐勒索本地士紳,要他們交出大量的錢糧來作為所謂的“募捐”。
大戶們被強行勒捐,雖然一個個都不大情愿,但也只能忍痛割肉,花錢買平安,誰讓他們這里天高皇帝遠的,又沒有后臺,除去忍著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而那些被勒捐上去的錢糧的大頭則是由萬州游擊與知縣“五五分賬”,剩下的一點油水才能流到底下的兵丁手里,經過那次平定黎亂以后,知縣直接花重金買通上頭,調到他處,才有了萬林調到這里上任的機會。
言歸正傳,從八家士紳家中還查收了大量蓋有官府印章的田畝地契,足足有兩萬三千六百余畝之多,從縣衙里登記的全縣耕地面積看,差不多占了總面積的一半。
另外在城外的農莊里,還有耕牛四百零一頭、豬五百多頭、山羊七百余頭、雞鴨鵝共計一千二百余只,拋開豬羊雞鴨鵝等牲畜不談,平均每頭牛需要耕種差不多六十畝田地。
全部的收獲加起來,明軍就跟過了年一樣,耕牛是不敢動,但豬羊和雞鴨鵝這些牲畜倒是可以隨便吃的,再加上之前士紳主動捐獻的那些,楊之言當即決定從今天開始,每天殺豬宰羊改善軍隊伙食,提高將士們的營養體魄之余,也能提高軍中士氣和凝聚力。
聽了楊之言的決定,萬林心中不禁感慨起他的慷慨和大手筆,這年頭當兵不就是為了吃飽飯嗎,要是還能每天供應葷腥,就算只能吃上一口肉,也足以吸引大量的百姓前來投軍了。
心中感慨著,他又繼續匯報起另外一件事:“總鎮,八家士紳名下的田畝眾多,受其庇護的佃農也同樣不在少數,而且因為官府統計丁口向來不會將佃農一塊統計在內,所以士紳倒臺以后,受其庇護的佃農該如何處置,反而成為了一個問題?!?
楊之言還是第一次聽說佃農居然不在官府人口普查的范圍內,他怔了一下,思緒飛快轉動起來——如果佃農不在人口普查的范圍內的話,那么這一塊隱形人口在全國都肯定是一個大數目。
也難怪他前世在網絡上看到晚明官府的官方人口記載和后世專家評估的不同了,如果將不在統計范圍內的佃農加起來,明末人口超過一億應該也是可能的。
“現在查獲的佃戶人口有多少?”他迅速回過神來,詢問道。
“還在清點?!比f林回答道,“不過,估計最少也不會低于千人。”
說到這,他的表情略顯古怪,不時瞥向站在一旁的幕僚王鑫,道:“如果士紳在作亂時將佃農也動員起來,肯定沒辦法那么容易就被平定。”
楊之言微愣,很快反應過來,笑著說道:“他們的佃農都在城外農莊,我又將左營調到城外,那些士紳就算想要動員佃農鬧事也只會被雷霆鎮壓,這有何奇怪的呢?”
他說完,王鑫就連忙出聲附和:“總爺所言不錯,更何況一開始他們的目標就是直接拿下縣衙,彼時城門宵禁緊閉,無法聯絡城外,就算佃農作亂,也是鞭長莫及,無力約束?!?
萬林沒有接話,他拱手說道:“總鎮,佃戶于收繳田畝都需慎重處置,下官倒是有一個想法。”
“說。”
楊之言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收繳上來的田畝皆為已開墾過的良田,無需費力開荒,不妨劃出部分作為軍屯,以兵卒開墾,充實軍糧,其余田畝設為民屯,以原佃農及無地流民開墾。
與自行開荒的百姓相比,民屯需正常繳納賦稅,不過也可根據不同標準收取賦稅,例如借用官家耕牛,從收成中收取六成,而不借用官家耕牛,只收取四成即可?!?
說完,他頓了頓,先觀察了一番楊之言的表情,見他表情不變,一時間有些摸不準他的看法,但還是繼續說道:“耕種三至五年后,也可將農夫耕種的田地分給他們,不可買賣,以此將百姓套牢在田地中,有田可耕,百姓也會支持王師。”
萬林這一番話下來,聽得楊之言內心暗自贊成,這和他的想法大致相同,不過和他的想法中的一些細節有些出入。
他本來是想按照田地的等級進行收稅,上等田、中等田和下等田都有不同的收稅方法,不過相較于萬林的那一套還是有些復雜,在缺少專業的基層小吏的情況下會有些理想化。
楊之言點了點頭,道:“此法可行,不過無需設置軍屯,全部辟為民屯即可,百姓耕種五年后可由官府授予所有權,發放地契,但不能售賣?!?
楊之言構思中的軍隊是完全脫產的常備軍,軍屯雖然能夠解決軍糧的問題,但是對于軍隊的戰斗力還是會有影響,因此他毫不猶豫就否決了軍屯這一套。
見楊之言直接否決了軍屯,萬林張了張嘴想要勸說,但見他堅決的目光,還是閉上了嘴,只是行禮答應下來。
-----------------
萬寧縣志關于耕地總面積的最早記載是在乾隆二十七年(1750年),當時全縣有七萬多畝耕地,放在將近一個世紀以前的康熙年間,八家士紳加起來擁有兩萬多畝耕地應該不算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