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概論(第2版)
- 高建平主編
- 16字
- 2024-12-11 17:09:19
1.3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及技術路線
1.3.1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
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研究領域。
1.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發展目標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5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當年銷量約550萬輛,新能源客車銷量10萬~15萬輛,占客車總銷量30%,新能源貨車銷量40萬~60萬輛,占貨車總銷量大于12%,其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新能源汽車銷量的15%~25%。
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80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當年銷量約1400萬輛,新能源客車銷量15萬~18萬輛,占客車總銷量40%,新能源貨車銷量60萬~80萬輛,占貨車總銷量大于17%,其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新能源汽車銷量的30%~40%。
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億輛,新能源乘用車當年銷量約2300萬輛,新能源客車銷量18萬~20萬輛,占客車總銷量50%,新能源貨車銷量70萬~90萬輛,占貨車總銷量大于20%,其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0%~60%。新能源汽車分階段目標和里程碑見表1-1。
表1-1 新能源汽車分階段目標和里程碑

203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將形成自主、完整的產業鏈。自主品牌汽車產品技術水平和國際同步,擁有在全球銷量進入前5位的一流整車企業,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系統實現批量出口,完成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融合風/光發電的智能電網整體聯網的區域試點,換電技術完成較大規模的示范。
2.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目標
到2025年,加快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以大型SUV、公共服務用車的批量應用為主,基于現有儲運加注技術,基于150km的輻射距離,因地制宜地推廣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優化燃料電池系統結構設計,加速關鍵部件產業化,大幅降低燃料電池系統成本。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5萬~10萬輛規模。
到2030年,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大規模氫的制取、存儲、運輸、應用一體化,加氫站現場儲氫、制氫模式的標準化和推廣應用;完全掌握燃料電池核心關鍵技術。建立完備的燃料電池材料、部件、系統的制備與生產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在50萬~80萬輛,氫氣來源50%為清潔能源。
到2035年,突破新一代儲運技術,突破加氫站數量瓶頸,城市間聯網跨域運行,實現百萬輛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階段性發展目標見表1-2。
表1-2 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階段性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