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的干法:農業企業生存發展之道
- 胡啟毅
- 1426字
- 2023-11-02 19:39:27
自序 向陽而生
農業是一個需要陽光的產業,農業企業如何向陽而生,發展壯大?或許是因為我獨特的經歷,無數農業企業家問過我這個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從農業產業的特性談起。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具有以下四個顯著特性:一是基礎性,農業產業不僅提供人類必需的食物,還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企業提供原料,食物和農業原料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農業的基礎性;二是生物性,初級農產品生產對象的生命屬性,使得農業具有生物性;三是地域性,農業分布在全國各地,不同地域的自然條件不同,決定了農產品的品種和品質各不相同,此為地域性;四是周期性,不同農產品生產期限各不相同,這決定了農業的周期性。
農業產業生態異常復雜,橫向分為農林牧漁四個行業,縱向包含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種業態,縱橫交錯形成了數百個細分領域和30萬億元的產業規模,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蘊含著不可估量的發展機會。
數量龐大的農業經營主體,分布在復雜的農業生態系統之中,它們千差萬別,形態各異。有年收入超過千億元的大型農業集團,有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和中小型農業企業,更有為數眾多的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正是這些經營主體推動了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的發展。
農業企業是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典型代表,它們一端連接農戶,一端連接消費終端,成為城鄉產業的連接器;在國家優先支持農業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企業成了農業政策的放大器;分布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農業企業,也是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助推器。由于諸多原因,農業企業的發展還面臨許多問題,如何找到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發展方式,是眾多農業企業的共同訴求。
為推動農業企業的發展做有益的工作,是我畢生的使命。無論是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留校任教還是到農業部(現稱“農業農村部”)工作,抑或是從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離職創辦榕石商學(簡稱“榕石”),30年里我從來沒有離開過農業行業。學官產的經歷,使我更深刻地理解農業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農業政策制定的內在邏輯,以及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工具方法。目前,作為榕石商學的創始人和中國農業大學的特聘教授,我深度跟進了數百家農業企業,目睹了它們在經營上的艱難和管理上的困惑,因此寫了這本書,期望為推動農業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向陽而生的力量。
在寫作本書的時候,我首先從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出發,梳理企業發展關注的十四個共性話題,然后歸集為發現機會、獲取利潤、帶領團隊和持續進化四個方面,再以農業產業為背景,以管理案例為參照,并與我多年的管理實踐相結合,力爭系統回答農業企業關心的共性話題,以此構成了全書四章共十四節的架構。
第一章首先從產業機會入手,梳理傳統農業、農業土地和創新農業的機會,幫助大家找準賽道,避免犯方向性錯誤。農業企業首先要活下去才能發展。第二章重點從選擇、模式、營銷和運營四個維度分析了企業利潤的來源和實現形式,幫助大家尋找企業提升利潤的方法和路徑。第三章圍繞對人的管理展開,從企業家管理自己開始,談到企業決策、帶領團隊和組織建設,回答企業如何做好“人”這篇大文章。企業持續發展是大家關心的問題。第四章從企業治理、數智化和傳承三個方面,與企業家探討企業如何迭代進化。
本書的寫作得到了同事、同學和朋友的大力幫助:榕石商學的李國軍老師幫助梳理文字,收集案例,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劉平老師提供了許多寶貴建議;榕石商學的師生和許多朋友針對本書提出了大量寶貴意見,在此一并感謝!
由于本人寫作經驗的缺乏和認知的不足,本書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請農業企業的同行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