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股市心學作者名: 陳偉本章字數: 4570字更新時間: 2024-03-28 20:14:18
前言
砥礪前行[1]
2020年伊始,庚子風云,星宿移位,新冠肆虐全球。國家危難,匹夫有責,每逢夜深人靜,心氣蕩漾,下筆如血,字字透心,實盤推演數十篇股市文章。其文,敬畏天機,窺見股海,推演世界經濟之亂象,揣察億萬人心之莫測。僅憑一腔熱血,借天地之筆,點四海之墨,繪華夏民族之功勛,揚中華兒女之美德。誠在一心,志在一念,半年鬢白,苦思冥想,遂成《股市心學》一書。冥冥中,對錯、榮辱、勝敗、得失,皆為人間啼笑煙云。留片刻芳華記憶,與諸讀友促膝而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內求外融,安心立命,祈福中華,國泰民安。俯身共敬,奮戰一線之中華好兒女,盼早日沖破疫霾,火雷生機,還我錦繡山河。蝸居小家,心系天下,為助力民族經濟之富強,提筆留著,執一份信念、一份責任、一份情懷,虛度不惑年華。
任重道遠
對于我寫這本書的初衷,一方面,我的靈感源于與一位基金界聲名顯赫的朋友的一次交流;另一方面,是希望能找回二十多歲時深藏心中,現在卻失落已久的那份年輕的自信。
那次交流是在2020年2月13日。我看到他們公司每次在網絡上發售的基金都是幾十億元人民幣的規模,所以我想把世界資本市場有可能面臨的風險的相關情況與他分享。我們很坦誠友好地談了一小時股票市場的基本情況,之后我便直言不諱地把我的一些理念告訴他:美股道瓊斯指數接近30000點,納斯達克指數接近10000點,美元指數接近100點,這三個世界級指數正同時位于三個重要整數關口,那么在2月13日和4月1日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之間,世界股市可能會出現一次大的下跌。其邏輯是,一些海外國際資本會選擇在高位把獲利股票賣掉,而在低位買進我們國內優質的股票,這可能會引起海外市場的拋售狂潮,并傳導給國內市場。如果以上假設成立,上證指數將從尚不穩定的3000點上方(由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暴跌而后反彈所至),重返2600點的前期低點。這種假設存在合理性,所以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趨利避害。
這位朋友對于我所判斷的一些觀點表示認同,但他說自己找不到相應的依據。他耐心地告訴我,國內主流基金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選股方法,對于整個市場的大跌,他們無法預警,也無法躲避,只能通過研究選擇相對優質的公司,希望大跌后這些公司的股價能迅速漲回來。我聽了他的話以后,好幾天都沒有睡著覺。我認為這種可預期的大跌會造成市場恐慌,進而使國內外基金凈值大幅度縮水。盡管他說的“自上而下”的選股,我當時還不明白,可有一點我是知道的:股市的漲跌源于經濟變化的總趨勢,市場若變壞了,多數股票都會“泥沙俱下”。這促使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股票市場下跌的重要依據。
對世界股市之前沿思考——暗戰
“暗戰”一詞代表博弈雙方擁有勢均力敵的智慧,也代表雙方處于膠著的狀態。博弈雙方可能達成共贏的結局,也可能繼續較量。作為其中一方,若想避免暗戰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就必須及時采取行動,未雨綢繆、居安思危,趨利避害。此處,我希望盡全力嘗試洞察世界局勢以及金融市場,闡述對國際資本市場多方博弈過程的一種假設,以展示A股、美股、美元指數、國際黃金等重要金融標的間的關聯。
2020年美元的嚴重超發,使得道瓊斯指數絕地反彈至36000點,其目的與2021年海外資本拉高大宗商品、制造雙重獲利盤如出一轍。第一,這樣做推高了美國股市的總市值,泡沫不斷形成,能夠渲染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二,這樣能夠拉高大宗商品價格,提高我國的生產成本,形成通脹預期,而后又將投資大宗商品獲得的利潤悄無聲息地買入A股市場的股票與國際黃金。第三,在國際黃金1700~1800美元/盎司的區間,完成第一階段的高拋低吸,實現買入大量黃金的目標;同時試圖抬升美元指數至100點以上,使黃金跌至1500美元/盎司甚至更低些(這極有可能成為21世紀買入黃金的相對低位),形成第二次買入的機會。
反觀A股,盡管在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大背景下,中國是世界上極少數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國,但其他國際資本方仍借助各種軟硬兼施的事端,對中國進行全方位施壓或示好,使上證指數在3500點區域持續震蕩。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在此區間篩選、買入更多優質的股票,并恢復被新冠肺炎疫情消耗的元氣,拖累中國金融市場上行,影響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枝獨秀”的國際聲譽。即使上證指數在2022—2023年上漲至3900~4200點[2],國際資本仍然可以追高買入最優質的A股股票,然后再接二連三地制造突發事件,促使A股大幅下挫,實現其對A股的低吸買入,以攤平前期買入的成本。
我們可以設想國際資本在未來遠期的目標:其一,積累更多的實物黃金以及必要的稀缺資源,以應對各種威脅;其二,毫無顧忌地用超發美元帶來的利潤全線買入性價比最高的中國企業的股票,堅持鎖倉數十年,并不斷增加買入的籌碼。其根本目的是控制世界制造業與科技創新的雙引擎——中國制造業的崛起與科技發展的主動權。
以上內容是我于2021年秋季所進行的假想,其中闡述了未來A股、道瓊斯指數、美元指數、國際黃金這幾個重要指數可能演繹的走勢,與它們之間可能的聯動機制。對于這種設想變成現實的時間,我仍然無法確定,因為受突發事件以及宏觀經濟面變化的限制,人力不可能窺見“天機”。現實中,我認為短期內A股還要上漲。對于黃金,國際資本已在2021年完成在1700~1800美元/盎司價格區間的第一輪吸籌。而美元指數已經從2021年初的89點上漲至96點[3],下一個目標或許是在2022年“劍指”100點,而后可能是以年為單位的高位震蕩。
我們可以運用次維空間浪型理論綜合解析上述事件,即對幾個最重要的參數進行科學的假設和分析,得出符合邏輯的技術走勢。若是我們假設的這幾個參數的正確率為60%~70%,我們便會發現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即針對未知事件的分析將產生可預期的結果。這也是我對未來兩三年的世界股票市場感到憂慮的主要依據。
但是,未知事件有時也可以通過持續的發展和變化,增加一些更重要的數據和參數,從而改變不良事件發生的必然性。例如,在2021年11月中旬,中美兩國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習近平主席深刻總結中美關系發展經驗和教訓,強調新時期中美相處應該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點原則。這對于當今世界低迷的經濟是一種利好。
人們需要用一顆平和心,去堅持對的、吸收新的、改掉錯的,拒絕道聽途說,如此便離變幻莫測的“人間真理”不遠了。因此,我個人認為,股市并非“天機”,實乃“人為”也。而“人為”之中,股市又蘊藏著一些歷史規律與自然發展的趨勢,故顯得玄機重重、步步驚心。所以要理解世界、事件或股市,必須用天人合一的、整體與局部統一的思想,構建最重要的參數體系,對事件進行大膽假設、逐一求證,并學會對中找錯、錯中改錯,讓大錯變小錯,讓錯誤無處藏身,如此你便慢慢讀懂了生活,接近了“人間真理”。
長期價值投資與周期性擇時的意義
在2017年底,我判斷受技術高位調整的需求與中國經濟轉型的雙重考驗,股票市場將面臨一次洗牌,上證指數可能要從約3340點跌到2650點,甚至更低(詳情見圖2-4-4)。
這種跌幅是令人痛苦的,那一年一線公募基金幾乎都虧損了25%以上,股民更是虧得慘不忍睹,虧損50%以上的比比皆是。從那以后,我便認真研究了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產生的背景。我發現巴菲特買股票是基于美國最近40年的大牛市,他篩選出一些為數不多的較好的企業并長期持有,與公司共同發展。我想這一理念應該和國內“自上而下”的選股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在巨大的市場危機面前,巴菲特也是要減倉的,如面對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他選擇減持一些失去增長潛力的股票;還有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他對航天類股票的減持尤為明顯。
于是,我認真思考了當下在中國經濟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股市中大的趨勢,使基金和股民的資金既安全可靠,又能創造最大的價值。
創業板指數跑贏大部分股票
后來,我慢慢發現創業板指數基金,與一些受政策扶持的行業股票,能夠跑贏大盤以及大部分股票。因為國家經濟要興旺就一定要扶持中小創業型企業發展,而創業板指數在牛市的表現,往往又領漲于上證指數等其他指數。
2020年2月,我在《因驚雷般巨量而乍醒的“黃金眼”》一文中寫道,創業板指數的春天已經來臨,而那時創業板指數還在2200點左右。6月,我參加了一次經濟論壇,以中國是世界首批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果并復工復產的國家為前提,具體闡述了中國股市中,上證指數將于年底突破3600點,創業板指數要漲到3400~3500點這一區間的發展邏輯。2021年初,創業板指數如我所預期,上漲至3476點(見圖1-5-1),上證指數也上漲至3637點(見圖2-4-7),這說明股市的偶然中也蘊含著一些必然性。
成功的預測使我信心倍增。于是我把十幾年來在股市中經受的磨礪與悟到的中國文化相結合,總結出次維空間浪型理論與乾卦五浪概述。即結合科學的技術參數與實體經濟發展的真實情況,及時尋找已知或未知重要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點,找到三者之間的契合點,以獨特的視角闡述股市的發展規律,從而使廣大投資者受益,使股市投資趨利避害,使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實踐證明,在2020年,投資創業板指數基金,再加上一些國家政策扶持的行業,這種投資組合是正確的。當然,本書所闡述的分析過程及結論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用中國文化詮釋現代金融
在2021年,我看到了巴菲特與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等關于美國共同基金的一些文章。其中幾篇文章明確指出,近幾十年來,收益率跑贏美國股票的是買入標普500的那些基金,而不是那些主動選股的基金。另外,他們列舉了現在美國的十大基金公司,其中有七家公司都是做指數基金的。也就是說,買指數基金以及行業景氣度高的強勢題材股這一投資策略,和國外的一些主流思想完全吻合,并且其正確性在國外金融市場幾十年的風浪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這使我信心倍增,于是便產生了寫這本書的想法,目的就是要告訴廣大投資者以及基金從業者,一定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經驗,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總趨勢做出正確判斷,在保障自己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這個前提也是投資大師巴菲特先生所說的投資三大要素:第一是資金安全,第二是資金安全,第三仍是資金安全。
我的次維空間浪型理論尚處于較粗淺的階段,但是其核心理念已經完善,即運用中國傳統的文化內涵以及科學的因素分析法詮釋世界資本市場發展的趨勢。讀者朋友們可以細細品味本書的觀點并指出不足之處,讓我們共同探索中國文化與現代金融相結合的廣闊道路。
另外,我給這本書起的書名,原本是“復活的意志”,因為要對股市做出正確的判斷,沒有強大的意志力與足夠的勇氣是不可能做到的。一開始我認為,之所以我可以相對準確地預測股市的走勢,是因為我身上從年輕時延續到現在的一種自信心,以及十幾年來孜孜不倦地在實踐中探索股市所得來的一些切身體會。比起技術與關鍵事件,心態才是更重要的。我們需要在生活和實踐的磨煉中蛻變,逐漸感悟并慢慢變得成熟,才能養成正確的心態。尤其是經歷生活中的一些痛苦和磨礪,能夠幫助我們滋養寬容、善良、悔過、敬畏及平和之心。用這種平和之心面對未來變幻莫測的生活,做到不驕不躁、不喜不悲、不怨不恨、不驚不恐,真正用心主宰自己的情緒,就能收獲理性的思考模式和方法論。
簡言之,我們一定要舍棄日益膨脹的功利之心,在平衡善惡之余,多做奉獻于民族之事。愿大家一切從心開始、一切從心覺悟,讓人生變得更加從容,讓世界變得更加和諧。
[1]這是我創作于2020年3月的一篇小記,揭示了本書的寫作背景。
[2]上漲可能受各種突發因素影響,時間尚無法確定。
[3]2021年初,我一直看漲美元至前期高點,這與國內外主流觀點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