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鍛體,觀想,引導,讀書
- 儒雅隨和的我懟人成圣?
- 我真沒馬甲
- 2307字
- 2023-09-03 18:00:00
“讓他兩個進來。”
元圣皇帝揮了揮手,正襟危坐。
監正與國師這二人,和其他大乾臣子不同,元圣皇帝都收斂起之前的隨意。
“喏!”
曹公公趕忙應聲,小步快走出門。
片刻之后,兩個身影聯袂進殿。
這兩人一進來,養氣殿中空氣頓時氤氳起來。
無論是監正,還是國師,身影都如有霧氣繚繞一般,看不清楚,連帶著元圣皇帝的身影也有些朦朧。
對此,曹公公卻是見怪不怪。
除開陛下之外,這兩位重臣,就是大乾帝國所有權力的最中心。
不僅僅是權力,修為方面,也同樣如此。
大乾監正自不必提,那可是太上皇托孤重臣。
而大乾國師同樣超然,出自儒家王脈,甚至一度被尊為亞圣!
“陛下,臣于觀星臺夜觀,見近日天衡星動,望南搖曳,乃我大乾國運異動,事及望南,料想關乎文道長河,于是請國師一同面見陛下。”
朦朧霧氣中,大乾監正聲音傳來。
“哦?國運之動,且關乎文道長河?”
元圣皇帝開口,聲音聽不出悲喜。
“回稟陛下,確是如此。文道長河久寂,近日卻有異動,料想即是因此牽及望南。我大乾國運,可能因此波動偏移,需要重新測算。”
大乾國師聲音鏗鏘有力。
“準!”
片刻沉默后,元圣皇帝聲音響起。
…………
刑部。
刑部尚書房應雄立于案前,提筆沙沙書寫。
“就這些了,差人拿去辦了吧。”
上下檢查幾遍之后,房應雄方才放下筆。
這是剛才養氣殿上,元圣皇帝交待的事宜,關于牽扯到駙馬案者的處理決策。
處理完上命之后,房應雄回憶起方才養氣殿中的情景。
“顏仲卿此人……似乎有意在遮掩什么?”
房應雄微微瞇起雙眼。
剛才,顏仲卿的表現超出他意料。
雖然對方修為只有武道四品,但卻讓他都有些看不透。
養氣殿上,元圣皇帝有問,顏仲卿對答如流,顯然證據準備得極其充分。
可此刻下了朝堂細細想來,卻是略有蹊蹺。
雖說北鎮撫司職責就是監察百官,但證據確鑿之下,又何必多此一舉,搞出一出擊鼓鳴冤?
“鍘美案,教坊司,登聞鼓……文道長河!”
房應雄目中精光流轉。
他出身儒家王脈,如今身居刑部尚書,是王脈這一代最出色的幾人之一。
而就在不久之前。
儒家文道長河突然波動,引得四方注意。
儒家王脈,自然也在其中!
根據幾位王脈泰斗測算,這文道長河波動,與寫出《鍘美案》的那位,極有可能有所關聯!
“難道說,問題出在這里?顏仲卿所想遮掩的,是事關此人的部分?”
想到這,房應雄心頭一震。
他修為并不比官位低,已至儒道二品,抬頭早已可見長河。
儒家的文道長河,已經沉寂無數年,近日卻突然波動。
他儒家王脈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
盡早尋到引長河波動那位,對儒家王脈才是最關鍵!
“這人……與北鎮撫司,顏仲卿有關?”
房應雄凝眉思索,卻是又想到殿上指證的李觀棋,對方身上便有文氣加身!
不過念頭只是一轉,便被其否決。
若寫出秦香蓮鍘美案的是這李觀棋,那顏仲卿還不將其藏的嚴嚴實實,怕兩脈之爭再波及到其。
還會將其主動推出?
說不準這李觀棋,就是他故意推上來,吸引別人目光的,以此作為掩飾。
想到這,房應雄的眉頭更加緊鎖,似乎回憶起什么不好的事情。
…………
另一邊,北鎮撫司。
指揮使的小樓內,只有李觀棋一人,在靜靜等待。
先前三司會審結束,顏仲卿交待讓他先回來。
‘顏指揮使找我,是為那秦香蓮戲本?還是其他?’
李觀棋喝了口茶水,心中思索。
他穿越來就身陷詔獄之中,就只在今天見過對方一面。
而前身在北鎮撫司三年,得見指揮使的次數也寥寥無幾。
畢竟對方是北鎮撫司的頭號人物,而前身只不過是個官品都夠不上的小吏。
就算是自己剛得賞賜,升了總旗,距離北鎮撫司指揮使也極其遙遠。
要說去猜對方想做什么,他也沒什么頭緒。
盞茶功夫,屋中突然有微風揚起。
而后,就見桌案前已經坐了一人,正是顏仲卿。
“那上官麟作惡多端,你以戲本揭發,算大功一件!陛下的賞賜他算,我北鎮撫司內部,還會有一份嘉獎。楊家子,做的不錯。”
顏仲卿開口夸贊。
他坐在桌案前,手里翻看著幾張紙冊,給自己倒了杯茶水。
“多謝指揮使厚愛,承蒙謬贊。”
李觀棋應了一句,規矩見禮。
‘指揮使手中的紙冊,有點眼熟……’
他沒刻意去看,只是余光掃到一眼,一時想不起熟悉感從何而來。
“沒有旁人,不用拘謹。”
顏仲卿擺了擺手,十分隨和。
“老楊近來可好?自他帶你見我,三年不見了。”
顏仲卿隨意問道,目光未離開手中書冊。
他口中的老楊,就是三年前送李觀棋來奉陽的那位將領。
不過,顏仲卿開口,其中卻聽不出打探之意,像是隨口發問。
兩人閑談幾句,顏仲卿突然話鋒一轉。
“李觀棋,你入我北鎮撫司三年,可曾知曉修行之秘?”
說出這句話時,顏仲卿目光方才從書冊上收回片刻,直視李觀棋。
“略知一二,我知道有武道修煉,鍛勁煉體,修煉有成,可開金裂石,不懼刀兵。其他修行法,只是聽過一些,具體并不清楚。”
李觀棋心頭一動。
先前指揮使說的那些,都像是在閑聊。
到這里,才是正題。
“是也,以武修煉最是廣泛,我北鎮撫司典吏,接觸到的大多也都是這一途。”
顏仲卿滿意,點了點頭。
“不過,你攫升總旗試百戶,單知曉這一途就不夠了。”
說著,顏仲卿抬手,信手點出四指。
在他四指之下,有勁氣凝聚,憑空懸浮,形成四幅圖畫。
那是四個小人,姿勢各異。
“如今修行法,主流有四,武,儒,釋,道。”
“武道自不必提,十人修行九人武,無非打熬筋骨,鍛勁煉體,修成體內勁氣入門。”
“釋家修煉,亦有稱佛門,入門須得觀想,觀想得開悟者則可修釋。”
“道家煉氣,以引導術入門,道武之差,在剛入道時并不很大。”
顏仲卿娓娓道來,一一講述。
“儒家修行,則是最為特殊。為讀書,讀圣人言,讀道理書,以讀書入道,修文氣傍身。”
“所謂孕一口浩然氣,口含天憲,下筆定人生死,即是儒家修行。那一口浩然氣,即是文氣。”
說到儒家修行時,顏仲卿突然說得詳細了不少。
“儒家讀書,雖并無限制,但進境速度不一。讀圣人手書,大儒書稿,入道更易,進境更快。”
“李觀棋,以你之見,儒道核心,是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