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太陽高照,尚膳監一處后廚,門外空地上。
十余名空閑的御廚被召集到此,有些不明所以。
空地之上擺放著幾張桌子,桌上放著很多食材,侯顯正拿著一張清單在仔細盤點。
就在御廚們等得不耐煩互相交頭接耳的時候,李福帶著李清在劉光焱的陪同下從步道上慢慢走來。
看到李福這個兇人,御廚們都是一驚,下意識的后退一步,緊閉雙唇不敢說話。
“侯爺,已清點過了,沒有缺失。”
李福聞言,上前拿起一個已經泡發好的鮑魚捏了捏,點了點頭。
看來這張玉還算識相,沒有動什么手腳。
“陳良呢?”
“陳大人昨夜帶人翻查資料到子時,已經全部整理好放在署內了。”
聽到劉光焱的回答,李福也就沒再多問了,這些人來與不來都無所謂,只要事情辦了就行。
上前幾步,站在正中的一張桌前,拍了拍手。
十幾名御廚頓時站直身子,看著李福,等待聆聽李福發話。
“你們可能疑惑,為什么叫你們到這空地上來。”
“很簡單,本官自覺爾等廚藝實在不怎么樣,于是大發善心,想要教導一下你們。”
“什么?”
原本安靜的御廚們頓時嗡嗡亂作一團,目光不善的盯著李福。
甚至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御廚,顧不得李福的赫赫威名,大聲叫嚷。
“雖然您是上官,但是怎可如此侮辱人!”
“須知,我等都是名滿天下的大廚,有著家傳絕世廚藝傍身,這才被聘用為御廚的,又豈是你這年輕人能夠質疑的”
其他人聞言也很是贊同的附和道:
“是啊,副總管,你怎么打罵我們都無所謂,但是說我們廚藝不行,兄弟們可不答應。”
“就是,就是,還你教我們?你這么年輕有得怎樣水平?這里誰不是有著幾十年功夫在身上,你能教的了什么?”
“...”
御廚們就像誰強了他老娘一樣,沒有一個服氣的,紛紛你一句我一句叫嚷開了。
廚藝是他們唯一拿得出手的本事了,也是養家糊口的本錢所在,容不得任何人質疑!
“肅靜!”
侯顯看場面有些失控,連忙上前大喝一聲。
但是御廚們已經有了惱羞成怒的架勢了,非要跟李福說個清楚明白才肯罷休,哪里聽得見侯顯的聲音。
“大人,您若是不拿個說法,我等這就辭去這御廚之職!”
“就是,大不了我也不干了,讓咱們李大人自個去伺候那些達官貴人!”
侯顯在一邊漲紅了臉不知該怎么辦,李清卻是怡然不懼,站在李福身邊警惕的看著群情激憤的眾人。
面對御廚們的威脅,劉光焱坐不住了,要是真讓這些御廚走了,事情傳出去成了十二監甚至整個朝堂的笑柄不說,還可能面對那些無膳可用的大人們的責問。
“大家都冷靜一下,李大人也許不是這個意思,大家聽李大人怎么說吧!”
御廚們看到掌司說話了,這才按耐住暴躁的情緒,逐漸安靜了下來。
李福對劉光焱再次刮目相看了起來,昨天也是此人一言壓住眾人,此刻亦是如此。
滿意的拍了拍劉光焱的肩膀,隨即拿起一塊羊肉,戲謔地看著這些大廚。
“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說你們廚藝不佳,我的意思是,整個尚膳監除了大總管以外,都是廢物!”
“誒?大家先不要動手!你們看我手上這是什么?”
大家本來聽到前面那句話的時候青筋暴起,擼起袖子就要拼命了,聽到后面那句話才強壓下心頭的不滿。
“不就是一塊羊肉嗎?有什么稀奇!”
身后的幾人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對于李福如此激怒御廚的行為一陣后怕。
李福倒是神色如常,把羊肉丟給最前面的御廚。
“既然你們一個個自命不凡,本官倒是要問一問你們,可有辦法把這羊肉膻味除去?”
“胡說八道!”
那拿著羊肉的御廚正疑惑呢,聽到此言當場反駁。
“世人皆知,羊肉些許辦法不過掩蓋一二,豈能盡去?”
“要不說你們是廢物呢!”
李福先是展顏一笑,隨即暴喝一聲:
“須叫你們知道,本官自有辦法除盡膻味!今日叫爾等前來,莫非以為本官閑來無事前來消遣?”
“侯顯、李清!”
二人立刻上前抱拳躬身。
“福爺!”
“可還記得我教你們的?做與這些廢物看看!”
“尊命!”
--------------------------------------------------------------
李福老神在在的坐在劉光焱搬來的一張椅子上,不時聽見廚房里傳來御廚的唧唧咋咋的聲音。
“哎呀,你這娃娃刀工怎得如此之差,讓開,我來!”
“咦?這綠豆有何用?”
“嗯,花椒、米醋確實可以除去一些膻味。”
“等會,你這茉莉花茶包和這松木棒子是干什么的?”
“桔子皮?這也能入菜?”
“嗯?似乎膻味確實少了許多?”
“天哪,你們快來嘗嘗這湯!”
隨即在一陣沉默過后,御廚們紛紛出了廚房,目光灼灼的看著坐在空地上的李福。
看著御廚們唇上的油脂,有些啼笑皆非。
“怎么?想要聚眾毆打本官不成?”
眾人訕笑一聲,連連擺手,隨即一起恭敬地朝李福抱了個拳。
“先前是我們坐井觀天了,還請大人莫怪罪我等粗人。”
他們算是看出來,這李大人居然是真心來教他們廚藝的,這除膻之法根本沒有藏私的打算,就這么眾目睽睽的讓侯顯二人教給了他們。
“行了,別整這些虛頭八腦的。”
“這除膻之法不過是小道,瞧給你們激動的。”
李福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抬頭看了一眼刺目的陽光,又看著御廚們汗流浹背的樣子。
奇怪,明明如此大的太陽,自己居然不覺得熱?
難道沒了那話兒之后就不怕熱了?
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些有的沒的。
“現在可愿意聽本官教導了?”
愿意!當然愿意啊!
眾御廚連忙點頭如搗蒜。
要知道,這年頭有點獨門手藝都不會外傳的,如今這李大人居然如此胸懷廣大,不禁為自己先前的行為感到羞愧。
“大人,我們都是粗人,性子直,您可千萬別放在心上啊!”
又是先前拿著羊肉那御廚,長的五大三粗的,倒是跟說的話比較匹配。
李福心里腹誹:明明剛才罵的最兇的就是你!
見眾人總算是有些服氣了,起碼明面上是服氣了,李福也就沒有再故弄玄虛。
走到廚房,找到剛才讓侯顯二人搬進來的已經泡發好的鮑魚和干蝦、魚翅、海參,又翻出一些諸如蟲草、花菇等食材擺在桌面上。
“不要怪我沒有提醒你們,今日你們都瞪大眼睛學好了,這道菜以后一定是宮廷名菜!”
宮廷名菜?
眾御廚看到這些名貴的食材的時候都是疑惑中帶著激動,這么多東西是要做什么菜啊?
但是有了前車之鑒,眾人都沒有當面質疑發問。
李福很滿意眾人的反應。
“可有常備的雞肉高湯?取一些來!”
還是那魁梧御廚點了點頭,連忙取了一些來。
李福先是切了一些火腿、牛蹄筋、魚皮置入高湯內,放在一旁爐子上燉煮。
吩咐一名御廚去準備一些蔥姜、桂皮、竹筍等物。
又讓一人去蒸一些南瓜、胡蘿卜搗成泥。
這才不緊不慢的去給海參、鮑魚改刀處理。
是的,李福這是要做一道清朝時期的宮廷名菜--佛跳墻。
準備了兩個版本,一是用南瓜金汁做底,回味甘甜。
另一版就是比較傳統的制作手法,以魚肚、花膠打底,牛筋、鮑汁化湯成乳白膠質湯底,滿口濃郁。
隨著食材陸續準備完成,一分為二,李福將燉煮了一會兒的高湯也分成兩份分別裝入不同的砂鍋之中。
隨著時間流逝,李福也在不同的時間點向鍋內加入鮑魚、海參、魚肚、魚翅等等食材,一時間香味開始彌漫出了廚房。
此處廚房緊鄰圍墻,而圍墻外太子朱標正與四皇子燕王朱棣坐在轎子上準備經過丞相府前往太和殿去給朱元璋請安。
“四弟啊,再有兩個月你就要就蕃了,為兄甚為不舍啊。”
朱棣心里當然知道,隨著胡惟庸案的開始,朱元璋已經在為朱標登基開始掃清障礙了,成年親王都被陸續催促出去就蕃了,自己已經年過二十,再待在京城恐怕也是要被猜忌。
“哎,愚弟又何嘗舍得與父皇和皇兄分別呢,不過父皇昨日已經下旨催促了,如之奈何?”
朱標溫和一笑,也不在意朱棣言語中的揶揄。
“這些日子父皇龍體欠安,我們這些做皇子的還要多加關心、聽話才是。”
“皇兄說的是,愚弟謹記!”
朱標這時鼻尖一聳。
“什么味道?”
朱標話才出口,就發現眾人都是嗅著味道瞪著眼睛四處張望。
朱棣側目看向圍墻一方。
“皇兄,此處似乎是徐興祖所管轄的尚膳監?”
朱標一愣,徐興祖他還是知道的。
曾經晉王也就是三皇子因為到封地之后,由于飲食不習慣,開始日漸消瘦。
這讓朱元璋十分擔心,于是就讓徐興祖前去照顧一下,只是卻發生了意外。
晉王以前都是生活再京城之中,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可是徐興祖卻只做民間菜肴,導致晉王更加吃不慣了,甚至因為此事把徐興祖給揍了一頓。
朱元璋知道以后震怒不已,修書一封送到了晉王手里,信中寫道:“獨膳夫徐興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嘗折辱。”;言外之意就是:“你在找死!”
之后這件事傳的沸沸揚揚,成為朝中一件趣事。
朱標心中一動,難道這徐興祖又創新了什么新的菜式?
“走走走,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