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紐約人:我們時代的城市與人作者名: (加)克萊格·泰勒本章字數: 1296字更新時間: 2023-07-28 18:04:05
舞蹈監制
伊塔瑪·丘伯維
在紐約,每天會有無數個瞬間,需要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姿勢。這個過程就是編舞。你在用肢體即興編排某種舞蹈,舞姿越來越拘束,因為位置越來越有限。走進電梯,走進地鐵,小心穿過地鐵閘門,為了誰先出地鐵展開不動聲色的談判——在那詭異的時刻,你心想著:“不,我先,不,你先。”然后你會不自覺地聯想到種族、年齡、膚色、特權階層、金錢的話題。
每天,你都會面臨這類社交肢體接觸,你得想辦法快速脫身。編舞的一大靈感來源便是束縛——說白了,肢體上的束縛。如果你要穿過一個很窄的地方,你的身子就得扭來扭去,純粹是為了能穿過去。你只想不停往前走,你知道吧,或者在人行道上逆流而行。逆流而行要有逆流而行的方法。總不能橫沖直撞。你要說:“對不起,讓一讓。”或者主動去讓別人。或者說:“那里有個空位,我先飛過去等著,等待下一個位置空出來。”
上述這些幾乎都無法避免,我覺得紐約有趣的地方,就在它擺脫不掉的舞臺感。這和某人天性幽默,故意讓自己舉止像在做戲不同。紐約自帶一股舞臺感,是因為在那里,你沒有別的辦法解決問題,只能用肢體宣告我是什么人,我需要做什么,我需要多少空間來完成這件事。
然后默默希望這件事能成。
昨天我在下東區[1]一家咖啡店點了杯咖啡,其中一位店員有那種浮夸的咖啡大師范,那種“要花很長時間做你的咖啡,因為它是精品咖啡”的感覺。他在店里跳舞,不只是做幾個優雅動作而已。事實上,他的動作很笨拙,但他的每一步——伸手,猛沖,放下杯子,咔噠,咔噠,咔噠,然后轉身——他把每一步都變成了程式化的舞步,既是為客人表演,也是為自己表演。他用舞步裝點自己的地盤。你能感覺到最享受他舞蹈的人是他自己。就好像跳舞才是他感興趣的東西。
我和朋友坐在那里,我說:“看那家伙。”每一步……從清洗用具,到做一點這個,做一點那個。專門去看那家伙跳那支奇怪的舞也值得。因為那樣子做咖啡可不常見。
總有情況會逼著你那樣做。人口密度永遠是原因之一。電梯成了一大編舞場合。擁擠的人行道顯然也是。
當你需要占領一定空間來完成某件事,你就要改變編舞策略。當你想把一件東西搬到某處,或者把一件東西轉移到某處,甚至要帶孩子去哪里,或者帶三個孩子去哪里,突然之間,你的軀體意識會在看不見的虛擬層面擴張,包圍你新占領的空間。
這將帶來一系列全新的考量,引人思考:要在城市里活動,最有效的方式到底是什么?你不僅要跳這套作為個體的舞蹈,還要跳一套作為微觀分子的舞蹈。有時我們是更大的集體的一部分,以更大的生命體的名義運動。
你想離自己信任的人近一點,離不信任的人遠一點。
這將從各方面影響集體舞蹈的流動方向。
若以編舞來類比現實中的挑戰,我們可以說,事情更多取決于你在哪里舞動,而不是舞動的人是誰。假設你泡在河里,你是游泳健將也好,旱鴨子也罷,河水的流速不會變。
紐約的人際冷淡之處、殘忍之處,某種程度上也是它的美麗之處,在于它從來不會為你停下。它永遠不會停下。你可以來,可以走,這座城市不在意。這就是這座城市的偉大之處。當你有太多事要顧慮時,待在一個滿不在乎你的世界里也挺好的,能減輕你的負擔。
注釋:
[1]下東區,紐約曼哈頓東南部的一片街區,許多時尚餐飲店坐落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