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識轉債真面目
(一)轉債是一種什么樣的產品
轉債的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顧名思義,是一種可以轉換為股票的債券。轉債與普通信用債的最大區別在于,其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比率轉化為股票(對應的股票通常稱為“正股”)。需要注意的是,轉債產品的轉股權是投資者的一項權利而非義務,投資者既可以選擇行使轉股權而將手中的轉債轉換為股票,也可以選擇將其作為一只債券持有至到期。
一張轉債能夠轉出的股票數目相對固定,在行使轉股權后,其價值相當于以票面金額(即100元)為本金,按照事先約定的轉股價購買股票,并得到對應數目正股的市場價值。因此轉股權的價值本質上可以視為美式看漲期權的價值,這使得轉債價格很大程度上受到正股價格左右。此外,我國的轉債產品通常還設置贖回條款、回售條款和下修條款等附加條款,而這些條款在不同的正股價格水平下會體現出不同的價值,這也使得轉債產品成為一種復雜的衍生品。
總結來看,對于轉債產品的初步理解,首先需要關注四個方面特性:①轉債仍是一只債券,具有定期支付的票息和本金等基本要素;②轉債在轉股期限內可以按照一定規則轉化為股票,從而獲得對應份數正股的價值;③轉債通常具有一些附加條款設定,導致其定價更為復雜;④由于轉股權的存在,正股走勢是決定轉債價格的重要因素。
基于轉債兼具股債雙性的特殊性質,其價格構成可從兩個角度進行理解,見圖1。

圖1 轉債價格的兩種拆分方法
(1)由于轉債的本質是一張含有期權和條款價值的債券,并且可作為普通信用債持有到期,因此可將轉債價格拆分為:以其作為普通債券價值的底價,加上其特有的轉股權和附加條款等價值。在這樣的定價思路下,轉債作為債券的價值通常被稱作純債價值(1),而轉債市場價格高于純債價值的部分,反映的則是轉股權的期權價值,以及贖回條款、回售條款和下修條款等附加條款的價值。
(2)由于轉債在轉股期內可隨時行使轉股權、按照一定比例轉換為股票,因此轉出股票的市場價值(通常稱作平價或轉換價值)可以作為轉債的另一個底價。而轉債市場價格高于平價的部分,則主要反映市場對正股未來上漲空間的預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市場情緒變化,市場給予正股未來上漲的預期隨之改變,轉債市場的供需關系等其他外部因素也會影響這一價差。由此,轉債價格可拆分為依正股價格決定的平價,以及據市場預期等因素決定的溢價兩部分。
理論上,兩種價格拆分思路下,轉債定價會得到同樣的結果,但由于數學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市場預期的不穩定性等原因,在不同的價格水平下,我們往往會選擇誤差相對較小的方法對轉債價格進行拆分和定價。一般來說,當轉債的平價顯著高于純債價值時,采用平價+轉股溢價率的分解思路往往更容易得到貼近現實的結果;而在純債價值顯著高于平價的情況下,采用純債價值+期權、條款價值的思路則更為適宜。具體的分析手段將在后文詳細介紹。
當前,我國轉債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規模增長十分迅猛。截至2020年末,我國存量轉債數量達到378只(不含定向轉債)、總規模(見圖2)5073.9億元,均創歷史最高水平。相對于以往全市場僅有約30只甚至個位數可選標的時期,目前轉債市場中行業分布以及可選標的都得到了極大豐富,見圖3。

圖2 轉債市場快速擴容階段
資料來源:Wind。

圖3 轉債市場的行業分布
資料來源:Wind。
注: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未包含銀行轉債。
對于投資者尤其是債市投資者而言,轉債是重要的收益彈性來源。轉債得益于轉股權帶來的類權益屬性,其彈性顯著超過常規的純債類產品,意味著債市投資者可利用轉債作為間接參與權益市場的工具。同時,相對于權益品種,轉債的價格波動通常小于對應正股,并且還具有純債價值保護等其他穩定特性,從而使得轉債在較長時間周期內有著高于正股的夏普比率,對于權益類投資者而言也可作為一種更穩健的投資選擇。轉債的收益特征與權益品種見圖4。

圖4 轉債的收益特征與權益品種
資料來源:Wind。
對于發行人而言,轉債也是一種較為便捷的融資工具。與信用債相比,由于已經為投資者設置了轉股條款,轉債的融資成本較低,并且在促成轉股后無須償付后續的票息和本金;相對于定增,發行轉債同樣具有審批流程短以及股權稀釋滯后等優勢。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促成轉股,通常需要轉債對應的正股價格上行,因此在價格走勢上,轉債發行人和投資者訴求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