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5 能源環境經濟分析建模理念與相關模型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全球氣候變化與能源環境問題是威脅到人類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生態環境治理已成為各國政府的核心議題。近年來,國際社會圍繞減少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生態環境治理、促進經濟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已經采取了諸多舉措,并定期對這些政策的效果進行評價以指導后一階段的政策設計。

能源環境經濟分析模型分為三類:自上而下模型、自下而上模型以及兩者結合的混合模型。這些模型的具體特點及主要應用如下:自上而下的能源與氣候經濟模型主要以應用經濟學模型為主,以市場、價格、價格彈性為主要紐帶,集中刻畫經濟發展、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這類中較具影響力的模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涵蓋氣候變化模塊的綜合集成模型,如Dice/Rice(Nordhaus,1993,2008,2011;Nordhaus & Yang,1996)、MERGE(Manne et al,1995)、PAGE(Hope,2006)、Fund(Tol,1997)等模型;另一種是不涵蓋氣候變化模塊的多區域多部門CGE模型,如EPPA(Paltsev et al.,2005)、DART(Springer,1998)、GTAP-E(Burniaux & Truong,2002)、MONASH模型(Dixon & Rimmer,2002)等。自下而上的能源與氣候經濟模型主要集中在工程技術模型,如Markal/Times(Loulou & Labriet,2008;Loulou,2008)、MESSAGE(Messner & Strubegger,1995;Riahi & Roehrl,2000)、LEAP(Heaps,2008)等。將兩類建模思路進行結合,就產生了混合模型,如NEMS(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2003,2007)和POLES(European Commission,1996;Criqui,2001)模型。

能源—經濟—研究CGE(CE3-LGE)模型作為生態環境治理政策評估模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減排與區域低碳政策評價中具有廣泛應用。利用能源—經濟—研究CGE(CE3-LGE)對環境政策做出評估主要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基于堅實的理論基礎。能源—經濟—研究CGE(CE3-LGE)與新古典微觀經濟理論密切關聯,這一優勢使得建模者更容易根據相關理論判斷模型結果是否合理并對政策的作用機制與影響結果做出基于經濟規律的解釋。二是能源、環境與經濟系統整體協調一致的相互作用機制。能源—經濟—研究CGE(CE3-LGE)的政策評估結果更加綜合與具體,不但可以觀測宏觀經濟整體影響,也可以研究微觀經濟部門層次變化,從而使其計算結果能較好地解釋現象發生的原因。但能源—經濟—研究CGE(CE3-LGE)也存在一系列爭議性問題,如結果依賴大量參數且參數取值不穩健,使得模型結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模型假設過于理想且技術表達抽象,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通常很難實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尤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汉中市| 满城县| 塘沽区| 大冶市| 桂阳县| 五河县| 和田县| 招远市| 荔波县| 锦屏县| 峨山| 铜鼓县| 铜山县| 榆社县| 福贡县| 铜鼓县| 绥阳县| 和硕县| 民勤县| 宜城市| 福鼎市| 新和县| 高阳县| 久治县| 黑河市| 普兰店市| 广平县| 安溪县| 黄龙县| 临澧县| 日土县| 大厂| 嘉黎县| 彝良县| 美姑县| 个旧市| 印江|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