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敘成功逃回了牛渚大營里面。
大營門口的兵卒見到周敘之時都是翹首以盼,小將軍這么遲回來,一定又是狩獵到大獵物了!
但是見到周敘空手而歸的時候,這幾個兵卒都不由得一愣。
畢竟自從周敘騎射的本領提升了以后,鮮有空手而歸的時候。
不過周敘現在沒空理會他們,徑直跑入大營后,連忙找到了在營帳中交談的韓當周瑜二人。
“兄長,韓將軍有敵軍將至了!”
周敘沖進營帳中后,當即就迫不及待的說道。
韓當與周瑜兩人瞬間站了起來!
“小敘,怎么回事?”
“子厚,敵軍何來?”
兩人齊聲發問,周敘當即就將碰到薛禮和笮融的事情說了出來。
得知周敘死里逃生時,周瑜的面色是變了又變,好在看到他身上沒有受傷,也松了一口氣。
而韓當則是面色凝重,也有些不太好看,牛渚要是出了問題,那他可就難辭其咎了!
雖然名義上周瑜和周敘鎮守,但是孫策留下韓當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因為他經驗豐富,能夠替兩人查漏補缺。
沒想到薛禮笮融都要打到面前了,韓當還是從周敘那里得知的!
“公瑾子厚,你們先將外面的兵卒召集回來,讓全營戒備,老夫讓斥候全部出動,探查敵軍的情況!”
韓當畢竟從軍多年,將腦海中多余想法拋去,當即就有條不紊的安排了起來。
周敘和周瑜沒有異議,當即就安排了起來。
而韓當也是將所有的斥候出動,讓他們一定要探查出薛禮笮融的具體兵力情況!
就這樣,雙方還未見面,交鋒已然從斥候開始了。
斥候可以稱為軍隊的眼睛,探明方向,偵測敵情等,都需要依靠斥候。
所以戰場上,最先交鋒往往不是雙方的軍隊,而是斥候。
韓當覺得這樣不夠保險,當即就書信一封,派人送到孫策之處,言明牛渚遇襲,恐敵軍眾多,希望孫策回援!
雖然還不清楚薛禮笮融到底帶了多少兵馬,但是想來也不會太少,所以韓當才會書信孫策回援。
周瑜安排人,讓外出捕魚的兵卒全部回來,周敘則是召集營寨中的兵卒戒備,然后準備守備營寨的物品!
另一邊,薛禮笮融也是帶著兵馬一路急行,心中希望牛渚的反應沒有那么快。
但是聽到碰上牛渚那邊的斥候時,笮融卻讓薛禮不再急行了。
“牛渚大營已經開始防備了,再急行也無濟于事,讓兵卒先修養好,等斥候那邊的結果吧。”
笮融是個明白人,他知道韓當派出了斥候,那表明牛渚已經進入戒備狀態,準備妥當,現在這是在打聽他和薛禮的情況了。
如今敵明我暗,或許可以利用這點做做文章?
笮融的心思有些活躍,攻打牛渚,除了對抗孫策外,他還想得到牛渚大營中糧草和各種輜重。
否則,他憑什么要和薛禮一起幫劉繇對抗孫策。
至于薛禮,笮融并不放在眼里。
薛禮自以為對笮融的戒備心很隱晦,但是笮融早就知道了,沒有點破也是想看看,有沒有機會利用一下而已。
“你打算怎么做?”
對于笮融的狡詐虛偽,薛禮是清楚的,但是他也不否認,笮融確實有些謀略,至少他是比不過。
所以,薛禮對于笮融的建議還是比較聽從,但是也并不是完全的。
“我打算設置一個假營!”
笮融面帶笑容,樣子依舊看起來和藹。
“對方現在還不知道我們的兵力,抽出一部分來,設置一個讓對方探查到的假營,然后利用這個營寨來迷惑他們!”
薛禮聽了笮融的“假營之策”,思考之后覺得可行,隨即道:
“那誰去假營那邊?”
雖然薛禮自認謀略不及笮融,但是他又不傻,假營不就是誘餌嘛,去里面的危險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笮融自然明白薛禮是什么意思。
“我們都要在假營之中。”
薛禮聽后一愣。
“若是我們不在,那這個假營就沒有效果了。”不等薛禮發問,笮融就率先解釋了。
這……
薛禮有些猶豫了起來。
以身犯險,根本就不是他的性格,但是聽到笮融也會一起,難不成并沒有他想象中那么危險?
笮融看在眼中,內心中的鄙夷之色甚濃,如此之人,或許到時候可以將他的部眾一起吞沒了!
很快,雙方的斥候各自返還了。
兩邊的斥候都沒能討到什么好處。
因為他們都撞到了一起。
雙方遇見后,自然免不了刀兵相見。
這種廝殺很迅捷,也很短暫。
斥候之間不會出現長久的僵持,他們是斥候,任務是探查情報,若是長久拿不下對方,都會很默契的各自退去。
除非,后方有些大部分兵馬即將趕到,有恃無恐。
這場斥候間的對決,都沒有占到便宜,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薛禮笮融他們占了優勢。
因為他們的斥候守住了防線,沒有讓韓當派出來的斥候探查到情報。
得知沒能探查到笮融薛禮那邊的情況,韓當也沒有發怒,他只是吩咐斥候明日提前出發,再次探查,若是遇到對方斥候,就轉道而行。
斥候也不是萬能,并不是每次派出去就能有所收獲。
作為從軍多年的老將,韓當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次日,斥候再次從牛渚中出發。
由于有了昨日的經驗,一部分斥候雖然被阻攔,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成功通過了封鎖!
斥候發現薛禮和笮融正在帶兵修筑著營寨,兵力上面摸約三四千人的樣子。
有了充分的觀察后,斥候開始退去,將所得消息帶回去,匯報給了韓當!
“當真只有三四千人?”
韓當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覺得有些意外。
“確實只有這么多人,而且如今正在修筑營寨!”
面前斥候當即表示肯定,隨后其余斥候回來匯報,也是相差不大,這也讓韓當認定了消息的準確!
“哎呀!耽誤伯符了!”
韓當得知只有三四千人,心中對自己給孫策書信回援的后悔不已,他也不知道孫策已經擊潰張英,斬殺樊能之事。
只以為書信一寄,孫策必定擔憂牛渚,然后回援,從而影響孫策那邊的戰局。
不過,此刻書信已送出去,想追回來,已是不現實。
為今之計,只有擊潰外面的薛禮笮融來彌補自己的過失了!
韓當心中暗自琢磨,要不趁現在對方立足未穩前去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