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皇太極任命睿親王多爾袞為使臣,率領清國使團隨馬紹愉一行出沈陽,準備南下到寧遠,與朱慈烺所率領的大明使團進行和談。
五天后他們抵達錦州,在錦州休整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啟程,并于二十六日抵達了寧遠。
多爾袞也不擔心有什么陷阱,直接大搖大擺的進入了寧遠城,因為明國朝廷除非是腦子壞了,不然不可能布這種局只為坑害自己一個親王。
可他不知道,得知來的是多爾袞,而不是猜想中的濟爾哈朗,朱慈烺是真起了殺心。
因為沒人比他更清楚歷史的走向,明年皇太極就要死了,此人以后便是大明的頭號大敵。
如果除了多爾袞,在皇太極死后,豪格就沒有了對手,繼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是,豪格繼位,多爾袞的兩個兄弟阿濟格和多鐸肯定不服,再加上他們所擁有的兩白旗實力很強大。
如果鬧出點風波,比如阿濟格又像正史中一樣,在多爾袞死后想強行奪權這種事,建虜可能就沒有精力再進攻大明了,甚至內部直接分裂都不是不可能。
退一步說,就算沒有徹底激化建虜內部的矛盾,豪格的才能和威望也遠不及多爾袞,由他繼位,短時間內很難壓服其他不服的勢力。
他若無法如皇太極或多爾袞那般將建虜的實力充分發揮出來,那也就相當于削弱了建虜的整體實力,這比打了一次大勝仗都更有意義。
有那么大的好處,朱慈烺想趁這個大好時機干掉多爾袞就顯得非常的順理成章了。
可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朱慈烺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他不能只想好處,不管弊端。
這次議和本是己方主動發起的,甚至在朝堂上還發生了那么大的爭執。
結果到頭來,竟然是使出這種陰謀詭計坑殺建虜一個親王,這說出去,不但建虜上下會徹底憤怒,就連大明內部也肯定會有大量不恥之聲。
畢竟那些讀書人,講起大道理,講起禮儀廉恥來,一個個都是正人君子,豈能允許天朝上邦不顧道義做出這等事情。
到時候,不只是自己的名聲,就連崇禎的名聲,以及大明朝廷的形象都會受到重大損害。
而且出發時,自己是帶著真正議和的態度來的,如果突然殺了對方使臣,斷絕了和談的可能,這相當于將崇禎也給耍了。
“太祖托夢”之說不攻自破,崇禎會怎么想?再怎么向他解釋多爾袞有多么大的威脅,他肯定也不會信了。
最終,自己的太子之位很可能被廢,甚至連自己本人都有可能被幽禁起來。
那樣一來,大明滅亡的結局基本不會改變。
這還只是造成己方內部的動蕩,建虜方面肯定是徹底暴怒,然后不顧一切的報復大明。
建虜攜憤而來,必然士氣高漲,而己方剛經歷松錦之敗,再加上內部的巨大動蕩,士氣必然受到重挫,很難抵御建虜的進攻,整個北方必然是生靈涂炭。
到時候,所有責任肯定都會推到自己頭上,自己更加無法翻身了,這就相當于自己和多爾袞同歸于盡了。
可是,朱慈烺覺得自己沒有那么高的覺悟,被動穿越到大明,就是為了和別人同歸于盡的嗎?何況這樣也救不了大明。
再者,以如今的形勢,建虜反而不是大明的頭號敵人,因為接下來真正滅掉大明的不是建虜,而是李自成。
所以,別說自己只拼掉一個多爾袞,哪怕拼掉了整個滿清,大明該亡還是要亡,自己還得為此擔上一份罪名,留下千古罵名,這不就是吃力不討好嗎?
種種考慮之下,朱慈烺這才不得不收起殺心。
以睿智著稱的多爾袞,恐怕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剛到寧遠,就無形中在鬼門關門口走了一趟。
既然沒打算下死手,朱慈烺就不想在禮節上落人口舌,于是讓馬紹愉和吳三桂去好好招待,并安排好他們的住宿,以便開啟明天的和談。
在他們安排妥當后,朱慈烺先召來馬紹愉詳細詢問了一番他此行沈陽的細情,甚至還順口問了一下皇太極的長相。
馬紹愉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趕路,期間也沒發生什么值得一表的事情,所以只是簡單敘述了一下,可說起皇太極的長相,他就有話可說了。
為了討好朱慈烺,他繪聲繪色的道:“說起那黃臺吉,真像個黑炭似的,個頭也不高,都說七尺男兒,他頂多六尺半,肥頭大耳的,一臉橫肉。披上龍袍他也不像皇帝啊,更像個屠夫。”
朱慈烺頓感無語,這和自己前世見過的皇太極畫像相差太大了,就算馬紹愉有所夸大,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不過想想滿清將自己的老祖朱元璋畫成那副德性,也就能夠理解了。
隨后,朱慈烺又將吳三桂召來,然后直接道:“明日和議,吳將軍也一起旁聽吧。”
吳三桂一驚,連忙道:“殿下,末將并未在使團之列,此等軍國大事,恐怕不妥吧。”
朱慈烺認真的道:“吳將軍為寧遠主將,理應知道其中內情,以便及時應對。”
吳三桂神情一凝,怎么感覺太子殿下話里有話啊,可朱慈烺沒有明說,他也不便多問。
翌日是五月二十七,在寧遠城東南角一處僻靜的府邸,正式開啟了雙方的第一次接觸,朱慈烺也終于親眼見到了這個如雷貫耳,甚至比皇太極和努爾哈赤更為后人所熟知的對手的真面目。
可第一眼他就大吃一驚,因為從馬紹愉口中得知了皇太極的身高,他本能的以為和皇太極同父異母的多爾袞也不會有多高。
可沒想到,多爾袞竟然身形高大,目測恐怕超過了一米九,這身高即便放在后世都很有優勢了,更別說現在,所以周圍一圈人在多爾袞面前就像個小矮人一般。
不過,他雖高,但卻不壯,反而顯得很瘦削,這應該與他從小身體羸弱有關,不然也不會不到四十歲就死了。
他眼睛也不大,但卻炯炯有神,皮膚黝黑,再配上一臉的絡腮胡子,說實話,這賣相真不咋的。
要說大玉兒真和《孝莊秘史》里那樣與這種模樣的多爾袞有那么深的感情糾葛,朱慈烺是不太相信的。
在朱慈烺打量多爾袞時,多爾袞自然也不會忽略這個少年,畢竟是這里身份最尊貴的人。
他不得不承認,在所有見過的滿州皇子王孫中,在容貌和氣質上,沒有一人能與眼前的少年相提并論,學識上恐怕更是難以望其項背。
特別是那雙清澈明亮的雙目,一向善于偽裝的多爾袞,都感覺自己似乎有種被看穿了的錯覺。
不過,不管這種感覺是否真實,他也不甚在意,因為他知道,明國的江山還不待傳到這個少年手中,肯定是早就淪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