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干:成為超級個體的49個關鍵動作
- 陳歡
- 2312字
- 2023-08-23 12:43:50
1.2 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
老板和員工的思維有什么不同?
經營商業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普通人如何提高商業能力?
每個人都是一家“無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這家公司的名字叫“自己”。
如果你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這家公司存在的意義,那么你一輩子都只能做“代工廠”。橋水基金創始人、《原則》一書作者瑞·達利歐說過:“如果不想過被他人主導的生活,你就必須自己決定怎么做,而且有勇氣去做?!?/p>
一旦覺醒,一個人看待工作和發展的視角會和之前截然不同。
如何看待工資?你是不是覺得發工資就是你交付工作成果,然后老板按月給錢?事實上,你的工作成果在未來還會持續地產生收入,工資相當于買斷了你的成果,后續收入就與你無關了。
如何看待流程?公司盡可能把每項工作規范化、標準化,讓工作缺了誰都沒關系。大家都是流水線上的熟練工,都變成了零件,而零件是隨時可以被替換的。如果不能及時覺醒,努力發掘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價值,我們很容易被卷入比拼效率的無盡內卷中,最終被機器和AI替代。
所謂覺醒,即一個普通人開始有經營自己的意識,認識到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不是流水線上無差別的勞動力,可以單純地作為工具被利用、被消耗。懂得經營自己的人,選擇哪條路徑都可以成功,無論上班還是做生意,都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積累時間的價值。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環境中,女性面臨更多的實際困難,更需要早點看清楚商業世界的真相。因為工作原因,我給數以萬計的媽媽講商業啟蒙課程,發現她們中的很多人在商業上覺醒的時間都出奇地一致:懷孕生子離開職場,歸來遇到瓶頸,于是索性離職,自己想辦法掙錢,最終拼出一條路,在實踐中學會了掙錢的方法。
怎樣經營自己?其實并不復雜,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思考即可。
公司有多個部門,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的人,需要學會這套思維框架,把自己拆分成多個“部門”(見圖1–2)。

圖1-2 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
從這套框架來看,不懂商業的新手只有“運營部”,沒有“銷售部”——只會接活、干活,不會把工作打包成產品售出。而商業高手至少有以下5個“部門”。
銷售部,做好變現工作。銷售部需要把握用戶需求,設計商業模式,把產品銷售出去,從而獲得收益。站在銷售部的視角,個人要先想清楚一個關鍵問題:如何把自己的一技之長打包成產品售出?
品牌部,提升個人影響力。品牌部的核心任務是打造個人品牌,提升影響力,積累用戶和潛在合作伙伴。品牌影響力會讓銷售過程變得簡單,讓你更容易被潛在的客戶看到,也讓你更有底氣選擇優質的客戶。
運營部,激發內心的動力。用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KPI激發內心的動力。所有的夢想都離不開腳踏實地的行動,強大的行動力是取得非凡成就的必要條件。
研發部,學習成長與思考實踐。研發部的工作立足于個人成長,通過不斷精進專業能力,持續拓展多元思維,讓自己在學習中飛速進步。學習能力是人生的加速度,是商業的護城河,是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戰略部,持續做出正確的選擇。戰略部的工作是找到方向并做出選擇。人生的高度,是一系列選擇相加的和。選擇大于努力。持續做出正確選擇,少做錯誤選擇,在變化中尋找不變,在復雜中尋找規律,是戰略部的考核指標。
訪談案例
劉捷是一位職場教練,他用5年實現了別人15年都不一定能做到的躍遷。大學畢業后,他進入一家國企做財務工作,和所有職場新人一樣,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固定工作,想要晉升談何容易,除了慢慢熬資歷,好像沒有其他出路。他在回顧當年時說,他有一點做得特別好,即有經營自己的意識,知道主動找事情做。雖然他身在財務崗,但關注的事情遠超自己的崗位職責。比如,為了能在上班時間學習專業內刊,他在匯報材料中主動增加了行業研究匯總的板塊,給自己主動加活。他不舍得浪費一分鐘時間,別人不慌不忙做一天的工作,他經常開足馬力大半天就做完了,為自己留出時間學習內刊,撰寫匯總報告,在職場初級階段就站在負責人的視角研判問題。
此外,其他人不太愿意做的瑣事,比如接待來訪人員,他也干得很用心,會專門為每一位來訪人員準備額外的行程指引。有一次,單位的高管與來訪嘉賓開會時,來訪嘉賓順口說“把小劉一起叫上吧”。于是,劉捷就獲得了一次特別寶貴的展示機會,并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懂得經營自己的劉捷,在27歲就成為國有上市集團最年輕的董事長秘書,36歲開始在外資企業擔任中國區投資總監,40歲時成為獨角獸企業的董事。
后來,他寫了一本書叫作《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自己》。在訪談劉捷的過程中,他給我的最大感受是通透,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始終心懷理想,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的道路,并不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
推薦好書
《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自己:人人都能學的職場規劃術》,劉捷,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
如果你還在職場打拼,你就可以讀一讀這本教你用經營思維來做職場規劃的實用好書。
這本書可以看成作者多年職場經驗的提煉。將企業的經營管理思想應用于職場中,能幫助讀者更高效地做好職業生涯管理,更充分、更穩定地釋放個人價值。
有了經營自己的理念,還需要具體方法。比如,如果你是專業型人才,你就要像草一樣,把根牢牢地扎在一個地方,好好修煉專業能力,無論外部環境怎樣變化,都不要輕易地隨波逐流;但如果你是銷售、市場、財務等通用型人才,你就應該綜合應用多領域的知識技能,不輕易放過任何機會,像羊一樣只要能吃到的草就努力爭取吃到。
作者自己就選了羊的發展路線,從財務的職能崗一直做到CEO。
我讀完這本書之后,用這套理念重新梳理了過往的經驗,深有感觸。之前雖然沒有這么清晰的認知,但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實踐了這一理念,誤打誤撞地做對了不少事情。如果能早點系統學習,目標一定會更加清晰。
推薦理由:曾位居得到新書排行榜第一名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