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個屢屢“蒙對”的人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鐘正生
預測股市,尤其是精準預測大盤點位,可以說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偶爾預測對了某個轉折點,也難免被評價為“這次蒙對了”。
但如果有這么一個人,不止一次對關鍵大類資產的走勢做出精準研判,那么我們不禁要從“蒙”的第一印象多想一層,看看他有什么樣的底層邏輯,什么樣的“蒙”的資本。
僅舉數例。其一,2020年8月7日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他大膽預測國際金價要從當時的2000美元/盎司,大跌到1500~1600美元/盎司的位置。目前黃金已經兩次下探1600美元/盎司的點位,且在震蕩偏強的美元指數的“籠罩”下,可能有繼續下探的壓力。他“不幸”言中!其二,2020年8月28日,美元指數站在100點附近,他大膽預測要很快跌到89點附近。當時的時點比起市場普遍認為美元將進入一個大的衰退周期,要足足早了半年有余。后來,2021年1月6日美元指數跌至89.2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2月25日再度跌至89.677點。他再次“不幸”言中!其三,2019年春季,他大膽預測美國道瓊斯指數第三次系統性風險來臨,未來可能要“萬點下挫”至18000~20000點區間。2020年初,道瓊斯指數一路跌至18213點,離其預測最低點的偏離度只有微不足道的213點。他又一次“不幸”言中!
但這只是開始,他分析的最終落腳點是國內A股市場。2018年底,受海內外突發事件影響,資本市場一片迷茫,A股上證指數也一度跌到2500點低谷。2019年1月7日,他“逆勢”發文,預測上證指數將從2440點低位一路反彈,春季必上3300點。在當時,幾乎沒人敢去相信這一大膽預測。結果,上證指數于2019年4月上漲到3288點,比之前的預測僅差12點。2020年6月,他又預測A股要從當時2800~2900的點位,于年底上漲到3600點。2021年春節前A股漲到3637點,離其預測高點的偏離度只有37點。言中!
初看起來,他是一個憨厚的漢子;深聊起來,他是一位對資本市場有著不竭的熱情,能讓你的腦海浮現“神奇”二字的奇人。
于是,我打破砂鍋問到底,問陳偉先生多次“蒙”對的底層邏輯究竟是什么。
陳偉先生淡然而自信地告訴我,對海外形勢的準確研判、對中國經濟的深入分析,以及對突發事件的敏銳把握,是他能較為精準地預判A股大勢的“三駕馬車”。而技術分析(或者更直接地說看走勢)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一個與關鍵事件連接的契合點而已。當然,在此分析框架的背后,還要有面對市場波動(也許可以進一步引申到人生沉浮)的“寵辱不驚”。這在陳偉先生看來,恰恰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謂“股市心學”。
我們常說,對市場要多一分敬畏之心。我認為,對篤定、淡定地投身市場、分析市場、洞悉市場的人,也要多一分敬畏之心。幸好,陳偉先生謙遜、豁達,與其一起探討,不必敬畏有加,倒有幾分快慰。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