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破紫荊關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明敕星馳封寶劍
- 2256字
- 2023-08-16 08:53:20
紫荊關內。
那名大開關門,營救朱祁鎮的校尉自從護送朱祁鎮回到住處后再沒出現。
喜寧抹干凈匕首上的血,將尸體藏至房中,走出門對外面護衛的將士說,
“陛下已連日沒有休息,如今秦校尉已在房中貼身護衛,你們都下去吧!陛下之事先不要驚動關內守將,明日晨,陛下自會召見于他!”
“是!”其余將士不疑有他,紛紛離開。
隨后,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色之下,有人已悄悄摸至紫荊關關門之下。
一時之間,風中血意彌漫……
此時,關內守將孫翔的屋中仍燈火未歇。
蒙古軍赫然南下,紫荊關防守薄弱,他向朝中上奏調兵,但于謙防守京師的兵都沒有,哪里能給他余出來。
于是,孫翔寢食難安,日夜在同幕僚商討守關之策。
窗外,天黑成墨色一片,入夜的冷風帶著毫不客套的陰寒吹得人一哆嗦。
孫翔心神不定地打了個噴嚏,他將地圖合上,招呼幕僚出去走走。
“先生,我這幾日總是心神不定,尤其今夜,感覺有亂事發生!”
孫翔此刻心如擂鼓,他甚至腿腳都不自覺地在微微打顫。他盡量壓住心頭那份沒來由的慌張,想去城門的方向看看。
“蒙古大軍南下,陛下在土木堡大敗,現今朝中無兵又無人,人人都惶恐不安,此也是人之常情。”
“將軍不必多想,蒙古人不善攻城。只要我們能守住此關,蒙古騎兵也無可奈何。”
“先生所言有理。吾等身為鎮關守將,自當身先士卒,永戰不退。”
孫翔將心頭的惶恐全部壓下,連日來,他們已想出不少計策。雖不能完全阻擋住也先的十五萬大軍,但拖一拖他們,為四方勤王保衛京師,多爭取些時日,倒是不在話下。
孫翔輕笑一聲,他在心中自嘲,卻沒注意到前方的情形有些不對勁。
兩人越往城門的方向走去,吹過來的風愈發帶了幾分詭異。
忽地,孫翔停住腳步,他豎起耳朵,隱隱的馬嘶聲越來越近,他臉色大變,正欲大喊巡關的將士,忽然濃烈的血腥味撲面而來。
幕僚顯然也發覺不對勁,他沖上前去,忽地一支箭矢破風而來倒映進他大驚失色的瞳孔。隨后身子轟地一聲倒地。
不遠處竟然關門大開!也先的十萬鐵騎正氣勢洶洶、爭先恐后地往關內涌!
孫翔如遭雷劈,他立刻轉身欲往大營的方向跑去。但身子還未動,一把鋒利的馬刀已從身后咆哮而過,他那顆不可置信的頭顱頓時被沖飛上天,然后又在一陣喧囂高喊中,被眾鐵騎踩踏進亂馬之中。
再周密的守城之策又如何敵得過無恥宵小的背叛!
“殺殺殺!”蒙古將士興奮高喊的聲音在紫荊關內外回蕩。
朱祁鎮躺在房中,仿佛置若耳聞。他睡得平穩,甚至能看到胸前起伏的胸膛。
直到也先推開他的房門,“哈哈哈,今日大捷,陛下辛苦了!”
也先放朱祁鎮入關,雖其中混有蒙古人,且有喜寧盯著,但他還是擔心朱祁鎮臨時“叛逃”。此刻見人躺在床上,睡得正香,他笑得更加放聲。
“陛下真是好興致,但這地方終歸沒有大都好。等陛下幫助我們順利進入北京城,我向陛下保證,您的日子定能恢復從前。”
也先環視著這黑漆漆的屋子,眼底盡是即將攻破北京城的興奮。朱祁鎮躺在這黑暗中一言不發,仿佛與這黑暗融為一體,不復存在。
也先的耐心被漸漸耗盡,若不是還能聽到遠處那人細微的呼吸聲,他甚至要懷疑朱祁鎮死了。
“來人!”
也先大喊一聲,他叫人將床榻上的朱祁鎮拎到跟前,
“陛下就要回家了,怎么這般悶悶不樂!難道你不想念您的妃嬪?百姓?朝臣?”
也先盯著依舊一言不發的朱祁鎮,冷笑著馬刀在手上拍了拍。
“勸陛下還是聰明些,現今已經走到這步,想什么做什么已經晚了。如果不想看到北京城的百姓大臣都死在這馬刀之下,這北京城你最好乖乖跟著去,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冰涼的馬刀一下一下轉而拍在朱祁鎮的臉上。也先一語就戳穿了朱祁鎮沉默的小心思。
他在關外,面對那些陌生的守將戰士尚且可以不要臉面,忘記恥辱,大叫城門。
但此至京城,面對朝中的那些大臣,那些熟人,他不僅投降敵人而且明目張膽引狼入室,再此般的不要臉,這心豁出去也終究有些猶豫。
但此時此刻,說什么都晚了!
“是,太師。”朱祁鎮最終想通,他低眉順眼回道。
“哈哈哈……”也先大笑,朱祁鎮的識時務向來都令他滿意。這也是為什么也先雖屢屢動怒,但從不曾真正殺他的原因。
也先大手一揮,
“將他帶走,屠城之后,立刻行軍,南下京城!”
文華殿內。
紫荊關大破的消息傳來,于謙再次在朝中提起另立新帝一事。
“太后,紫荊關大破,另立新帝一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望太后以大局為重!”
據紫荊關逃回來的將士而言,是正統皇帝朱祁鎮的人,在進關后,又在半夜悄悄打開了城門,乃至蒙古大軍突襲而至!
于謙緊緊盯著孫太后,他語氣激昂,身后是群情激憤的眾臣。
事到如今,若再不趕緊另立皇帝,等朱祁鎮站在北京城下,要求眾人打開城門之時。
這門是當開,還是不當開?!
孫太后緊緊抱著懷里的太子朱見深,顯然她也意識到朱祁鎮這皇帝是真的該換了。
她狠狠地盯了一眼身旁的郕王李世民,心底是無限憤恨與不甘。
“另立新君可以,但太子的位置不可動搖!”孫太后看著一臉單純的朱見深,最終收回那一絲渺然的希望,她咬牙切齒道。
于謙下意識地朝李世民的方向看去,只見對方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于謙向孫太后回道,“臣遵旨。”
隨后與王直互通眼神,兩人一同高聲道,
“臣等提議另立郕王殿下為新君!”
“臣等附議。”
“……”
孫太后方才的退讓,便意味著同意李世民登基。既然事已成定局,便不能再將那些其他的情緒擺在臉上。孫太后是個聰明人,她面色和藹地看向郕王李世民,
“殿下龍章鳳姿,大敵當前從容自若,自是新君的不二人選。我大明朝的命運此后就交到你的手上了。”
李世民跪在眾臣之前,雖孫太后這番假惺惺的夸贊顯然違心,但只是片刻忍受便能換來的皇位,總比玄武門那流血的政變容易些。
“兒臣謹記母后教誨!”李世民跪拜,隨后王直等人迅速請命前去準備登基事宜,李世民真正大權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