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預測股市的心法
牛頓先生被譽為17世紀物理學的巨人,他發現了令世界矚目的萬有引力定律。而令他遺憾終身的是,他用盡畢生所學,可以計算出天體的運行規律,卻無法準確預知股市中人心的瘋狂。
而我曾準確預測美股第三次系統性風險的來臨,并在2019年通過微信發文預警:道瓊斯指數如遇不可抗拒的風險,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下跌至18000點。
股市趨勢之所以可以被準確預測,完全得益于人類超強的想象力與意志力,以及對世界事件“奇點”的把握。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大膽假設,在對中找錯、錯中糾錯,使大錯化小,讓錯誤無處藏身,便能接近事物的真相。
投資其實是一種修行、一種體驗、一種閱歷,是一個不斷精進的過程。人的境界越高,磨礪得越多,悟得越深,便越能接近投資的真諦,對股市的預測也會越來越準確。倘若僅僅把交易與獲利當作生活的唯一目的,便無法獲取股市以外的快樂。
其實,世界萬象皆源于心的風景。當我們體悟生命的初衷,真誠付出,善待世界,成就他人,就總會有驚喜、有成長、有收獲。
心學的內核
心學,作為一門古老的學派,最早可以追溯至孟子。心學集儒、釋、道之大成,每個時代都有人研究它,促使其不斷發展。其中老子是一位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大師。“上善若水”“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這些都是老子的理念。著名的唐代玄奘大師所譯的《心經》,教育人們心無掛礙,一生行善,了卻生死,到達生命的彼岸。明代的王陽明也是著名的心學大師,他提倡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心即萬物,心學教人如何找到良知,教人做光明之事。我認為它是為人處世的一種至高境界。而本書中所指的“心學”,通俗地講,就是在自信、悔悟與不斷糾錯中,孕育善念和寬容之心,從而戰勝情緒之亂,體悟生命的初衷,堅定信念,創造人與自然萬物和諧之共生。
從更深層次去思考,也就是“心即圓融”。它的主要意蘊是:世上萬物可被看作一個有機整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人生如夢,幻滅無常。而我們的世界又是圓缺不一、時刻變化的,多則必損,圓則有缺,福禍相隨,危中生機。只有用“和”的理念,去融通世界萬物,才會發現我們與宇宙其實是一體的,才會理解世間萬事萬物的聯系都在一個“和”字。故和能生機,和能聚氣,和能交融,和能生虛。更通俗地講,一個人用在漫漫疾苦中修來的一顆平和寬容之心,堅定不移地做與自然萬物相和諧之事,就是體悟了生命的初衷、生命的價值,通達了生與死的意義。
恍然間想起三年前,我曾和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助理江力一起向國學泰斗、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先生問道。我向他老人家講述了我四十年來的所感所悟:養萬物之性,增天地功名,施千秋仁慈,修日月光明。這其實與我現在所研究的“心即圓融”如出一轍。只是時光變遷、人心易老,悔悟當下,我多了幾分慚愧、幾分殘缺、幾分世俗。
心學與股市的交融
本書將我潛心研究多年的“心即圓融”理念,應用到由億萬人心構成的茫茫股海,去探求“股心合一”的至高境界。對于國內外股市中的技術參數,以及上證指數、道瓊斯指數、國際黃金價格、美元指數等的走勢,我已潛心研究了十幾年,并實盤操作,在喜悅、困頓與恐懼中,去品味股市中的人生百味。因此,我得以驅動內心、建立信心、平和精進,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參數系統與預測體系,并且屢見成效。
除了大膽假設、逐一求證、及時糾錯、對中找錯、錯中改錯、讓大錯變小錯等實踐心得,我所謂“心學”更深層的意義是,把這些修心之法,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要有萬物一體、宇宙如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整體觀,還要把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如以和為貴、物極必反、樂善好施、損有余而補不足等融匯其中。綜合運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成果,無論是從于事、修于心、和于家、安于國,皆可受益。簡言之,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個人之奉獻,補萬物之圓融,使地球生命繁榮有序,宇宙世界和諧如一,這就是我所提倡的“股市心學”之真諦。
圓夢終南
20世紀90年代末,青年時的我每日為生活而奔波,為理想而奮進。時光一去不復返,唯獨初心未變。
21世紀初,歷經生死考驗,我遷居北京。心境轉變,我于痛中改過。危中生機,我的心中堅定了勇猛精進之方向。此過程刻骨銘心,若還有一點寬慰,那就是我修復了年輕時的狂妄給心靈造成的一些“銹跡”。十余年來,我砥礪奮進,終得在四十不惑之年,著書立說。秉承于傳統、付諸于當下、著眼于未來,盡我所能,只愿能為茫茫股海中的蕓蕓眾生點亮一盞明燈。照亮路人,奉獻于民族文化之復興,始終是我之理想、生之所愿。《股市心學》就如那盞明燈中的一縷光芒,我則是那光芒照耀下的行者。
書中礪心一章闡述了我的人生經歷。少年時代,我生長于“貧瘠”而庸俗的環境。為了出人頭地,我努力拼搏、嘔心瀝血。二十八歲,正值“造夢”之年,我卻如一只追求物質欲望的猛虎,雖收獲了所求的物質,卻過早地消耗了生命,于山崖之巔失足墜落。
在那個年代,人生的理想往往與現實背道而馳。我想改變逆境,卻沒有選擇的能力,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過一天是一天。也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我才能乞得上蒼一分的回報。直到有一天,我終于身心交瘁,如猛虎掉下了懸崖,沉睡在深淵之底長達百日。近十年的奮斗所追求的“卓越完美”的人生,到頭來竟只剩孤獨、抑郁、無助與絕望。
2003年之秋,我捫心自問,立下誓言:如果蒼天有眼,使我身心恢復健康,我定要做善事,去報答上天恩賜。
十八年轉瞬即逝,其間我經歷家庭變故、父親仙逝、事業幾度沉浮,幾經風雨,所幸初心猶存。在一次次迷茫與煎熬中,我的心中始終深藏一顆平和寬容、極富生命力的善念的種子,這十八年來,它不僅助我在疾苦中降服七情六欲之魔,讓猛虎一步步爬上更高的山峰,也讓我在內心的修為上更上一層樓。它使我專注所能、蓄勢而發、遵從內心、平衡情緒,我由此得以收獲平和淡定的心力,洗滌少年時的狂傲,肩負起成熟后的責任,并仍保持內心的那份純真與自信。這就是在不平衡中爭取的一種平衡,在不完美中力求的一種完美,是一種讓生命之花綻放于自然的和諧之美。
中庸謂之變通,大道疾風勁草。苦難皆因貪念,因果不負天心。這便是我過去十八年來,所收獲的人間珍寶。
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之變,我用一年余之時光,潛心思索,完成《股市心學》一書,愿盡我所能奉獻于社會,報恩于祖國。正如《砥礪前行》一文所述,書中對錯榮辱,皆為笑談。唯愿本書能使讀者有些許收獲,使更多人行仁慈之事,使余生歸于自然善道。
2021年12月18日,白雪漫舞,我與諸君共赴西安終南山及大唐興教寺,瞻仰先祖玄奘大師長眠圣地。時空穿越,兩心素然,捐贈心中佛,祈福百世安!已圓十八年心之夙愿。正所謂,人生苦短幾輪回,南山修行人最貴,幾分醉意幾分醒,一語點破夢中人。
故借渭水之濱、唯識之緣,賦詩兩首留記:
《初心》
朱門一臺戲,
富貴墻頭草。
志在苦中求,
冰在寒中俏。
《止心》
生于七色欲,
花開曼陀羅。
時空本無性,
日月隨心繞。
陳 偉
2021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