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能源技術進步理論基礎及其范式變遷

大量的理論研究和經驗資料使我們認識到,經濟的發展是由要素的投入和技術進步共同推動的。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科技進步和創新成為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主要途徑和方式,技術創新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縱觀全球,許多國家把強化科技創新作為國家戰略,把科技投資作為戰略性投資,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發展前沿技術及戰略產業,實施重大科技計劃,著力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從長遠的角度看,技術進步才是經濟可持續性增長的推動力量,是經濟增長不竭的源泉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們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p>

江澤民同志曾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他還在《論科學技術》一書中指出:“我們必須把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促進生產力發展的質的飛躍,擺在經濟建設的首要地位”“必須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生命力”。胡錦濤曾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力量。創新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動力,是促進現代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力量。習近平同志對中國科技創新進行了權威指導,他說,誰牽住了科技創新的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他還指出,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在于創新,各類企業都要把創新牢牢抓住,不斷增加創新研發投入,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培養創新人才隊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國務院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面對國際新形勢,我們必須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把科技進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笨梢妱撔?,尤其是科學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經濟、增強國力的戰略性選擇。

為促進中國經濟增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三者協調發展,各領域學者和實務者對此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目前,學術界和實務界普遍認為,開發與采用先進的綠色生產技術是實現資源、經濟與環境系統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史丹和張金隆,2003;李廉水和周勇,2006;廖華等,2007;魏艷旭等,2011;何小鋼和張耀輝,2012;張同斌和宮婷,2013;鄭麗琳和朱啟貴,2013;王班班和齊紹洲,2014;楊騫和劉華軍,2014;何小鋼和王自力,2015;陳曉玲等,2015;周五七,2016)。實施創新驅動,推動能源技術進步已成為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乌拉特前旗| 石家庄市| 清徐县| 宁德市| 榆中县| 磴口县| 安福县| 昌乐县| 广元市| 于田县| 左权县| 图们市| 高邮市| 胶南市| 长岭县| 禄劝| 甘孜县| 平塘县| 东平县| 平远县| 随州市| 南汇区| 黄平县| 焦作市| 南皮县| 红原县| 平湖市| 大悟县| 肃南| 长汀县| 名山县| 那坡县| 廊坊市| 江山市| 垦利县| 四川省| 静海县| 沂水县| 稻城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