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二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研究教授

前文學院院長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于1963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傳承及發揚中國文化為使命。“連接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其校園文化及學術研究之特色,目的是在培育下一代成為“兼通古今,博識中外”的“中大人”。

香港中文大學繼承了創校的三所書院,即新亞、崇基、聯合所奠立的人文精神,特別在中國文學、哲學、歷史和藝術方面,有杰出的學術成果。近些年來,對傳統中國的民間社會、科技發展及中醫中藥的研究,也正方興未艾。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教研的范疇為近年學者和學生所注意,其吸引力也逐年增加。這個范圍就是傳統戲曲,包括粵曲和昆曲。粵曲是本土文化,根深蒂固,有一定的追隨者;而昆曲則近年才在校園興起,卻如一陣旋風,頗受矚目,極受歡迎。主要原因,除了昆曲本身之文化內涵及藝術魅力充滿吸引力之外,也是有關人士熱心推動所致。首先,我要誠心多謝白先勇教授,他是家喻戶曉的著名作家,也是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的文學教授,退休后把他的全部精力和時間,都用來推廣昆曲,特別在大學校園和年輕人中間做工作。十多年前,他在蘇州發掘了一批年輕的昆曲演員,栽培他們成為青春版《牡丹亭》的臺柱,這些年來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在各大學演出,又把昆曲帶出中國,走向世界,在許多國際知名學府中演出,深得好評。為了進一步把昆曲植根校園,他在北京大學、臺灣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開辦昆曲課程,此為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昆曲之美”課程之由來。而課程之統籌者華瑋教授,乃研究明清戲曲之專家,系出名門,在伯克萊加州大學博士畢業后,即在北美及臺灣從事教研工作,在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多年,專治傳統戲曲藝術和歷史,是昆曲歷史方面的學術權威。由她領導昆曲研究和昆曲推廣的工作,是不二之選。當然,我們還需要特別向全力支持“昆曲研究推廣計劃”的余志明伉儷致謝,他們倆除了捐助經費,還出席演講和演出,又和同學分享經驗,真是對推廣昆曲抱著關懷和敬意的有心人。

為了使昆曲文化能進一步在學術界和文化圈內得以長久發展,香港中文大學“昆曲研究推廣計劃”正準備由華瑋教授主編以《插圖本昆曲史事編年》為首的一系列昆曲研究叢書。我們期待這一系列叢書的出版,能夠為昆曲在未來注入更活潑的生命力,使年輕一代的大學生不只是慕新而棄舊,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及發展下去。是所愿也,樂為之序!

2015年6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安福县| 潢川县| 永修县| 绵阳市| 奇台县| 莒南县| 垫江县| 永善县| 车险| 虹口区| 博爱县| 仲巴县| 安西县| 卢龙县| 临西县| 甘孜| 静乐县| 昌黎县| 伊宁县| 威远县| 会同县| 梁山县| 沁水县| 青海省| 中江县| 和龙市| 镇沅| 六盘水市| 雅安市| 偏关县| 上蔡县| 方山县| 新乡县| 河北省| 郧西县| 清苑县| 阳高县| 新绛县| 宁都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