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數據風控:數據合規與應用邏輯
- 李可順
- 890字
- 2023-11-02 20:02:31
2.1.3 場景豐富
金融行業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貸款營銷、身份驗證、反欺詐建設、貸前審查、風險評估和授信審查、貸后管理,如圖2-4所示。不同的數據類型可以滿足單個或多個應用細分場景。

圖2-4 風控場景數據來源
貸款營銷需要判斷客戶是否有真實的資金需求、足夠的還款能力及可信的還款意愿。資金需求一般通過目標客戶在運營商體系中的搜索行為及App的使用習慣等數據判斷;還款能力通過客戶在銀聯體系中記錄的轉賬、取現、消費能力,在運營商中記錄的話費消費能力,在人社部中記錄的社保、公積金繳費情況來綜合判斷;還款意愿需要持續通過可以直接或間接體現目標客戶還款意愿的行為數據來判斷。
身份驗證主要是驗證用戶的身份信息,只有公安部、銀聯及運營商等少數機構可以準確驗證用戶身份的真實性。
反欺詐建設主要用于識別冒充他人身份、惡意騙貸的風險行為。反欺詐建設的常規路徑是依賴技術實現對黑產及全體騙貸的識別。以數據為防控主路徑的反欺詐方式如下:冒充他人身份的主要形式為使用失效、無效身份證信息,或使用在偏遠地區購買的身份證信息,公安部中記錄的數據可以識別失效身份、無效身份,而偏遠地區的群體以鐵路方式出行的記錄較少;惡意騙貸意圖需要借助央行記錄的負債及信用數據、公安部中的在逃人員等風險用戶名單、運營商中記錄的用戶特征數據、交通運輸部中用戶的出行數據來綜合識別。
貸前審查主要審查客戶信用情況及貸款能力。央行征信記錄沒問題才有資格貸款,社保及公積金繳費表現及繳費基數、稅務納稅等級、銀聯中的刷卡行為、運營商中記錄的消費及通信行為都可以用于判斷客戶的貸款能力。
風險評估和授信審查需要對債務情況及信用情況重點確認。債務情況除了央行征信上已體現的借貸信息外,通過用戶的銀聯支付流水也可以挖掘出其他債務潛在表現。信用情況主要還是依靠查詢央行征信、信用中國、百行及樸道征信上的數據來確認。
貸后管理需要持續監控財務、信用及經營變動。財務變動及經營變動代表了個人及企業收入的持續穩定情況,銀聯的刷卡消費穩定性、人社部的社保公積金的繳費穩定性、納稅穩定性都會體現個人及企業收入的持續穩定情況。貸后是否存在信用等級變動,需要定期查詢央行征信及企業工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