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減肥誤區的3種思維轉換
“在美國,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處于肥胖狀態(體內脂肪堆積過多),每3個人中就有2個人超重。其實,全世界超重的人超過10億,改善飲食行為已經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真正的解決方法。我要教給大家的方法就是現在最引人注目的方法。大家明白了嗎?”
她的講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松代女士走到房間里的白板前,開始寫板書。這時,大家切實地感受到她是一名大學教授。
“本來今天不打算講課的。不過,還是想先讓大家了解一些減肥誤區。下面這3種思維轉換對你們很有幫助。”

“‘不是改變食物,而是改變飲食行為。’這一點很好理解。當我們說起減肥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總是集中在‘我應該吃什么’‘哪些食物的熱量較低’‘應該按照什么順序進食’等問題上。但在那之前,我們已經養成了‘不夠重視吃飯’這個壞習慣。例如,工作很忙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在幾分鐘內吃完午飯;心情焦躁的時候,你會拿起一袋零食一口氣吃完。有這種壞習慣的人一般很難控制飲食。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將注意力集中在‘吃’這個行為上的訓練?!?/p>
經常暴飲暴食的睦睦在一旁不停地點頭,經常因為工作壓力去便利店“爆買”的我也受到了一些啟發。的確,以前我只考慮“吃什么”,卻沒想過“怎么吃”“吃東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壓抑食欲,而是駕馭食欲。’剛才也說到了一些,不要一味地忍耐,要做食欲的主人。只要人活著,這種欲望就不會消失。正因如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和食欲正面對抗,而是要學會接受它、控制它?!?/p>
圣子和小卓靜靜地聽著松代女士的話。強迫自己壓抑食欲,最終導致暴飲暴食和催吐的圣子現在在想什么呢?忙于通過運動燃燒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的小卓不就是松代女士說的與食欲正面對抗的人嗎?
“‘不是填滿肚子,而是充實你的內心和大腦。’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飲食行為問題與內心不滿足密切相關。大腦會發出‘肚子餓’這個信號,很可能是因為內心沒有被滿足。一旦我們掌握了滿足內在需求的方法,飲食行為就會從本質上發生改變。這將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內心沒有被滿足”,說的不就是我嗎?一直以來,我好像都是通過吃東西來填補內心的空虛——我總是在主編輕蔑的目光下暴飲暴食。
“這種聽上去像夢一樣的方法真的存在嗎?”
聽了小卓的問題,松代女士安靜地笑了笑,臉上因為微笑而出現的皺紋這時看起來也很迷人。
“大家真的準備好學習這個方法了嗎?”
客廳里一片寂靜。
先開口的是大和:“我不參加。如你所知,我的膽固醇指標已經達到了正常水平的2倍。思維轉換這種長期作戰方式并不適合我。明天早上我就搬走?!?/p>
大和說完,并不理會我們的勸阻,徑直朝自己的房間走去,然后關上了房門。
對于這個結果,松代女士似乎一點也不驚訝。
“那么剩下的4位應該都會參加吧?!?/p>
“我們該做什么呢?”大家似乎都有同樣的疑惑。
松代女士回答道:“想知道的話,明天早飯后在旁邊的茶室集合。”