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于希臘薩摩斯島,數學家、哲學家,人稱薩摩斯島的賢人,組織過秘密社團,并以嚴格的戒律進行管理。晚年時,雖然代表著當時數學界的最高水平,卻不為故鄉所接納,只得移居意大利南部。在意大利克羅托內,畢達哥拉斯雖然試圖創立新的社團,卻因卷入政治紛爭而罷手。據說,有人因未能加入畢達哥拉斯的社團而心生恨意,鼓動群眾將其殺害了。
畢達哥拉斯數
從很早以前開始,人們就知道,某些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度的比值可以形成整數比,如3:4:5等。滿足這種條件的數字組合被稱為畢達哥拉斯數,利用畢達哥拉斯數可以推導出下面的公式。

畢達哥拉斯發現了a2+b2=c2
畢達哥拉斯最偉大的發現,就是讓直角三角形的上述規律一般化,不再局限于3:4:5或5:12:13這樣的特殊情況。他證明了三邊長度為a、b、c的直角三角形滿足a2+b2=c2的關系,這就是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叫勾股定理)。

上圖是用多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瓷磚拼成的圖形。數數瓷磚的塊數,你就能直觀地看出a2+b2=c2了。你可能會想,如果是不等腰的一般直角三角形,這個關系還成不成立?
我們可以用如下方法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

上圖為一個小正方形(c2,黃色部分)和四個三角形(藍色部分)拼成的一個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邊長為a+b。經過簡單計算,即可證明a2+b2=c2。
另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
可就在此時,畢達哥拉斯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當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度為1時,它的斜邊長度無法用整數或分數來表示。這有什么問題呢?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所有的直線都是由一個個點構成的,所以線段的長度必然可以用整數或整數之比(分數)來表示。畢達哥拉斯的發現突破了這一點。

破壞規矩者死?
畢達哥拉斯的社團有這么一條規矩,社團內部的發現,不許泄露給外人。據說,如果有人破壞了這條規矩,把“存在不能用分數表示的數字”這個秘密透露給外人,那社團就要把泄密者殺掉。其實,人們意識到無理數的存在,正是從發現“不能用分數表示的數字”開始的。


[1]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整數,叫作互質整數。
死于清規戒律的畢達哥拉斯
在研究音階的過程中,畢達哥拉斯逐漸產生“萬物皆數”的思想,尤其鐘愛1+2+3=6這樣的完全數(見專欄1),即便是進入社團,也要進行數學測試。畢達哥拉斯雖然由于出色的辯論能力收獲了很高的人氣,卻也由于其社團的封閉和影響力之大逐漸遭人排斥。最終,某個未能通過社團考試的人鼓動群眾將他殺害了。還有這么一個傳說,據說畢達哥拉斯在逃亡路上見到了一片豆田,由于社團規定不能觸碰豆子,所以他始終在田邊徘徊,沒踏入豆田,最后被捕殞命。

調查重量不一的鐵錘在撞擊時發出的聲音

調查大小不一的鐘、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在敲擊時發出的聲音
受到鐵匠捶打之聲的啟發,畢達哥拉斯注意到了弦樂器和笛子的音程與振動頻率的比例關系。

用鐵絲懸吊重量不一的鐵墜,調查撥動鐵絲發出的聲音

聆聽大小不一的笛子發出的聲音

見到豆子,別過頭去的畢達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