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技術進步賦能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 劉亦文等
- 968字
- 2024-03-28 19:41:15
1.4 本書的創新點
能源技術創新屬于新興的交叉學科研究范疇,是制度經濟學、技術經濟學、能源環境經濟學、計算機仿真、管理學等共同的研究熱點和興趣,本書集中研究能源技術進步的基礎理論問題及其對節能減排和中國綠色經濟轉型的影響機理和作用程度,對技術經濟學、能源環境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創新價值。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中國生態環境治理“全程培育”問題提供理論準備。能源技術進步是一種特定方向上的技術進步,包括所有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技術或管理方式的創新或改進。中國生態環境治理中能源技術進步研究能使能源環境政策工具研究得以深化,能使能源環境政策工具選擇、應用的知識更加系統化,從而形成解決中國能源環境“全程培育”問題的理論準備,實現中國生態環境治理思路由“末端治理型”向“前端預防型”和“全程培育型”轉變。
(2)系統構建出一個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動態演化的理論框架。將能源技術進步的動態演化過程定義為技術內生和技術外生兩個層面以及“自主式”效應、“干中學”效應和“巨人肩膀”效應三個維度分布的初級、中級、高級階段。
(3)本書從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相結合的分析視角,系統分析能源技術進步對中國能源—經濟—環境系統的影響機理和作用程度,提出未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的政策方案,為中國能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相關政策理論的制定提供一個系統的思想和窗口,為建立基于數學推導的、科學嚴謹的、符合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規范的能源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奠定基礎。
(4)CGE模型由于其嚴格的理論基礎、多部門聯系、價格內生等優勢,已成為能源環境政策模擬和分析的標準工具之一。但受經濟體制、數據等條件制約,基于中國經濟和社會特征來全面動態測度能源技術進步對宏觀經濟變動、產業發展、能源節約環境保護的長期性影響效應研究尚不多見。本書構建一個“新常態”轉型期特征的動態環境CGE模型,仿真研究中國綠色發展過程中能源技術進步對中國能源—經濟—環境系統的影響效應,可以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不僅有助于提高相關政策決策的科學性,還有助于提升我國能源環境經濟政策理論的研究水平。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05(002).
[2]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區域空氣質量綜合控制體系研究[N].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