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2 本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采用文獻梳理—現狀分析—理論建模—政策模擬—機制優化的基本分析路線,以證據收集、事實歸納、規律總結和決策建議為基本研究脈絡,研究能源技術進步理論內涵和外延,從理論上明確能源技術進步的政策內涵、影響因素、目標定位、績效測評等體系框架,系統分析能源技術進步對經濟主體行為、綠色技術激勵、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減排量、節能減排效果、宏觀經濟影響、社會福利影響等效應的影響,揭示能源技術進步對能源—經濟—環境系統的影響機理;構建一個“新常態”轉型期特征的動態環境CGE模型,仿真研究中國綠色發展過程中能源技術進步對中國能源—經濟—環境系統的影響效應;結合實證研究與動態模擬結論,基于能源技術進步探討中國綠色經濟轉型的戰略目標、可行路徑、優先領域和保障措施,進而提出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政策組合工具,以期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本書研究技術路線如圖1.1所示。

首先,本書的研究方法是目前數量經濟分析的標準、前沿和核心方法,具有多種案例下成功的應用范例,并且其研究和應用仍然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其次,本項目需要的資料和設備等研究條件均比較成熟,已經在模型構建、計算能力和政策模擬等方面具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再次,本項目是在相關項目基礎之上的新學習、新認識和新思考,關鍵問題均是研究者從重大現實經濟社會問題中提煉出來的,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最后,本項目雖然是可計算一般均衡理論以及能源環境政策理論當中復雜和前沿的選題,但由于研究重點突出、方法靈活、問題具體,因此能夠實現預期研究目標并獲得重要的經濟政策啟示。

圖1.1 本書研究技術路線

本書將采用以數理經濟學為基礎的規范分析方法和以經濟計量學為基礎的實證分析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將理論分析和實際應用相結合,采用文獻梳理—現狀分析—理論建模—政策模擬—機制優化的基本分析路線,以證據收集、事實歸納、規律總結和決策建議為基本研究脈絡。本書采用的具體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規范分析與系統分析相結合。本書將利用數理模型和能源環境經濟學理論,結合運用現代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學的方法,探討能源技術進步作用于中國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的理論推導和動態計量問題,從而進行系統的證據分析、事實發現和規律獲取。

(2)實證分析與仿真分析相結合。本書將綜合運用參數結構變化特征的空間計量理論和實證研究方法等現代計量經濟的前沿理論方法實證分析能源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影響,運用動態CGE模型仿真研究中國綠色發展過程中能源技術進步對各經濟主體的沖擊以及這些反應相互間的作用程度,定量測度和刻畫能源技術進步的作用機制與傳導機理、有效性與穩健性,從中歸納出重要的典型化事實,并以此作為中國綠色經濟轉型的基礎。

(3)比較分析與個案研究相結合。比較典型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能源技術創新的政策、模式與實踐,供中國能源技術創新借鑒與參考。對國內生態環境治理先進省份和落后省份能源技術創新的應用現狀進行實地調查分析,使得本研究在數據的可靠性、資料的翔實性等方面取得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水富县| 会昌县| 乐至县| 理塘县| 金溪县| 蓝山县| 碌曲县| 保定市| 林西县| 永吉县| 固始县| 公安县| 阳春市| 汕头市| 阜新市| 冀州市| 平山县| 九龙县| 南安市| 罗城| 静海县| 长顺县| 新野县| 高淳县| 紫云| 施甸县| 保靖县| 鄂托克旗| 江孜县| 丹巴县| 稷山县| 钟祥市| 云霄县| 京山县| 姚安县| 石楼县| 阜南县| 彰化县| 新密市|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